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智化寺

弓长张

<p class="ql-block">  这几年智化寺梨花享誉京城,成了网红打卡地。今年我盯着梨花的信息播报,踏着花期两次来到了期盼已久的智化寺。</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走进山门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原来是白、紫两色的两棵丁香,一棵在钟楼前,一棵在鼓楼前,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在阳光的照耀下与红色的钟、鼓楼形成鲜明的颜色反差,真是显得与众不同,自带高端大气,赶紧掏出相机收入囊中!</p> <p class="ql-block">  看了寺里的展板与介绍,才了解到智化寺里的故事还真曲折跌宕呢!它是建于明英宗的时候,原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的家庙。太监王振早年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自阉入宫,察言观色深得三位先皇的信任,成为太子(后来的英宗)侍从,陪伴其成长,英宗对王振有着深厚的情谊,平时称王振为“先生”。后来英宗九岁(有说七岁)登基,对王振极为信赖与重用。王振独揽朝廷大权,家资颇巨,他借报恩的名义建造的家庙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红墙黑瓦,极尽奢华。英宗赐名为“报恩智化禅寺”。英宗就是在“土木堡之变”中失败被瓦剌大军俘虏过的皇帝,王振因干预军事指挥导致失败被愤怒的将领锤杀而亡。</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中的人物右边是英宗皇帝,左侧黑色的为王振。↓</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是赏梨花的天花板,还有丁香、海棠,更是京城最完整的明代木构古建筑群,有570多年的悠久历史,包括精美绝伦的明代藏经阁。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化寺京音乐。</p> <p class="ql-block">  忽然发现这里的房顶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原来佛教黑色代表“降伏”‌,释迦牟尼成道时曾以风降伏恶魔,黑色琉璃瓦的选用强化了寺庙的宗教神圣性。↓</p> <p class="ql-block">  拍了一会儿丁香花后,忽然想起来还没有看到梨花呢!我也赶快走过旁门进入后边的大院子,哎呦这人这多啊!乌泱泱的黑压压的,院子里几乎没有空地,人挨着人,人挤着人,都举着手机或者相机仰着头,我抬头一看,两棵与建寺同时栽种的大梨树屹然耸立好似一个擎天柱,树冠舒展如巨大的伞盖。花朵一团团、一簇簇,在春风的吹拂中,跳跃着、舞动着,花白如雪,叶如翡翠。梨花的香气若隐若现、时隐时现,如同羞涩的少女,让人在不经意间扑捉到那份芬芳!近看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薄如蝉翼,在阳光下光闪闪亮晶晶。花蕊细长而且顶上有个洋红的小帽子,为着白色的花瓣增添了几分俏丽与妩媚!微风吹过,花瓣悄然落下,形成了飘飘洒洒的梨花雨!人群中也随之发出一声咏叹调!</p> <p class="ql-block">  智化殿供奉的三座大佛。↓</p> <p class="ql-block">  智化寺京音乐演奏中,每天上午十点与下午三点定时演出十五分钟。</p><p class="ql-block"> 王振将宫廷音乐移入寺院,组建艺僧乐队,用于佛事活动。乐器以管、笙、笛、云锣、鼓为主。现在已经是第27代传人。2006年,智化寺京音乐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视频为现场录制的一小段京音乐,请欣赏。↓</p> <p class="ql-block">  寺庙的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智化门、智化殿、万佛阁与如来阁。智化殿两侧有藏殿与大智殿,那精美的藏经阁、藻井、壁画、彩塑,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寺庙深厚的历史与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智化寺处于繁华闹市中,周边是高楼林立,站在寺内就可以看到SOHO中国旗下的银河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隔了四天再去智化寺,梨花都已经没有了踪迹,满树的新绿郁郁葱葱!三棵海棠花有的是“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有的是花开娇艳欲滴,宛如粉霞洒落人间,芬芳弥漫着整个院子。</p> <p class="ql-block">  “藏殿”内的转轮藏是能旋转的收藏佛经的柜橱,是稀有的楠木雕刻。为八角形,高4米余,下为须弥石座,中为经柜,上为毗卢帽顶。我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到藏殿的最东北夹角处,紧挨着窗户的地方依稀看到了藏经阁最上面的缝隙处有藻井、佛像并拍了照片。回家在电脑上看到毗卢佛双手合十坐在莲花宝座上,头上就是精美绝伦的藻顶,也是智化寺唯一还在的藻顶,(其他两个都被扣掉后流失到海外了),周围是彩绘!</p><p class="ql-block"> 图片上黄色箭头所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毗卢佛图片及藻顶。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居然藏有这么多的精美宝贝!古人的精湛工艺水平真是让我们叹为观止,五体投地!↓</p> <p class="ql-block">  每个藏经的小抽屉上都雕刻有一个小佛像。↓</p> <p class="ql-block">  八角的柜子里面的抽屉是怎么设置的呢?展览的图片可以看到八角的柜子接近圆形,为了保证每个抽屉都可以打开,两侧抽屉最短中间的最长,有点像家里切西瓜的样子吧。↓</p> <p class="ql-block">  ‌ 明英宗被瓦剌关押一年后放回来,被其弟(明代宗)幽禁在南宫有七年时间,二次登基后,明英宗下诏为王振修建祠堂,并撰写碑文歌颂其“忠义”,智化寺从家庙升级为官方寺院。</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在清乾隆时期曾对王振像进行销毁,并磨去相关碑文。</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进院子里是一座黑琉璃筒瓦庑殿顶重楼,下层有牌匾“如来佛”,上层牌匾“万佛阁”。该建筑是智化寺内的最高建筑。殿内的墙上置有佛龛近万,内置小佛9000余尊,“万佛阁”之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五点该闭馆了,大家都想等到最后一刻,拍一张人少的智化殿,工作人员特别善解人意,没有到点儿就清人,等呀等呀,终于拍到了无人的镜头!夕阳正在西下,金色的光线打在大殿的红墙黑瓦上,打在满树白花的老梨树上,给它们都渡上了一层耀眼金光,570岁的年龄依然是风华正茂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智化寺的清雅白梨花,更喜欢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游览后一些明代抽象的晦涩知识,变得鲜活生动的起来,觉得非常有意思,收获多多!</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5年3月30日</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