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4月8日,红星艺术团组织团员专程来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故里寻访。</p><p class="ql-block"> 施光南故居位于山水相依、风景秀丽的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东叶村。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施光南的父亲施复亮是我党早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担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任书记,建国后任国家劳动部副部长。母亲钟复光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早期妇女运动的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全国妇联执委。施光南(1940~1990)从小酷爱音乐,中学时代就读于北京101中学,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64年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1979年调入中央乐团。施光南曾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是我国唯一被国家授予“人民音乐家“称号的艺术家。施光南一生创作了1300多首曲子,1985年,全国评选出的“当代青年最喜爱的10首歌曲“中就有3首是他创作的。1981年施光南凭着对家乡东叶村的深厚感情和美好回忆,完成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谱曲,他用美妙的音乐,将一幅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农村景象展示的淋漓尽致,使音乐既体现出时代精神,又洋溢着清新的乡土气息,获得了亿万人民的共鸣与传唱。2007年9月,《在希望的田野上》还被作为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搭载的歌曲送上太空播放。施光南怀着对祖国、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感情,谱写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时代颂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唱着他的代表作奋发进取。今天,红星艺术团的团员们怀着对人民音乐家无比崇敬的心情,列队在光南大舞台再一次唱响施光南代表作之一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声更加美妙,更加动听,更富有亲切感,久久回响在东叶上空,引得了村民们的驻足观看和拍手称赞。团员们还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施光南故居和展览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 祖国大地人杰地灵,在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为时代谱曲。为人民歌唱的精神影响下。如今的东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音乐公路直通村内。音乐音符成了代表性标志,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兴旺景象,施光南用心血讴歌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在美丽的东叶成为现实。离开东叶后,团员们又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兰湖,迎着春日的阳光,载歌载舞,享受欢乐,尽情歌唱。这次活动还邀请了相关老领导参加。</p><p class="ql-block">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一红星艺术团寻访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故里活动在“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圆满结束。</p><p class="ql-block"> (卢宝年)</p> <p class="ql-block">红星简讯:</p><p class="ql-block"> 红星艺术团意义非凡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4月8日,红星艺术团一行44人开展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外出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文化参观与休闲体验,提升团队艺术素养、增强团队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满怀期待与敬仰,来到施光南的故里,踏入故居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与伟大的音乐家进行一场心灵对话。每一件陈列的物品、每一段文字的介绍、每一幅展现的图片,都在诉说着施光南先生为音乐事业奉献一生,他对音乐旋律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深深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弦。而后我们来到故居前小广场,整齐列队、精神饱满的合唱了经典曲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凭借精湛的合唱技艺和高度的团队协作,将歌曲中的希望与活力完全诠释,充分体现了红星艺术团积极向上、富有朝气的团队风格,赢得了路过游客及村民们的欣赏和赞叹。</p><p class="ql-block"> 午后,艺术团前往兰湖休闲度假区及茶园。成员们漫步在自然风光之中,享受着春日的暖阳和清新空气,还在美丽的湖畔、花丛、草坪上跳起舞、唱起歌,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p><p class="ql-block"> 踏入茶园,满目翠绿,茶香四溢,大家被自然之美所陶醉,情不自禁、兴致高昂的唱起了《双脚踏上幸福路》,清脆嘹亮的歌声、欢快的音乐旋律在茶园上空久久回荡……,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用歌声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出红星艺术团热爱生活、积极乐观、追求美好的团队本质。</p><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意义非凡,不仅让红星艺术团成员近距离感受到音乐大师的艺术魅力,增进彼此间的情谊。通过合唱表演,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艺术表现力和协作能力,展现了红星艺术团的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回忆。未来,红星艺术团将会带着这份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继续前行,创造更多精彩。</p><p class="ql-block"> (马玲珍)</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卢宝年</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 江锦松 徐武军 </p><p class="ql-block"> 王炎生 陈旭东 </p><p class="ql-block"> 朱建平 项金生</p><p class="ql-block"> 郑汀 溪水清清</p><p class="ql-block"> 秋玲 葱葱 姜萍 </p><p class="ql-block"> 金玉文 杨桂兰</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江锦松</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