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洞的传说 部分图片来自于百度 文/高明@凌云

高明 @凌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日,又有一位友人来电,询问眉毛洞的渊源。他满怀兴致,希望亲临现场一探究竟。我遗憾地告知他,洞口已被山主封锁,无法探访。去年,梅城的户外活动家追风也曾来电咨询,满怀期待地想来探访,可惜洞口已封,无法入洞探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眉毛村,位于湖南省安化县高明乡,是一个静谧的行政村。它坐落在一个山坳之中,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公路伴着潺潺小溪从村中蜿蜒而过。村内有一山洞,洞口形似人眉,故俗称眉毛洞。关于这个洞,传说众多。在此,我将我所听闻和亲眼所见的眉毛洞故事分享出来。若有更多神奇之处,还请朋友们在评论区补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眉毛洞,因洞口形如弯月般的眉毛而得名,坐落于眉毛村东北方向。进入洞内别有一番洞天,一片宽敞的大坪宛如天然的宴会厅,足以容纳上百人活动。洞的东北角另有一小洞,洞口仅容一人弯腰通过,传说此洞通向东北方的六升坑,但我未曾去求证,因为有一次我爬到那小洞边,看到那洞里黑黑的,而且有一股寒风迎面吹来,我害怕了,导致我再也不敢去尝试。从洞口至洞尾的直径距离大约有一千米之遥,洞内幽深神秘,令人遐想联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时候,我常听村里的老人讲述眉毛洞的诸多传说。其中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以前这里曾是强盗的藏身之地。他们四处劫掠,将抢夺来的财物藏匿于这个小洞之中。周边的农户因惧怕他们的侵扰,无人敢在附近居住。后来,当地农户向官府告发此事,官府多次派兵剿匪却屡屡无功。最终,官府采取了极端手段,用巨石将洞的进出口彻底封堵,这才平息了强盗的骚扰,结束了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阿公曾经告诉我,大约在四十年代初有人重新开启了洞的出入口。当时有胆大的人深入洞中,竟发现过那些强盗的遗骨及一些用于抢劫的器具。在六七十年代初,老师带我们多次去过眉毛洞的进口大坪进行过户外活动。大坪洞顶布满了残留的石笋。老师对我们说,当洞口再一次开启后,有一农户因家穷没房子住,便一直住在这洞中,直到解放后贫苦农民翻身做主人,分田分地分房后才出来住。老师还提到过,通往小洞口的两侧曾经伫立着两个石狮子,右侧设有石桌石凳,仿佛是古人留下的生活痕迹。我也曾攀爬至小洞口边,洞内漆黑一片,想到传说里面曾困死过众多强盗,便不敢再前行,老师亦不准我们深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由于缺乏管理,洞顶的石笋被敲碎盗走不少。如今,山主再次将洞口封闭。每次经过此处,我总会忆起那些关于眉毛洞的传说,心中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眉毛洞不仅是一个天然的奇观,更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由于缺乏管理,眉毛洞的珍贵资源也遭受了破坏。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将顶棚的石笋敲碎盗走,使得这个天然奇观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如今,山主再次将洞口封闭,希望能保护这片珍贵的土地。虽然我们无法再进入洞内,但每次经过这里,我总会想起那些关于眉毛洞的传说,心中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眉毛洞的故事,如同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传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应网友要求,昨天(4月9号)与高跃军亲查了眉毛洞现状。此洞口已尘封上十个年头了,到处长满了刺蓬、腾条、杂草。遗憾因为没有带砍刀,辛苦高要军同学为师徒手劈开主路,才得以到达眉毛洞口,却拍不全洞口形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