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宁县的历史文化街区如同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记录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当我站在这块指示牌前,看到地图上清晰标注的街区位置,仿佛已经能感受到那里的古韵与风情。这里不仅有古老建筑的影子,还有现代文明的融入,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军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宁在革命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红军街保留了许多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和遗迹,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这里能深刻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指示牌上的方向指引,让人对“民主街”和“红军街”充满了期待。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进“红军街”,石碑上的字迹仿佛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英勇与坚韧。这条街不仅承载了红色革命的记忆,还与周围的现代住宅楼和商业设施和谐共存。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织,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场上的纪念雕像庄严肃穆,几位战士手持武器站立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他们当年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勇气。这座铜像不仅是对英雄的缅怀,更是对后人的激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雕塑群像生动地再现了战争场景中士兵们的英勇战斗。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人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央苏区银行旧址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古老的石木结构建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门上方挂着的牌子,像是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扇古色古香的大门两侧挂着的红灯笼,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门头上的木制牌匾写着“中央苏区银行”,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巷子两侧的砖木结构老建筑,屋顶覆盖着青灰色瓦片,绿植与红灯笼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古里”四个汉字挂在墙上,为这条小巷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span></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展厅内,身穿军装的人物铜像群组和展板资料,生动地再现了那段红色岁月。每一个铜像都仿佛在诉说着英雄们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展板上的文字详细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的历史贡献及其战略指挥中心——泰宁的重要作用。这些文字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湖坪誓师大会的照片中,彭德怀、邓小平、刘志坚和滕代远四位革命先烈的形象让人肃然起敬。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墙上的展板文字说明了毛泽东领导红军东进的战略部署。这些文字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后人的启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一军团方面军司令部机关旧址及朱德、周恩来同志旧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处原是一户姓陈商人的住宅,木质结构,始建于清朝。陈家大院主幢面宽16.65米,进深45米,共28间,面积750余平方米。1933年8月18日,朱德总司令、周恩来代总政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指挥部从江西东移,经建宁抵达泰宁,红军总部就设立于此,在此指挥东方军和江西抚河以东地域的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旧居的门楼采用青砖砌成,并装饰着精美的石雕图案。这块牌匾不仅记录了历史,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房子入口处挂着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分旧址”,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辉煌与荣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个小男孩穿着红军服装敬礼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传承。展板上的文字“播撒革命火种”更是点明了主题,让人深刻体会到革命精神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宁苏区”的展板介绍了其历史背景和重要性。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板路街道两旁的老房子和红色门楼,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与庄严。这条街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军井的历史介绍牌匾详细介绍了其历史背景以及保护情况。这口井不仅见证了历史,更承载了红军与百姓的深厚情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岭上街江家大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军井始建于明代,原名儒学井,为学宫学子所修建。1931年至1934年在泰宁与敌军斗智斗勇、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红军经常帮当地老百姓挑水、打柴、扫院子,与百姓共同生活,结下深厚的情谊,赢得百姓的尊敬与爱戴,因此百姓将其更名为红军井。2010年红军井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老的建筑群落中,墙上挂着的牌匾写着“红军井”,这个场景仿佛让人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指示牌上的景点名和红色灯笼,让人对“红军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充满了敬意。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尚书巷新文化街区的简介和保护规划示意图,让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期待。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都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尚书第这座明代的官宅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是泰宁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走进尚书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能感受到当年主人的显赫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探索位于泰宁古城的尚书第,又名五福堂,这座明代民居已有400年历史,是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邸。建筑风格独特,分为五栋,每栋三进,具有风火墙和门廊联通的特点,还有书院和花园等附属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品尝美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结束泰宁回到南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宁游结束从南昌回京,顺便打卡南昌八一广场。原名人民广场始建于1952年。1977年8月1日,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50周年,建设八一起义纪念塔,于1979年1月8日落成。1997年人民广场,更名为八一广场。是南昌市的心脏地带,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伫立着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民国元年1912年10月28日,孙中山在大校场检阅了李烈钧部的江西革命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一广场旧址,明清时期曾是一片沼泽地和一条护城河;光绪年间,清政府在这里开辟出一个新兵训练的大校场;民国时期,为连片驻军营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逐步扩建一个人们休闲、集会广场。1952年南昌市政府正式命名为人民广场。直至1977年,南昌人民为了纪念八一起义50周年,又一次扩建并更名八一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次泰宁之行特别感谢彬彬旅游,一路上服务周到、行程安排好、收获满满。是一次难忘值得回忆的旅游之行……期待下一次再跟彬彬出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