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天气尚好,我们从陕西乘大巴顺利到达昭化古城。</p><p class="ql-block"> 昭化古城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始建于先秦时期,古称葭萌,北宋改称昭化至今。已有2000多年连续建县史,为“巴蜀第一县”。</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三国时刘备率部进驻葭萌关,并以此为根据地进攻成都,这里是蜀汉政权的龙兴之地,所以一直被视为“蜀国第二都”。</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费祎墓、鲍三娘墓等众多三国时期的遗址、遗迹,也是蜀汉政权兴亡见证地。</p> <p class="ql-block"> 古城现有三道城门,风貌厚重、结构严谨,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县城城邑。</p><p class="ql-block"> 東门名曰“瞻凤”,得名源于一个传说,传说在凤岭山密林之中,栖息着一对“凤凰”,站在东门城楼之上,可以看见这对凤凰双栖双飞,因此这座城门被命名为“瞻凤”。</p> <p class="ql-block"> 西门为古蜀道南往成都必经之门,曰“临清”,意在告诫昭化县署临任官员要“两袖清风,勤政为民”。也或许指面临一江清水。无论怎样都寄托着勉励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 北门“拱极”。取自“众星拱北”之意,拱极门象征北方的星辰,寓意着众星环绕中心。</p><p class="ql-block"> 这些城门的命名寓意深刻,体现了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登城楼观望,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虽看不到“天下第一山水太极”的自然奇观,仍不愧为“全蜀咽喉,川北锁钥”。</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现存“四街五巷”,街巷之间丁字相连。街面铺石板三横两纵,呈瓦背风格随坡就势。古街两侧建筑保留着明清古朴风格,布局既有军事上的防御特色,也有良好的空间格局。漫步古街,被古人的智慧深深地折服了。</p> <p class="ql-block"> 昭化县署。始建于唐,数毁于战乱,县署名称多有变化,先后有葭萌县、汉寿县、昭化县,史称“巴蜀第一县”。</p> <p class="ql-block"> 县衙大堂。大家纷纷坐堂拍案,可是少了师爷和衙役的大堂还有虎威吗?</p> <p class="ql-block"> 县衙立有一碑,《丁宝桢捐廉置产碑》。说的是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途经昭化时捐银七千多两,又发动当地大户人家募捐,用所得款项购置大量良田,请人耕种,上缴国库,以充公粮,永久扺减昭化百姓赋税的事迹。想想古时官员尚能如此体恤民众,造福一方,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不觉得汗颜吗!</p> <p class="ql-block"> 昭化文庙,始建于宋,现存大成殿为明代所建。</p> <p class="ql-block"> 昭化考棚。为清代县试考场。考棚大门抱柱对联“读四书五经敢展才华济世,置二举三考精选贤能治国”,体现了古代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理念。也突显了昭化古城作为蜀道三国重镇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剑刀坝君臣园。因刘备率军入驻葭萌于此练兵演武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园中陈列三国时在此浴血征战的蜀汉君臣大型雕塑。此园虽建于2008年,但每尊雕塑背后都有着不同凡响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敬候祠为谥敬侯费祎的祭祠,全国唯一的墓冢存此。</p> <p class="ql-block"> 八卦井。建于明代,是昭化城内保存完好的古井之一,其井壁和井底均呈八卦状而得名。被认为具有风水意义,象征阴阳调和。</p> <p class="ql-block"> 富商宅第。古城内一些私家宅第古色古香,雕鿄画栋,有时间可以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 牌坊作为古城的重要标志,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葭萌坊是昭化古城的入城标志牌坊。</p> <p class="ql-block"> 贞节牌坊,体现了古代封建礼教对女性贞操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孝友牌坊,为表彰孝老爱亲而建。</p> <p class="ql-block"> 这些牌坊均为复建,原牌坊只剩一些残片。</p> <p class="ql-block"> 昭化汉城博物馆(龙门书院)。</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景点遗址值得留览,象费祎墓,费祎既为蜀相又为蜀国大将军。鲍三娘墓,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义子关索妻子的墓冢等,但天色已晚无法前往。今晚还要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启程前往青木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