宽城百亩梅园。

于亚文

<p class="ql-block">2025.4.8,早6:30出发,8点10分到达目的地。上午听4节课。下午评课讨论。3:40离开前,老公说百亩梅园花开了,又到梅园欣赏。</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高考还有60天的今天。我听了四节课,石老师的《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总结与提升》,谢连芳老师的《句式变换之散句变整句》,莫淑晴老师的《试卷分析》,许彦成老师的《补写句子题三步拿满分》,4节课都能围绕“精准复习策略”“学生能力提升路径”和“课堂高效”三大核心展开,均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科学性。具体看法是:</p><p class="ql-block">一,评</p><p class="ql-block">1. 目标精准</p><p class="ql-block">大组长翁黎明告诉我说,咱们这一届的高三语文在高考中语文冲进全市前五。目标明确。那我们在复习的时候目标的精准度一定要高。</p><p class="ql-block">目标精准度表现在石老师开始的时候注意到了目标激励,齐读《你要学着自己强大》毕淑敏,在这个节骨眼儿课堂激励是必不可少的;莫淑晴老师齐背《蜀道难》,夯实基础,许彦成老师的“推,复,顺”补写题的能力架构思维建模。</p><p class="ql-block">目标精准度表现在与高考命题趋势衔接:紧扣近3年高考真题变化设题,衍生题高效复习。石老师文言文板块常考题型的总结与提升,亮点是月考题资源巧妙运用,是10-14题每道题都和24年高考如出一辙,衔接紧密,知识程结构化,能力建模,经典,可操作性强;学生讲解又是一大亮点,讲解的时候点出自己的错误点,然后分析答题思路,给出解答路径,得出自己答案,教师给出标准答案对照。它的亮点在于兵教乒,学生用学生的思路给学生讲,能够捅破窗户纸,一点就透, 比老师讲的要更好。没想到石老师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的这样好!学生讲完之后,又一大亮点就是老师都有一个提升总结:步骤原则和实用技巧,而且这里的步骤原则和实用技巧都和高考阅卷细则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效果是:知识结构化,结构能力化,能力生成化。这正是高考前复习最解渴的办法。我听完课之后发到了朋友圈,这个美篇还有几段是学生讲解时的精彩视频,有几位老师看完之后给点赞,说是天花板级的课。确实如此。课件儿匠心独运,课堂高效,老教师,老而不惰,设计独具匠心。令人佩服。</p><p class="ql-block">2,分层目标设计:能针对不同水平学生设置差异化训练(如基础题保分策略/拔高题突破技巧)。</p><p class="ql-block"> 谢连芳老师的课散句变整句,首先是只是语用整体结构化的先给一个语用的大框,然后用一个简单的题引入,再给一个基础导览。再逐层深入的又设计了三个题。目标分层设计确实不错。还有变式训练。</p><p class="ql-block">电子白板的实物展示用的非常棒。</p><p class="ql-block">更能看到老师在题海中的千挑万选。 但如果选出来通过图片转化成汉字,然后把它做成一个课件就更好了。最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记笔记意识。</p><p class="ql-block">3,课堂目标可视化:能明确告知学生当堂需掌握的“关键能力点”。4位老师都做到了这一点。尤其徐艳成老师的补写句子,三步拿满分表现更为出色。</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语用这一块是高考的一块实验田。总分18分到20分。修辞,修改病句,补写句子,成语,常见的语言现象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成语这个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但是不论怎么改,修改病句和补写句子年年出现。所以补写句子尤为重。而徐艳成老师链接高考,详解“推复顺”,最后一个题让学生演绎“推复顺”,复盘“推复顺” ,也学完了也全面掌握了。就这一个点上,学生的能力形成了,分拿到了,就是抓住了金刚钻。有效高效。</p><p class="ql-block">4. 内容有效</p><p class="ql-block">4位老师的课均能高频考点覆盖, 内容设置有效。</p><p class="ql-block">莫舒晴老师的课,聚焦论述类文本论证逻辑失分点,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答题角度失分点,文言文实词夯实等高频失分点,让小组代表讲解展示,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一个亮点,需要继续发扬。</p><p class="ql-block">材料准备高效,石主任的篇子。.</p><p class="ql-block">二,几点见议:</p><p class="ql-block">1,知识结构化程度再强化:在最后的这60天。最好用思维导图/表格对比等方式重构碎片化知识(如120个文言虚词分类记忆法),让知识结构化形成能力。</p><p class="ql-block">2,真题变式训练:对经典题型进行“设问变形”“材料重组”等创新训练,</p><p class="ql-block">3. 方法科学</p><p class="ql-block">讲练时间配比:是否遵循“讲-练-评-改”闭环(建议黄金比例1:2:1,如10分钟精讲→20分钟限时练→10分钟互动点评)。今天的谢老师和徐老师都用了限时训练。很不错。</p><p class="ql-block">4,思维外显化策略:石老师和莫老师的课,学生用“出声思考法”呈现解题思路,很好。莫老师的课是试卷分析,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把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分析这个错误再矫正自己的错误再展示自己的正确思路。也就达到了试题讲评的效果。</p><p class="ql-block">5,错题资源化利用:最好将学生典型错误转化为教学案例。对反复出错的问题较真叫到底儿。如散句变整句这一节课,第1个例子两个展示的学生都把“它们”放在了前面,这里如果从语法角度追踪一下,或者说追踪一下学生为什么会把“他们”放在前面?然后解决问题,就不会再有这样的问题发生。</p><p class="ql-block">三、冲刺阶段特别建议</p><p class="ql-block">1. 数据驱动教学</p><p class="ql-block"> - 建立“学生语文能力画像”,用折线图呈现各题型得分趋势 </p><p class="ql-block"> - 对波动率>15%的知识点实施“红黄蓝预警机制”(红色知识点需当堂巩固) </p><p class="ql-block">2. 心理赋能策略</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嵌入“3分钟积极心理暗示”(如朗读往届学生逆袭案例) </p><p class="ql-block"> 设计“语文冲刺存折”,让学生每天记录1个新掌握的答题技巧 </p><p class="ql-block">3. 跨界资源整合</p><p class="ql-block"> 将历史学科“大事年表”转化为作文时代精神案例 </p><p class="ql-block"> 借用政治“矛盾分析法”解读论述类文本论证逻辑 </p><p class="ql-block">最后预祝宽城京城众杰中学在2025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