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葛师傅是单位的同事,住在一栋楼里,她在九楼,我在七楼。</p><p class="ql-block">多年前,互相并不认识,偶尔在电梯里遇见,也只知道是楼上的邻居,其他一概不知。</p><p class="ql-block">和葛师傅的熟稔来自于织毛衣的爱好。某一天突发奇想想织毛衣,有人介绍说:楼上的葛师傅是织毛衣高手。楼上楼下多年,竟然不知道一个楼道里还有这样一位织女高手!于是便有了和葛师傅的交集。</p><p class="ql-block">葛师傅总是心态很平和,笑眯眯的,不急不燥,她教人织毛衣总是耐心又细致,手把手,毫无保留。织毛衣不会时,随时请教,随时都会得到她及时耐心的回应。葛师傅说:织毛衣是跟着妈妈学的,妈妈是北京人,不太会做饭,但是织得一手好毛线活儿,从小她便跟着妈妈学织毛衣。</p> <p class="ql-block">葛师傅不仅毛衣织得好,还做一手好饭菜。葛师傅做鱼要先将鱼洗净、抹盐按摩再油炸。葛师傅说:父亲是南京人,小时候她曾跟着奶奶在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记忆中便留下南方生活的印记。奶奶说做鱼要先给鱼按摩,才能入味,因此,葛师傅做的黄鱼烧豆腐最好吃。</p> <p class="ql-block">在织毛衣的结缘中,渐渐和葛师傅熟悉并投缘,成为好朋友,也渐渐了解了葛师傅的情况。老公也是单位的同事,只是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早几年女儿还小,葛师傅一个人拉扯孩子,让女儿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成为她的信念。于是,每天风雨无阻骑车送孩子上学,晚上盯着写作业,成了葛师傅的日常。有一次骑车在雪地里摔倒,幸好孩子没事,而自己身上的疼痛便早已忘记。多年后提起此事,葛师傅只是哈哈一笑:当时的想法就是再难也一定要把孩子供出来。所幸的事,女儿很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葛师傅的辛苦终于换来了结果。葛师傅说:自己是个糊涂人,走路不认路,经常忘记事,但在培养孩子这件事上,脑子还是清楚的。哪里糊涂?孩子出息,是父母最清醒的一件事,而葛师傅一个人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抚养孩子长大,葛师傅说得感谢她的公公,当年丈夫去世,一个人收入微薄,靠自己的一点工资维持两个人的生计,确实很困难。而公公将养育孙女的重任接过来,出钱供孩子上大学,生活上经常接济媳孙。葛师傅说:公公是个很豁达而且明理的人,独自一个人将儿子养大,如今又帮着自己把女儿养大,很感谢他。一家人的互相帮助不仅仅是在危难时,而是体现在长期的互相关照与支持中。</p><p class="ql-block">葛师傅对公公也一直孝敬有加,不仅经常关照,送吃送喝,陪着看病,还经常帮着收拾打扫,让老爷子过得舒心。葛师傅说:老爷子心态可好了,说尽量不给晚辈添麻烦,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也很好,每天出去走路锻炼,在楼下和人聊天,讲讲哲学,回家自己煮点绿菜,吃得营养又清淡。</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女儿生活安定了,爷爷年岁也大了,女儿便在院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把爷爷也接去上海同住,每天让妈妈给爷爷送饭,时不时过去看看爷爷,照顾着爷爷。如今爷爷已经90多岁,依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性格,精神矍铄,心态乐观。每天下楼转悠聊天,渐渐和院子里的叔叔阿姨们都熟悉了,成了院子里的老寿星,几天不见爷爷下楼,还被大家打听问候着。葛师傅说:爷爷本是地道的关中人,如今已经适应了上海的生活,还说:上海凑是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葛师傅总说:自己很糊涂,但生了个小精豆子的女儿,做事情很有主意,而且把自己的生活也安排得很好,自己跟着女儿享福了!哪里糊涂?培养出的女儿,不仅对妈妈好,接妈妈去上海,把工资都交给妈妈买菜做饭,周末带妈妈去看剧,去品尝上海街头好吃的,还带着妈妈一起出国旅游,还把爷爷也一并接去上海,一家四代同堂在一起,互相照应着,这简直就是令人羡慕的生活啊!哪里糊涂,妥妥的人生赢家啊!</p> <p class="ql-block">和葛师傅交往的几年里,春节她一个人在家,我会叫她一起来家里吃年夜饭;她去上海女儿家偶尔回来,我会请她和女儿一起吃饭。葛师傅知道我喜欢上海,时不时会给我发来微信,告诉我:最近上海有什么演出,来了可以一起去看;最近女儿带她吃了一顿好吃的,来上海她要带我去尝尝。每次从上海回西安,她都会带来一大包上海的肉粽子和糕点,让我品尝,说是上海最地道也最新鲜的应季美食;每次去上海出差,葛师傅也总是坐公交从浦西来到浦东,请我吃饭;本命年,葛师傅竟连着几个昼夜织了一件红毛衣送我,祝我本命年一切顺利。</p> <p class="ql-block">今年,沙尘满天的时节,葛师傅由上海回来搬家——把西安的房子卖了,准备去上海定居了。听说她要离开西安,我们还有点伤感,她说:西安是我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朋友,我还要回来看大家呢!等我在上海有了房子,你到上海就住在我家里,我带你逛上海!家里人听说了我们的约定,便笑着说:给你租个房子,和葛师傅住一个院子,这样你俩就可以天天逛上海,天天一起织毛衣了!哈哈,这个可以有!心中的小目标要有的,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p> <p class="ql-block">如今,葛师傅也适应了上海的生活,说上海的街道干净、上海的社区服务很好、上海人拎得清、上海人精致,还参加了社区的合唱团,被大家称为“葛老师”。平时,没事时就坐在家里织毛衣,给女儿织、给女婿织,如今给外孙织。外孙穿着她织的毛衣在幼儿园被老师夸,葛师傅一开心,便织了一条围巾送给幼儿园的老师。葛师傅说:我织的毛衣有人喜欢,我就很开心。还说爱织毛衣的人看到好线就想买,自己家里囤的毛线够织一辈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两天外孙打电话来了,问“姥姥啥时回上海,想姥姥了!”葛师傅开心地说:明天就回。</p><p class="ql-block">希望葛师傅的日子越过越好,开心地生活在上海,开心地照顾着小外孙,开心地织着毛衣。等她在上海有了房子,我就可以去上海看她了——哈哈,住在她家里,一起织毛衣!</p><p class="ql-block">于2025年4月8日晨间沙尘飞絮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