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7年的北京,你知道人们为了看一场“好”电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代价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革时期中国大陆百花凋敝,凡是电影没有不被批判的,还不说为了演电影而枉死、坐牢、挨批斗的演员明星。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后,虽不能立刻让文艺市场繁荣起来,但人民已经可以公开追求精神生活,不必总是看“地道战”、“反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现了“内部片”,电影院不能放映,得另找门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研究院有一个大礼堂在半个北京都有名,最重要的是:有冷气。这个冷气不用空调(那时连中南海都没有带空调的礼堂),而是利用地下空间的空气泵循环,因为我们有个研究所,是他们的研究课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需求就有人牵线搭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能人多,把</span>在安定门的国家外经委与我们单位“拉郎配”搞到一起。外经委门路广能找到电影胶片,我们院有设施场地,拿来就能放映。“瞎子背瘸子”,各自发挥优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子一家一半?说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会儿的北京(全国更是),好电影一票难求。我说的是国外电影、香港电影,国外也不是阿尔巴尼亚和越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有这类片子,放映前礼堂附近的道路上都挤满了小青年,逢人就问:“有富余票吗?”那会儿没倒爷,有了富余票也是白送。但如果真有富余票,立刻就会引起很大的骚动,你争我夺,甚至引起打斗。派出所(我们也给他们票)就明确提出:你们有票不看也不要在门口做善事,吃不消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经委也确实有门路,经常搞些香港的武侠片和惊悚片过来,所以我们大院家属和集体宿舍就有福了。那个《画皮》鬼能把人吓死,配上那个音乐;那个名山大川专门躲着些一代宗师,不吃不喝专练绝技一招制敌;最新鲜的是电影特技,那时少见多怪的我,为那些明知是假的但效果逼真而着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际上,看电影就是自己骗自己去相信,心里都明白,就是忍不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当年每逢夏天老婆来北京度暑假,都要饱看各类“内部片”(不公映的),这是她到北京的最大享受了。她看过的这类电影,都是我们省会城市很难看到的,开学后都能让她同事羡慕嫉妒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班前发的电影票,自然都是她和宿舍里的女同事一道去看,有时放映的是惊悚片,能吓得她半夜睡不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一场这样的电影,紧张的是保卫科。那些得不到入场券的闲散青年,就在电影开场后不断冲击大门。礼堂外的冲击声从不会打断观众的兴致,而礼堂里传出的声潮则更加刺激了无票人的神经。终于有一晚防线被冲破,不过冲进来的人们立即就分散站在后面和两侧,安静地看起电影来。此愿足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生活的饥渴,一旦得到滋润,立刻就和谐了。他们只是要看和公映不一样的电影而已,他们没有门路只得诉诸蛮力,一旦成功,则立刻化为温顺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派出所害怕出事,与保卫科交涉了,不能再出现这样的危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集体宿舍的灯光总是要到夜深才熄。那个时代每个技术人员都把业余时间用来“充电”。看技术书、继续白天的科研……洗漱完了就是十一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睡得正香,急剧的敲门声把我吵醒,是对面的广军。他迅速递进来两张座位票:“快起床,12点的电影,朝鲜的《木兰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老张毫无怨言地穿衣下床,出门一看,月光如昼,人影三三两两地从各门各路出来,走进不远处的礼堂。等票的小青年已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个什么电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朝鲜的《木兰花》,原影片配中文字幕,是谍战片,情节惊险复杂,不难懂。大意就是忠诚的战士在敌人阵营搞情报,最后人民军消灭了敌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电影分上中下,七个半小时,观众们尽力地维持着好奇与疲劳的平衡。放完一盘马上就有人车等在门口迅速运走,下一家在等。真正的“跑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不容易剧终,走出了礼堂,外面已是上班一族出门的时间了。只见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竟有了时差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军来通知可以休息半天,看电影算加班?不过以后再也不想这样累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小孔的老婆就是“花几张电影票娶回来的”,此话怎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孔是山西人,毕业分配来北京一时无人给他介绍对象。他在副食品商店买东西,女营业员知道他在这里工作,主动问他要电影票。一来二去的搞熟了,从一人一张的热门电影票,到后来同事让给他的两张票还是连座号的,到后来给女孩的妈都搞到票了,在这一带特有面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都是我们几个哥儿们匀给他的,至于我们,自有办法。把门的都是我们集体宿舍里刚分来的大学生,要什么鸟票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