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27号晚上到达甘肃省天水市,28号早上即去拜祭我们8000年前最老的祖宗伏羲的神庙。</p><p class="ql-block">遵照民族习俗,4月4号前后各10天内,都是祭扫祖陵的有效时间,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能够一路拜祭伏羲、炎帝、黄帝三位人文始祖的圣陵,作为炎黄子孙,得有此祭拜祖陵的机会,多么难得,幸何极哉!</p> <p class="ql-block">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历来有三皇五帝之说,但是具体人员是谁,如何排位,却有不同说法。比较占多数的说法:三皇是伏羲、炎帝、黄帝,第一位是七八千年前的伏羲;五帝的首位是黄帝,其后是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一脉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我曾经自驾游来拜谒过伏羲庙,如今再来,赶上清明节期间,能拜祭一下,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庙门后的这株国槐,上次来时已经枯死,现在居然已经复活,枯树发出新枝,实在令人高兴!</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又称太昊宫,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是全国最大最早的伏羲庙,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被誉为“中华第一庙”。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年—1484年),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年—1887年)进行了第九次重修。</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四进四院,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等主要建筑,层层推进,庄严雄伟,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格局。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p> <p class="ql-block">先天殿是庙中最古老的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着高达3米的伏羲彩绘圣像,身披树叶,手托八卦,展现了伏羲作为人文始祖的威仪。殿顶绘制着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体现了伏羲文化的深厚内涵。庙内还有64株古柏,以64卦方位栽植,现存37株,这些古柏成为了珍贵的文物树。</p> <p class="ql-block">伏羲的出生充满神秘色彩。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在雷泽踩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后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人首蛇身的伏羲。他与女娲兄妹相婚,繁衍了人类。</p> <p class="ql-block">雕刻精美的壁雕</p> <p class="ql-block">具象化的河图洛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先祖的宇宙观。</p> <p class="ql-block">伏羲的出生地在传说中有多种说法,但较为常见和被广泛接受的是他出生于甘肃天水。也有说法认为他出生于山东菏泽的雷泽。关于伏羲距今多少年,说法也不尽相同。有观点认为伏羲时代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至少10000年。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伏羲氏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7000至5000年。综合来看,伏羲距今约7000至5000年较为合理</p> <p class="ql-block">伟大的伏羲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创世神,与女娲并称为福佑社稷的正神,是中华文明的起源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历代史学家总结了伏羲的五项主要贡献:</p><p class="ql-block">1. 创立八卦:伏羲根据天地间的阴阳变化,创造了八卦,用于占卜和理解自然规律。</p><p class="ql-block">2. 教民渔猎:他发明了网罟,用于捕鱼和狩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p><p class="ql-block">3. 制定嫁娶制度:伏羲倡导男女对偶制,结束了原始群婚状态,奠定了家族制度的基础。</p><p class="ql-block">4. 创造文字:他发明了文字,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式。</p><p class="ql-block">5. 创立图腾:伏羲综合多种动物特征,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象征“龙的传人”。</p> <p class="ql-block">当然还有伏羲妻子女娲盖世无双的伟大贡献,炼石补天,抟泥造人,虽然是神话传说,但也应该有一定的历史依据。</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中华民族心中的圣地,每年都会有大批海内外华人前来祭祖。</p> <p class="ql-block">我们能够先行一步,抢在清明节前来祭拜祖先,这是何等荣幸啊!</p> <p class="ql-block">庙前广场有好几个卖锅盔饼子的摊位,曾经在青海生活过的老伴,一看到这些西北特色的食品,就激发了亲切之感,一下子买了不少,上车后分给旅友们品尝。</p> <p class="ql-block">下午离开天水市,到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游览,我因为已经来过一次,而且山路十分陡峭,我在2017年上去时就非常吃力,于是量力而行,没有再次上去。麦积山的佛像雕塑十分俊美,笑容可掬,非常亲切,被誉为“东方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3月29号上午,我们拜祭了位于宝鸡市常羊山上的炎帝陵。</p> <p class="ql-block">宝鸡作为炎帝故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书记载,炎帝生活于宝鸡天台山的蒙峪沟,其母任姒游常羊而生帝。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部落以经营农业著名,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p> <p class="ql-block">我的心里琢磨,在三皇之中,炎帝可能是对中原民族贡献最直接的先祖。他的氏族靠近姜水,所以他姓姜,为神农氏,他们过的农耕生活,比原始的渔猎或游牧生活迈进了一大步,人民可以过上安定的有保证的日子。我们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个农业国,应该就是炎帝开创的。</p> <p class="ql-block">我上次来这里就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后殿里有百家姓的展览,如今在炎帝大殿前面的高台阶两边都插着各种属性的杏黄旗。</p> <p class="ql-block">马姓的图腾竟然是一个玉猪龙的图形,最早的玉猪龙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是红山文化的宝贵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炎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涵括了许多方面:农业方面:</p><p class="ql-block">1、发明农具:炎帝发明了耒耜等农具,这些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p><p class="ql-block">2、教导耕种:炎帝不仅自己亲自耕种土地,还教导民众如何耕种,传授耕作的方法和技巧,使农业生产得以普及和发展。</p><p class="ql-block">3、开垦荒地:他带领人们开垦荒地,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p><p class="ql-block">商业方面:</p><p class="ql-block">1、炎帝首辟市场,确立“日中为市”,让人民在正午之前在市场上交易,正午后散市,使人民可以在市场上交换日常必需物品。这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至今我国农村还盛行集市,我老家的农村约定俗成五天一集,各村轮换不同的日子。每个集市都是早晨聚集成市场,过午散集,好像跟炎帝时基本相同。</p><p class="ql-block">手工业方面:</p><p class="ql-block">1、制作陶器,炎帝时开始制造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人们可以对食物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p><p class="ql-block">2、治麻为布,他教导民众种植桑麻,并用麻桑织布做衣,使人们从原始的以树叶、兽皮遮身的状态,迈向了穿着衣裳的文明社会。</p> <p class="ql-block">医药方面:人们知道最多的是炎帝遍尝百草,发现了多种草药的药用价值,并教人们如何使用这些草药来治疗疾病。他还著有《本草》四卷,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炎帝最后是尝了毒草中毒而死,安葬在湖南省炎陵县,我曾经拜祭了那座雄伟的炎帝陵。</p><p class="ql-block">文化方面:制作乐器,他制作了五弦琴,以桐木为琴身,蚕丝为琴弦,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创立历法,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炎帝教人民使用工具、播种五谷、学习医药知识、制陶绘画、弓箭猎兽、音乐舞蹈等,促进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炎帝神农氏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祖先,他的恩泽养育了500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儿孙,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一个无比伟大的国家——中国!</p> <p class="ql-block">每年清明节和七月七日,炎帝陵都会举行公祭,海内外华人纷纷前来祭奠先祖,不忘祖宗的恩泽,不忘华人的深根所在。</p><p class="ql-block">大殿后面山顶上有炎帝陵墓,导游告诉我们,这座炎帝陵和湖南的炎帝陵等都是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后世崇拜先祖基本都神化了,炎帝神像雕塑成牛头人身,伏羲女娲雕塑成蛇身人首。</p> <p class="ql-block">把这座大殿命名“归根堂”,非常贴切。</p> <p class="ql-block">根据这幅图的介绍,古代养马的人以马为姓,身躯高大修长的骏马比称为龙马,所以用玉猪龙为图腾。但是,我对于介绍中说的马姓民族我不太了解,不敢认同更不敢否定。据我所知,马姓的祖先在邯郸,赵国大将赵奢因公封于邯郸附近的马服山,族人的赵姓改为马服,后来因为双姓比较麻烦,改为单姓“马”。还有一支族人在西北一代,这些马姓人都是汉族。</p> <p class="ql-block">我惊喜地发现,大殿一侧建有几大姓的宗祠,看了一下说明,这些小巧精致的宗祠是河北省承德市的马姓孝子贤孙们千里迢迢来投资建立的,实在佩服啊!。</p> <p class="ql-block">可以了解马家家训,马家历代的名人。</p> <p class="ql-block">功德无量的先祖,我们永远牢记您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泽!</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降温,加上沙尘弥漫,俯瞰宝鸡市区,迷迷茫茫,掩盖了绿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3月30号,我们来拜祭第三位先祖黄帝。黄帝,姬姓,名轩辕,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是中国远古时期华夏民族的部落联盟首领,与颛顼、帝喾、尧、舜合称“五帝”,居五帝之首。据说他农历3月初3出生于河南省新郑市,明天就是三月三了,这座雅安市黄陵县的黄帝陵要举行庆典,新郑市也同时举行,我们来的时机正好啊!</p> <p class="ql-block">跨进轩辕庙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株高高耸立,枝繁叶茂的古柏,它是黄帝当年亲手种植的,已经有5000年树龄,被誉为“中华第一柏”,”世界柏树之父“,还被评为“最美古树”。</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黄帝陵大约有8万多株古树,千年以上的古树有3万多株,5000年左右树龄的古柏两株,一株就是黄帝手植的轩辕柏,一株在旁边的侧院里。</p> <p class="ql-block">每当国家有了什么大好事,政府和有关部门都会向先祖报告好消息。</p> <p class="ql-block">这个碑亭里有四位大人物的祭文和题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祭黄帝陵文看不清楚,附一卷译文如下:</p> <p class="ql-block">黄帝是华夏民族最伟大的先祖之一,他位列三皇之一,并是五帝之首,可见地位之尊崇。</p> <p class="ql-block">据历代文献记载,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生于轩辕之丘,都于有熊。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记载,少典是有熊国君,有熊即今河南省新郑市,后来,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而且是轩辕氏族的族长。</p> <p class="ql-block">黄帝为中华民族的繁盛发展立下了无数丰功伟绩。</p><p class="ql-block">军事功绩:阪泉之战,炎帝神农氏势衰,诸侯相侵伐,黄帝联合各部落,在阪泉之野与炎帝展开大战,三战后击败炎帝,炎帝部落归顺黄帝。涿鹿之战,蚩尤为乱,黄帝在涿鹿与蚩尤展开决战,最终攻杀蚩尤,击败东夷、九黎族等部落,实现了中原地区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部落纷争。</p><p class="ql-block">经济贡献:黄帝推广种植黍、稷、菽、麦、稻等多种农作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粮食来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他还实行田亩制度,确立了“井田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土地纠纷。重视手工业,推动了制陶、冶炼等手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史书上认为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推动了文明的记录和传承。制定了音律,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与岐伯等大臣共同探讨医学知识,最终形成了《黄帝内经》这一医学巨著。创新生活用品,发明了衣裳、车船、宫室等,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交通方式。发明了指南车,为古代的导航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是我国名冠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帝的统治促进了不同部落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黄帝与炎帝并称,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中国人也因此自称“炎黄子孙”。</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轩辕庙中第二株5000年树龄的古柏。因为种在保生宫旧址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里柏森森,古乐轰鸣遏青云。拜罢先祖天气好,民族精神世代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