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开封大相国寺</p><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占地540亩。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皇帝下诏两次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大相国寺再遭厄运。新中国成立后,依循古制,几度维修,于1992年起恢复佛事活动,其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p><p class="ql-block">1963年被评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开封大相国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山门内两侧有两个门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历史简介 </p><p class="ql-block">开封大相国寺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大相国寺寺址原为战国时期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北齐天宝六年(555年)初建,名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701年),著名高僧慧云大师来汴,夜宿开封繁塔,其展望汴河北岸时,发现此地显有弥勒佛兜率宫景象,是一块不可思议的宝地,遂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因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碑,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登基称帝,遂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自此,大相国寺得益于帝王的崇奉,地位显赫,如日中天,一跃而成为中州名寺。</p><p class="ql-block">至北宋,大相国寺达致其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从宋太宗起,几代皇帝相继大兴土木,增修寺院,使大相国寺成为中外闻名的佛教寺院和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此时全寺占地54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僧众达万余人。其建筑之瑰丽,气势之辉煌,素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誉,是为京都最大的佛寺。同时,因大相国寺的住持均由皇帝赐封,加之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等皇恩国礼多在此举行,所以大相国寺又称为"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p><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历史上可谓名僧辈出,名士荟萃,寺藏丰富。高僧大德、文人墨客、达官平民尽皆出入其间;梵宫佛事、巡行参访、文娱贸易也尽汇集其中,堪称一独具禀赋的文化乐园。尤其是其上元灯会,春日踏青,夏日纳凉,秋冬赏雪,进士题名,佛阁登高,僧院品茶,听琴观书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项目,深为历代文人学士及市民游客所醉心,且留下许多佳话。可以说,中国佛教史上,再找不到如大相国寺一样集佛寺、庙会、集市于一身的寺院了。当然,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在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同时,也实为京都增添了绚丽多彩的内容。</p><p class="ql-block">现存大相国寺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殿和藏经楼均为清代建筑,形式上重檐歇山,层层斗拱相迭,覆盖着黄绿琉璃瓦。建筑形式独特的八角琉璃殿中心亭于中央高高耸起,四周游廊附围,亭内所供木雕四面千手干眼观世音像,高约七米,全身贴金,为一整株银杏树雕刻,异常精美,是为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此外,钟楼内存清代高约四米的巨钟一口,重万余斤,有"相国霜钟"之称,为开封八景之一。除此之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相国寺梵乐"也已成为开封文化旅游的新名片,为盛世华夏奏响和谐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全景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简介 </p><p class="ql-block">开封大相团寺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素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称,大相圆寺始 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初名“建国寺”距今已一千四百余季。唐睿宗李旦为纪念其“以旧封相王即皇位”,于延和元年(公元712年)诏改为“大相国寺”,并亲书匾额。北宋大相国寺臻于鼎盛,辖六十四禅、律院,占地五百余亩。殿宇瑰丽宏大,有“金碧辉映,云霞为失容”之誉。皇帝常至祈报巡幸、恭谢,故又称“皇家寺”。寺内高僧讲经,名僧云游,印度、日本等国名僧亦常来寺挂单,成为国内佛教活动与中外佛法交流的中心,同时“相国寺内万姓交易”,商业,娱乐活动十分兴盛,文人墨客亦来唱酬。金元明清几代都时有兴修,终因灾害频仍古刹逐渐衰落,现存清代建筑群,结构严整,气势恢宏。解放后,政府屡拨巨款修茸,并新建东西厢房。一九九二年三月廿八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p><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寺务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壬申年宗志远书</p> <p class="ql-block">进门后正值开封菊展时期,双龙戏珠的造型,前面放着大把的菊花,告诉游客这是开封菊展时期,在游览大相国寺的同时还可以参观开封菊展。</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为二殿,于清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内供奉弥勒佛铜像,也叫欢喜佛。两边四大天王,意思是风调雨顺,后供护法韦驮天将。</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及门前的香炉</p> <p class="ql-block">香炉</p> <p class="ql-block">礼塔</p> <p class="ql-block">妙吉祥石</p> <p class="ql-block">五百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罗汉殿 </p><p class="ql-block">罗汉殿于清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八角飞檐,建筑奇巧,浑然游廊殿,天井院和中心亭三部分组成为一体,俗称八角琉璃殿。内供奉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及五百罗汉,形态各异,1980年整体升高1.67米,为世人称赞。</p> <p class="ql-block">八角琉璃殿,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方丈住处</p> <p class="ql-block">智深书屋</p> <p class="ql-block">佛教中国化展馆</p> <p class="ql-block">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p><p class="ql-block">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内心执持着嗔急热恼,那么他的心意得不到宁静,身心的喜乐很难生起,而且会心烦气躁,坐卧不安。</p><p class="ql-block">内心怀着嗔恼的人,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宁静,他的心如同在火中受着烧烤一般有着难以忍受的焦灼痛苦。由于啧恚毒火的燃烧,内心恶念如锅中沸油,沸腾不息根本无法平静。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平时再好的受用,此时也感受不到其中的快乐,身心从内到外,一点滴安适的感受也不会有。</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心怀嗔恼,他的一切安乐会被摧毁,立即陷入"喜乐亦难生,烦燥不成眠"的状态。观察那些嗔心烦恼较重的人就可以发现他们经常有这种痛苦。他们往往为嗔恚烦恼所摧动,与别人发生冲突,事过之后,一直处于愤懑之中;在言行里经常体现出烦躁狂乱的情绪,所有安乐喜悦似乎都已经远远离开了他。本师传中说"生嗔心的人,脸一刹那就变得非常丑陋纵然外表装饰了最好的饰物,也显不出丝毫庄严;他的宝床最舒适,也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如处荆棘中一样。"经常受到嗔恚情绪的刺激之人,大都会产生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不少疾病。</p><p class="ql-block">前面说"一嗔能毁千劫所积之福善"的过患,有些人也许会因无法现见而生疑惑,但对嗔恚这种可现见的过患,都会知道吧。</p> <p class="ql-block">开封佛教 </p><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开封便有了佛教的传播。后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北宋,达到鼎盛。北宋年间,开封城内寺院林立,其中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开宝寺(铁培寺,始建于北齐天宝十年,公元559年)天满寺(繁塔寺,始建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等十大禅院驰名中外,尤以相国寺为最,且在当时便形成以相国寺为代表的禅宗和以铁塔寺为代表的净土宗两大家派。</p><p class="ql-block">随后,经营明清代,开封佛教在形式上走向衰败。民围初,政局不稳,百业具废,宗教信仰自流。直到1925年,净严法师、袁西航居士等人,为研究佛学、传承文化,在白衣阁(今古观音寺)院内筹细河南佛学社,并在铁塔寺(今铁塔公园)内创办河南佛学院,招收男女青年学僧,后由于女众僧人的增多,又在东华门街设一女众林(今宝珠寺)。1927年,随着千年古刹大相国寺被改成中山市场,开封佛教再次陷入覆灭的危险中。</p><p class="ql-block">1949年新中国民立,时开封有佛教寺院40余处,佛教徒500人左右,僧35人,尼7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以后,开封佛教的发展迎来新的曙光和机遇。1992年3月28日,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开封大相国寺作为佛教场所开放,交由僧人管理,大相国寺也结束了其70多年有寺无僧的局面。</p><p class="ql-block">1994年9月23日,开封市佛教协会成立。如今,开封市辖区内,登记开放佛教活动场所共有41所,其中较有规模的寺院有大相国寺、古观音寺、普济寺、宝珠寺等。至2023年统计,开封市(含五县),佛教教职人员96人,信徒21348人。</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梵乐</p><p class="ql-block">一千年前,名闻天下的皇家寺院大相国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完美配置的梵呗佛乐大型演奏团。</p><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方丈心广大和尚,于2002年7月在隔断佛乐历史近70年,首创了全国独一无二的以器乐演奏为主的专业佛教音乐演奏团——大相国寺梵乐团。请回唯一原在大相国寺修习的老乐僧返寺传艺,找到流落民间多年的《大相国寺佛乐手抄秘谱》。并与2007年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和证书。方丈心广大和尚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国佛教文化,专门培养了专职乐僧二十五名,并经过精心组织,截止目前编排了《白马驮经》、《相国霜钟》、《普庵咒》、《朱云飞》、《锁南枝》等四十余首佛乐曲目。乐团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指导,派乐僧去高等音乐学院进修,让千年佛乐的演出水平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从建团至今,参加国内外各种重大佛事活动及社会慈善话动的演出己突破百余场,其中包括中央音乐学院汇报演出,第七届北京传统音乐会,香港伊丽莎白剧院、红磡体育馆专场演出、出访欧洲、参加在越南举办的第16届联合国卫塞节、赴美国纽约参加第二届中美加佛教论坛,并精彩亮相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以"祈福"为主题的中国佛教梵呗音乐会……其和雅清澈、安详优美的旋律流露着佛教信众们对佛法的虔诚与崇敬,潜移默化地净化着人们的心灵,用善入人心的方式深入地传播到广大群众之中,在历史上起了重要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p>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大相国寺梵乐巡演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书画院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p><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方丈心广大和尚表示,大相国寺作为历史上知名的文化寺院,自建寺以来除了注重僧侣的修行和培养,还特别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为己任。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相国寺会不遗余力的为其搭建平台,促进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它,走进它,从而喜爱上这份先贤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书画院,以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院旨,自成立以来多次举办高质量书画展、笔会、雅集,为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让民众接触和了解艺术。</p> <p class="ql-block">强化自身建设 做好“双育、双创”工作</p> <p class="ql-block">左:开封市佛教界开展崇俭戒奢主题教育活动</p><p class="ql-block">右:开封市佛教界举办“坚持中国化•同心正道行”七一学党史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左:开封市佛教界“坚持中国化•同心正道行”主题教育活动暨消防安全培训班在大相国寺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右:开封市佛教界举行升国旗仪式</p> <p class="ql-block">佛教常识 </p><p class="ql-block">了解观世音菩萨</p><p class="ql-block">一、观世音菩萨不是中国古代的人,也不是这个地球上的人,他是三界外的大菩萨。</p><p class="ql-block">二、观世音菩萨现居菩萨位,其实他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他倒驾慈航,示现西方极乐世界做菩萨,辅助阿弥陀佛度化众生,将来在极乐世界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p><p class="ql-block">三、在唐代以前的观世音菩萨像都是男相,因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多现女身,所以都以为观音菩萨是女性,这是错误的。其实十方三世的佛、菩萨,根本无所谓性别问题,所谓性别男女,只是我们娑婆众生的执着分别罢了。</p> <p class="ql-block">佛珠有何意义</p><p class="ql-block">佛珠是指以线贯串一定数量的珠子,用以计算称名持咒数量的法具。又称咒珠、念珠。是神秘力量的象征,戴上佛珠有保平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在《木栋子经》中说佛珠有种种功德:"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穗子一百零八以常自随……",可见佛珠能帮助行者忆念佛、法、僧、摄心使不散乱,能断除一切烦恼,趣向涅槃。</p><p class="ql-block">佩戴意义:平安、健康、静心。</p> <p class="ql-block">地藏王菩萨 </p><p class="ql-block">地藏菩萨,佛教菩萨名,为梵文的意译,音译乞叉底糵婆"。《地藏十轮经》中称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也有"地藏王菩萨"的称谓。</p><p class="ql-block">佛经中称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p><p class="ql-block">地藏菩萨的本缘有四:</p><p class="ql-block">一、于过去久远劫前为大长者之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之相好庄严,乃发愿在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罪苦众生,以证得此相。</p><p class="ql-block">二、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衹劫为一婆罗门女。因欲救亡母脱离恶趣,乃设供修福。并立誓在尽未来劫,普度罪苦众生。</p><p class="ql-block">三、于过去久远劫时为一国王。因见国内人民多造众恶,乃誓愿救度一切罪苦众生皆至菩提,自己始成佛。</p><p class="ql-block">四、于过去久远劫时为一女子,名光目。因欲拯救在地狱受苦的亡母,故誓愿济度一切罪苦众生。待彼等成佛后,始成正觉。</p> <p class="ql-block">佛国宝藏</p><p class="ql-block">珠名乘宝树花样时新</p><p class="ql-block">琢玉能为器点石成金</p> <p class="ql-block">看菊展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雕像</p> <p class="ql-block">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雕像</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去年十月底路过开封,参观了开封菊展,游览了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图景区和开封府,拍摄一些照片,编辑此篇供朋友们共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蔡隆九编辑于上海——2025年4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