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满庭芳 • 核酸检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舞红裙,晚披棉袄,恼人多事之秋。梧桐疏影,夜幕隐荆州。反复无常瘟疫,为何就、不断疯游!谁称霸、混淆黑白,不准究源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疫情三载了,全球沦陷,生命堪忧。又一轮、腥风血雨神洲。昼夜核酸筛检,冷风里、无数寒眸。梧桐叶,更兼细雨,飘洒在人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晏几道《南苑吹花》填写。</p> <p class="ql-block">清泉山涧依形淌 </p><p class="ql-block">韵藻词坛抒愤忧</p><p class="ql-block"> 注礼书屋诗词《满庭芳·核酸检测》浅析 王建武</p><p class="ql-block">《核酸检测》是注礼书屋在新冠横行近三年,又在她家乡荆州泛起时,有感而发,即兴挥毫而填的一首词。</p><p class="ql-block"> 全词犹如山涧一条涓涓溪流,随着山势而变化着自己的身形,时而溪水淙淙,倾吐着自己的情思;时而流水潺潺,倾泻着自己的情怀;时而泉水叮咚,叩击着自己的心灵;时而山洪暴发,渲泻着自己的义愤;时而水波粼粼,呢喃着自己的爱恋。但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她要用不停歇的脚步,汇入远方的海洋。她始终清澈明亮,坦露着纯洁的胸怀,唱着心底流淌出来的歌。这小溪唱出的主旋律就像她自身一样单纯——忧国忧民。</p><p class="ql-block"> “晨舞红裙,晚披棉祆,恼人多事之秋。”上片起句,词人就以她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从晨到晚人们衣着上的变化而折射出来的气候上的变化,从穿红裙到穿棉袄这样衣着上的变化,正发生在这个“多事之秋。”一个“恼人”,一方面为这多事之秋下了个定义,一方面又为后文进行了铺垫。即使是“恼人”的“多事之秋”,词人的语气还是如同涓涓细流,娓娓道来。然而在读者听来,却有“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的感觉,即使没有激越的语气,也让在疫情中苦熬了三年的人们有肝肠隐痛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梧桐疏影,夜幕隐荆州。” 词人对“恼人多事之秋”进行了展开。但选的场景却是秋天的最常见的场景。这也是词人笔力老道之处,梧桐还是那个梧桐,疏影还是那个疏影,夜幕还是那个夜幕,荆州还是那个荆州。但身处封城中的荆州人,读到这儿,却不仅仅是肝肠隐痛了,而是有如泣如诉的感觉了。隐在,封闭在夜幕下的荆州,有多少母亲在提心吊胆,有多少妻子在倚窗而望,有多少父亲在愁米忧菜,有多少社工在穿梭奔忙……词人还是用她溪流般的语气在轻倾慢诉,而这淙淙的溪流,又饱含了作者多么深沉的情思。“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这淙淙细流,是那样能打动人心,是那样能引起读者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反复无常瘟疫,为何就、不断疯游!”词人带感叹号的反问句,正是这多事之秋中的荆州人心中忧愤的问。整整三年了,不断地居家宅家,不断地核酸检测,何日才是个头?为何会这样?平民百姓心中的问号,心中的忧郁,尽在这“为何就、不断疯游”中了。这潺潺溪流,此刻有点“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的味道了。面对新冠这个乱石,溪流也会用她的激流溅出浪花,撞出喧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谁称霸、混淆黑白,不准究源头!”诗人此刻己有点义愤填膺了。为全球抗疫作出最大贡献,取得最大成功,人民作出最大牺牲的中国,还不断被外敌抹黑,并横蛮地不许调查疑点最大的、分布在全球的美国生物实验室。词人的义愤,正是中国老百姓与世界人民的义愤。愤怒的溪流,有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了。但词人还是以“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破琼瑶。”的气度,让笔锋嘎然而止了。</p><p class="ql-block">“疫情三载了,全球沦陷,生命堪忧。”下片,词人情感的溪流在经过了由深沉到激越的跌宕后,渐入常态化状况,进入了“空谷低回溪流声”的状态。三年的疾情,反复的封城,外域变异病毒不断地输入,全球无数人失去了宝贵生命,这一切都让词人忧心忡忡。山乱溪必曲,“小溪曲曲乱山中,嫩水溅溅一线通。”诗人的思绪在继续流淌着。</p><p class="ql-block"> “又一轮、腥风血雨神洲。” 诗人的思绪,流淌到了当前的又一轮疫情。全国各地多发的疫情,让已经有三年困苦的老百姓感到了空前的压力。甚至用“腥风血雨”来诅咒新冠也不为过。“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词人思绪的溪流,虽千回百转,但始终离不开让词人忧、让词人愤的“疫情”。</p><p class="ql-block">“昼夜核酸筛检,冷风里、无数寒眸。”词人的思绪,随着她去查核酸的步履,来到了核酸检测现场。两米间距的长长队伍,人们顶着寒风机械地挪着脚步。眼神里该有多少无奈甚至麻木。“但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词人思绪的溪流,己不是偏欲到人间,而是牵腸挂肚、息息相通地流淌在百姓之中了。词人思绪的溪流奔流不息,流淌着的是疫情下百姓的心声,抒发着的是词人刻骨铭心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梧桐叶,更兼细雨,飘洒在人流。” 词人思绪的溪流,流淌出了易安居士千古流传的诗句。确实如此,封城下万般无奈的百姓,“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为全词的结句,“梧桐叶、更兼细雨,飘洒在人流。” 言难尽,意难平。正所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词人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词人梦忧魂牵的黎民百姓,是词人思绪的小溪能承载得动的吗?但我们试想,若千百条小溪汇集在一起,奔向那浩瀚的大海,区区拦路石,能阻挡得了这汹涌的洪流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