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草原

郭霞勇

<p class="ql-block">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日前我重回草原,漫步在那被岁月揉皱又抚平的“信笺”之上,依稀见到当年青涩的自己。是的,这片土地见证了我们的青春与热血,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白城,出站即见到丹顶鹤雕塑,鹤还是那个鹤,振翅凌空、昂首向天,长颈舒展如弦,喙尖轻触云影。它是我当年离开时留在心底的最后一道剪影,更是我回忆中的地标——我又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坐着老战友的车,顺利抵达平台。一号门也还是当年的模样,我曾在此门站岗执勤过约一周时间,此时不由想起昨日老同学的话“再不来,过两年可能连门也进不来了!”,今日的兵器城,已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  沿一号路北行至中央广场,毛主席像巍然矗立,如一座精神的丰碑刺破苍穹,更是每一个兵器人记忆深处的灯塔。汉白玉雕刻的身躯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沉稳的光泽,每一道衣褶都凝固着历史的重量。主席右手背后,目光如炬地眺望远方,仿佛穿越时空。如今的我再次仰望着他,心中涌起无限的敬仰与力量。与当年不同的只是基座上面镌刻的字——“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显得更遒劲有力。</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两侧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一边是由原文化活动中心改建的文化馆,对面是新建的体育馆,俱乐部成了军械展览馆, 在那里可以真切感受到我国兵器的发展历程,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诉说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峥嵘岁月。当看到实习参与试验定型的某火炮模型,眼前浮现出当年坦克履带碾碎冰雪、炮口火焰撕破夜幕,自豪感油然而起,步伐更为铿锵,充满磅礴力量。有些遗憾的是曾居住两年多的一号楼已不见踪影,红色的砖墙、光滑的水泥楼梯,那里有我更多带着体温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一号门东侧道路的尽头——曾经生机蓬勃的连队小院,已经空无一人(迁到隔壁的原面粉厂),挂在已基本看不出绿色木门上的铁锁犹同褪色的勋章,似乎还留着未褪的体温,斑驳的二层小楼忠实地记载着所有过往,目光不自觉地丈量着、在记忆中搜寻——这是训练场、这是食堂、这是晾衣场、这是菜地、这是养猪场,可如今只剩一片寂静,此刻脚下的方砖发出吱吱声响,可曾是昔日练倒功时击掌的那块?训练时的呼喊声开始在院子里回荡……</p> <p class="ql-block">  顺三号路往北徐行,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521医院已不复存在,分布马路两边的院子已成废墟,原防检所院子里则是杂草丛生、也弃用很久。顺着坡道上行,记忆中的通信站更是不见踪影,昔日的平房已夷为平地,告知当年工作生活在那多年的战友,只有一声叹息。不过连着岗上岗下的那片树林更加浓密,岗坡间台阶依然存在,只是布满了枯叶。</p> <p class="ql-block">  出了四号门,便是一望无垠的草原,依旧辽阔,还是记忆中那么天高云淡,只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不在,此时的江南早已是百花竞放,但这里的草原仍裹着铜锈色,残冰融雪在草原上汇成溪流,就像是草原缠绕着的一条银链。</p> <p class="ql-block">“疾风知劲草”,风从收割后的草场掠过,那残留的枯茎就像被时间啃剩的獠牙在我脚下发出干燥的碎裂声,那耳边的风声则可用呼啸来形容。每公里一个的瞭望塔(依地形而设,或高或低,瞭望位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仍如铜箭簇立,攀爬时铁梯震颤的频率与三十年前别无二致,站在高处远眺,恍惚看见当年救火的我们、抱着记录板的我们,以及搜寻炮弹壳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只是不见当年成群的牛羊,间或只有赭红色的野鸡拖着长尾羽从芨芨草丛里踱出,在铁栅栏附近嬉戏,听陪同的老战友讲,这是他任期干的一件巨大工程,将万余平方公里的试验场用铁栅栏围上,实现了零清场、随时可打炮的梦想,去除了原来清场的烦恼和发生误伤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站在空旷的草场上,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老长,思绪也随之飞得很远很远,也想起当年骑牧民马匹驰骋草原的瞬间。32公里溜达了一圈,当年居住的平房已不见,其余建筑在风沙的打磨下愈发坚固,虽狼嚎声已不再听到,但打“狼”准备时刻着。</p> <p class="ql-block">  还工作生活在那的老同学、老战友晚间排闼而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岁月在彼此脸上刻下了痕迹,却未曾磨灭那份战友同学情谊,一见如故,多年未见的寒暄被酿成浓醪,共话当年那些共同经历的艰难与欢笑,仿佛就在昨日:凌晨两点收豌豆、开荒八百亩种高粱、洗脸盆端牛粪种土豆、灭鼠途中偷尝药水浸泡过的瓜子,还有烈日下拆平房、平整操场等等,此刻都成了下酒菜。“每一寸土地上都洒满了我们的汗水”,这是当年我在毕业典礼发言中的一句,记忆犹新。“见山见海见自己”,这也是酒店墙壁上悬挂的一句标语。</p> <p class="ql-block">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战友同学情谊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死图腾,临别之际,彼此相约再聚。站前广场的灯柱散发出暖黄的光晕,丹顶鹤羽翼投下细长的倩影,与站台上清冷的我遥相呼应,回首望去,依稀可见兵器城在星光里熠熠生辉,仿佛在续说着一个关于青春与友情、春天与时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草原的夜风轻轻从耳边吹过,带着黑土地的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