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休,从而催生出各种思想流派,像儒、法、道、墨、阴阳、名、杂、农、小说、纵横、兵、医等诸子百家,其中的墨家和儒家曾一度并驾齐驱,处于头部位置。走进滕州“墨子纪念馆”,我对墨家创始人墨子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规模庞大,由序厅、综合厅、科技厅、圣迹堂、军事厅以及名人题词碑廊、图书资料楼等部分组成,系统展示了墨子的传奇人生经历、思想主张和在科技、军事方面的成就,最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在光学、力学工程、数学、逻辑学等领域都有所涉猎,诸如提出“力与重臂成反比”的杠杆理论,设计攻城器械、升降机,完善十进制算法体系,其构建的时空理论甚至同现在的“相对论”都十分接近,我不禁怀疑他是个穿越者。</p> <p class="ql-block">而墨子的思想更是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和明鬼的十大主张上,可以用“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来概括,即实行无差别的大爱、反对战争、任人唯贤与杜绝浪费。初听起来,墨子完全是要构建一个和平的大同世界,因此博得了底层人民的追捧与支持,可墨家最终没能斗过儒家,而且很快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原因何在?</p> <p class="ql-block">墨子最初信奉儒家思想,可他很快就发现儒家所谓的仁爱是有等级之分的,要先君王,后贵族,最终才是百姓,充斥着虚伪之爱,所以他毅然同儒家来了个断舍离,独树一帜创建墨家。其核心思想就是兼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尽管这一观点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实它存在致命的设计缺陷,因为这种一视同仁的过激观念不切实际,尤其与统治者的等级理念相左,墨家走向没落便成必然。</p> <p class="ql-block">驾驭国家的要义就是“君君臣臣”的服从,甚至要盲从,墨家意欲打破这种逻辑势必犹如螳臂挡车般愚不可及,最终被时代所抛弃,而我甚感惋惜的是墨子的科技天赋也一同被埋没了。假如从汉朝开始能够“罢黜百家,独尊墨术”,想必我们现在早就登上火星,冲出银河系了。但历史没有假设,墨子的暴脾气让他不可能与世俗妥协,更不可能同儒家握手言和。</p> <p class="ql-block">墨子最终饮恨思想圈,但作为一代“科圣”却光耀古今,“墨子号”量子卫星于2016年成功升空,让我国的最新科技成果令全球仰视,或许这是对墨家的最大安慰吧,似乎也说明政治主张同科学发明要是能够并行不悖,那华夏文明或可愈加璀璨。只可惜士农工商的阶层体系在稳固封建统治的同时,也扼杀了科技的大发展,唯有打破“士为上”的固有观念,挖掉特权顽疾,我们的国运才会真正打开。</p><p class="ql-block"> 2025.4.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