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桃花源記</p><p class="ql-block">陶渊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南坝美( 壮文:Mbanj Bakmaex)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p><p class="ql-block">云南坝美,一个被自然环抱的壮族村寨,以其原始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这里不仅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更是体验壮族传统文化、享受宁静田园生活的绝佳之地。游客可以在此参与壮族祭祀、对歌等文化活动,观赏古老的耕作方式,体验传统手工艺如纺布等,同时享受驮娘江畔的清凉与美景,感受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真实意境。</p><p class="ql-block">“坝美”是壮语的音译,意为“森林中的洞口”,坝美离昆明450公里,属云南广南县。从前这个村子不通公路不通电,进出村落需要翻过大山。由于地处偏僻,与世隔绝,到上个世纪末,村里的人们基本上还沿用着300多年前的耕作方式,种田用的是木犁木耙,浇田灌溉用的是古老的木制水车,自种棉花自纺布,碾米磨面用水磨或石磨。没有电,壮乡人就用沼气来点灯,用木柴烧火做饭。</p><p class="ql-block">坝美四面环山,山上树木葱茏,坝里绿树郁郁苍苍。尤其是村落中的那几棵大榕树,把整个坝美裹成一团油绿。大榕树下,几位头上扎着帕角、穿着靛染的土布衣服的壮族妇女,坐在裸露的大树根上正在绣花。一只小花狗伏在旁边,在闭目养神。一只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悠闲地寻找食物,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坝美完好地保留下原始的风俗。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睦邻友好等等。这些美好的社会风气,保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来到坝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溯流而上,就会看到一个状若巨笔的石山(坝美村的入口)。只见这座“石笔山”的腹部开了一个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悬着无数如笋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飞盘旋,溪水便从这里流出并形成飞瀑。聆听着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坐上小机船,不一会儿就可来到洞中。当黑暗把人和船完全吞没时,你会产生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一个现代、嘈杂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个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着你。</p><p class="ql-block">在昏暗的水洞中沐浴了十多分钟的凉风后,一束光出现了,船出洞口到岸了。拾级而上,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淡蓝色的驮娘江在不远处向你招手,碧绿的田野间农人正辛勤地劳作,翠竹、桃林深处掩映着古朴的村舍。</p><p class="ql-block">坝美村是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600余名村民的壮族村寨,居民为土著壮族的沙支系。这里民风纯朴,村民待人坦诚、友善。到这里旅游,都会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入村民家中后,当地人拿出了最好的腌肉、时鲜的蔬菜和壮族的八宝饭——五彩花糯饭来招待游客。</p><p class="ql-block">在坝美,有一个关于驮娘江名字来源的故事:古时,这一带频频发生战争,一对苦命的母子为躲避战乱而四处逃荒。孝顺的儿子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他还是用瘦弱的双肩扛着一对箩筐,一头装上老母亲,一头装着家什,来到了坝美村附近。随着道路消失,一条混浊、湍急的河流横亘在面前,母亲说:“儿呀,你的孝心已尽到了,别再管我,你一人过河吧!”说完,就要纵身跳入河中,儿子就是不肯,一定要背上母亲过河。这时,河中央传来甜美的歌声:“江水绿,江水青,小小儿郎尽显孝心,驮上老母过江来……”一位美丽的壮族姑娘驾着猪槽船来到了他们面前……当母子顺利过河并到达世外桃源后,这条河也变清变浅了,成了现在的驮娘江。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但它却在村民中广为流传,因为故事中传达出的尊老敬老、扶助弱者的精神备受当地人推崇。</p><p class="ql-block">坝美不仅民族风情独特,风光也特别美丽。驮娘江在坝美村中央冲击出一个三角形河滩后,就分成两条河向东流去,一条河叫“男河”,一条叫“女河”。在炎热的夏季,这两条河便成了男、女洗浴的地方。在茂密的竹林里换下汗渍斑斑的衣服,纵身跳入清凉的河水中,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不想游泳,可在河边观村民捕鱼,或看当地人往来田中耕作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有空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散散心,到坝美村走一走。</p><p class="ql-block">坝美最美的季节在每年的初春,这时河谷里开满了粉色的桃花,配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将田园风情演绎到了极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