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登州府地,文化灿烂;</p><p class="ql-block">一州九县,幅员广阔。</p><p class="ql-block">包拯、宗泽在这里做过通判,苏东坡在这里做过知州,1293年历史,是它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府治所在地蓬莱,在历史文化沉淀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文艺界,群星闪耀,灿若星河,同时也孕育出蓬莱人独特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说到蓬莱人的性格,可以从吴佩孚自画像中略窥一二:“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真个解甲归田。”</p> <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蓬莱人性格体性的形成,离不开三个要素,一地理山水,二基因血脉,三文化滋养。</p> <p class="ql-block">蓬莱整体属丘陵地带,这决定“蓬莱腿儿”耿直实在的性格;城里北临大海,让蓬莱人同时具备宽厚包容的性格;而八仙文化千年浸润,又让蓬莱人有了怡然自得、自由随性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剖析蓬莱人性格基因,还需要了解蓬莱人从哪里来,祖上是干什么的。</p><p class="ql-block">《蓬莱县志》载:“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为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p><p class="ql-block">《登州府志》附录《乌撒考》载:“明永乐二年,朝廷曾将乌撒卫大批汉族军士和军户调至山东,他们从陆路到重庆,乘船渡三峡顺流而下,直抵江苏的扬州,然后转大运河北至淮阴,弃舟陆行,取道赣榆、诸城、胶州而达即墨各地。”</p><p class="ql-block">当时,登州卫设东关、西关、北关、南关,有城门四座,城内有水城、沙城,城外有解宋营、刘家旺、芦洋、栾家口四个百户所,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多来自云南乌撒卫军士和军户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而军士和军户的后代,性格里自然有精武忠勇,中规中矩,守原则有操守的基因。</p><p class="ql-block">蓬莱乡村多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而来,人称“小云南”,多为农民,自然具备勤劳能干纯朴仁厚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蓬莱明代出过抗倭英雄戚继光,修长城守长城的陈其学,清朝出过抗日将领“毅军”宋庆,北洋时代出过孚威上将军吴佩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出过爱国将军于学忠,精武忠勇的血脉基因,一直在他们身上流淌。</p><p class="ql-block">蓬莱人崇文尚武、刚烈不屈、中规中矩有气节的个性,多源于迁至蓬莱几大望族的基因传承。</p><p class="ql-block">譬如戚家。祖籍安徽定远,六世祖戚祥,跟随朱元璋征战,明朝念其开国有功,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后代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p> <p class="ql-block">譬如吴家。吴佩孚资助的《蓬莱吴氏族谱》记载,吴氏祖籍江苏泰州的辛二公,于明武十七年(1384年),以军功擢升总旗,入守登州,此后在蓬莱繁衍生息,蓬莱唯一一位武状元吴钺出自吴家。</p> <p class="ql-block">譬如陈家。祖籍安徽宣城人,明朝“靖难之役”,礼部尚书陈迪面对篡位的燕王朱棣,威武不屈,七个儿子八个孙子被诛杀,家族180多人被流放,留下唯一血脉陈珠,被石婆婆芮娘带到登州,芮娘勤于持家,严于教子,乐善好施,陈家又慢慢繁衍开来,陈珠三世孙陈鼎,管至兵部侍郎,应天府尹;四世孙陈其学,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仅蓬莱,就有陈家“大忠祠”等六座牌坊,明嘉靖皇帝亲笔题写楹联:“一门三进士,全家尚书郎。”</p> <p class="ql-block">譬如花市弄张家。先祖元代大将张良弼,祖籍河南息县人,元末之后,其父带他两个儿子落户登州,后家族再兴,文武官员纷至而出,门庭荣耀,明朝八世十人为登州卫世袭千户;中国甲骨第一人王懿荣,张家女儿是其十世祖母;杭州知府张为政、御医张伯龙、知县、诗人张香海、编剧海默,地质学家张贻侠,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超等等,省社科院长、大使馆工作人员、国家重点桥梁工程专家、博物馆馆长等人才遍及全国,张氏家族也完成从文到武的迁移嬗变。</p> <p class="ql-block">譬如明永康侯徐安家族,明“海国都督府,山东第一家”卫青家族,明监察御史王言家族,明湖广道监察御史浦鋐家族,清礼部尚书沙澄家族,靖康之难黄子澄家族、登州卫世袭指挥史栾家等等……</p><p class="ql-block">登州府素有“一海天色一城船,半城官家半城兵”之称,这些家族来龙去脉都不简单,多为登州卫军籍,来自全国各地,耿直正义有气节的血脉基因在蓬莱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吴家后代吴佩孚,日本侵略者曾利用他和蒋介石的历史恩怨和社会威望,劝说其出山当傀儡,他痛骂上门游说的大汉奸江朝宗“老而不死”,齐燮元“死无葬身之地”,痛斥汪精卫“无耻下贱!”多次对日特头子拍桌子,掷茶碗,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出山”条件:“日本必须撤出中国!”</p><p class="ql-block">1923年,北洋政府要拆掉故宫“太和殴”、“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改建成西式议会大厦,并找来瑞典建筑师司达克,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当时身居洛阳,实力最强的吴佩孚,闻后勃然大怒,发电给当时的总统黎元洪、总理张绍曾:“此不止中国之奇迹,实大地百国之瑰宝!若果拆毁,则中国永丧此巨功古物……”称谁拆谁是罪人,保全了600年故宫的完整。</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褒扬令中称“秉性刚直,志行坚贞,精忠许国,大义炳耀,处境弥坚,劲节弥厉。”</p> <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初起,抗日名将宋庆“忠勇奋发,请赴前敌”,并说“此行,以死报国。”</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陆战几次大仗硬仗,都是宋庆率兵打的:激战虎山,反击金州,鏖战感王寨,争夺大平山,保卫田家庄。</p><p class="ql-block">《清史稿》载:“年几八十,短衣帕首,冰雪中,率军冲锋陷阵”,“战马三易,均被炮毙。”</p><p class="ql-block">马关条约签订后,宋庆以日本人:“无理要挟,既辱巨款,复思侵地。”坚决主战:“敌忾之誓,不与共戴,愿与天下精兵舍身报国!”</p><p class="ql-block">1902年,宋庆病逝军中,终年82岁,朝廷旨曰:“忠勇笃诚,治军严整,威惠著闻,军民悦服,中外推为宿将,朝廷倚若长城……”</p> <p class="ql-block">蓬莱古属东夷之地,蓬莱人偏安一隅,卓然而立,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但他们心怀天下,每当历史风云际会,蓬莱人总会挺身而出,并很快进入权利中心地带,发挥自己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戚继光、陈鼎,与明朝息息相关,宋庆与清朝命运攸关,吴佩孚在民国中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同盟会、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涌现出军政府秘书长孙丹林、抗联名将汪雅臣,全国战斗英雄刘奎基,一级英模孙凤钜,赵鸿功、苏晓风、盛易三、郝斌等烈士也英名桑梓。</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徐惠滋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魏金山曾任海军政委,贺晋恒曾任火箭军二炮司令员,共走出上将1名,中将6名,少将18名。</p> <p class="ql-block">考察登州史脉、文脉、人脉,因为乡贤的交往,让多少历史风云人物和艺术大师,离我们如此之近!比如,陈迪与朱元璋、朱棣,陈鼎和王阳明,王言与严嵩,戚继光和张居正,宋庆与慈禧,吴佩孚和段祺瑞、张作霖、冯玉祥,丛良弼与孙中山,黎天才和李大钊,孙运旋与蒋介石、蒋经国,白世维和戴笠、郑介民,杨振声与蔡元培、胡适、梁实秋、老舍,狄考文和袁世凯,鲁斯与斯诺,栾调甫和梁启超,刘奎基与斯大林,杨朔和毛泽东,邵宝亮与朱德,周荣鑫和周恩来,刘凌与华国锋,邢方群和胡耀邦,许麟庐与齐白石,王廷芳和郭沫若,迟景荣与梅兰芳,臧云远和刘海粟,阎崇年与星云大师,聂石樵和启功,刘春明与袁隆平等等等等,蓬莱出生的人,总与当时中国或国际的历史人物和环境,风云际会,紧密相连,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段传奇或历史。</p><p class="ql-block">这其中有些人脉关系,说起来也很有趣:宋庆手下旗官曹锟,后来成了民国总统,是吴佩孚的顶头上司;宋庆的卫士长,爱国将军于学忠父亲于文孚,手下有个19岁卫兵叫张作霖,而于学忠后来又和张学良关系密切,成了东北军的主将,这样的人脉关系,在蓬莱名人之间俯拾皆是。</p><p class="ql-block">蓬莱潮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就这样澎湃不息。</p> <p class="ql-block">树有根,水有源,基因血脉在流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人,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像国务院秘书长、教育部长周荣鑫,煤炭部部长高扬文,外贸部部长白相国,“引导”钱学森归国的中国科学院士、金属物理学家葛庭遂,台湾地区行政院长,经济腾飞的“引擎人”孙运旋,清史专家阎崇年……</p><p class="ql-block">蓬莱人多智勇兼备,文武双全。戚继光被称为“将帅诗人”,吴佩孚被称为玉帅,秀才军阀,慕湘既是少将,又是作家,刘光鼎既是院士,也是诗人。大学校长的校长杨振声,既是教育家,又是作家,杨朔既是战地记者,也是作家,一专多能,让人感佩不已。</p> <p class="ql-block">蓬莱人喜欢抱团儿。</p><p class="ql-block">吴佩孚建立北洋政府时,让老乡孙丹林做秘书长,让高恩培做教育总长和交通总长,人们戏称“蓬莱内阁”。</p><p class="ql-block">杨振声任青岛大学校长时,让刘本钊做财务处长,杨振声儿子杨起、杨文衡,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农业教育专家,而刘本钊儿子刘光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弟兄姊妹8人,均为国之栋梁。</p><p class="ql-block">丛良弼先生无论家乡人来自哪里,只要到了他的门上,总能在工作上、食宿上、关系上,给予全程无忧的关怀和照顾。</p><p class="ql-block">蓬莱安香于家青年于寄愚,在北京与刘本钊一起,创办蓬莱同乡会会刊《蓬莱旬刊》,然后与哥哥于仲淑和弟弟北京大学学生于眉一起,回乡创办抗日武装“三军二路”,燃起胶东的抗日烽火。</p> <p class="ql-block">蓬莱人的性格,还需要从齐国和鲁国的起源说起,从儒家和道家文化说起。</p><p class="ql-block">蓬莱古属莱国,后被齐国陷落,归属齐国,而齐国早于鲁国。所以,有时齐会看不起鲁,鲁也会看不起齐,哥俩文化基因、性格不同。</p><p class="ql-block">鲁国讲礼,齐国放任;鲁国崇儒,齐国尚道;鲁国在内陆,齐国深入海洋,所以齐国姜子牙、晏婴、管仲、孙膑、东方朔多是奇人,这一点,必然对蓬莱人无拘无束的性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齐鲁怪才栾调甫,在齐鲁大学看大门时,破落小院里写就的《读梁任公墨经校释》,惊动梁启超前来拜访,后来成为大学教授、墨学大师;大山深处农家孩子王兆胜,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鲁迅文学奖”评委,林语堂、胡适博士研究专著第一人,頗有逍遥世外出奇制胜的齐人之风。</p> <p class="ql-block">说到蓬莱人性格的形成,不能不提到登州文会馆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应该说,蓬莱人是有福的,“天津条约”签订后,登州港对外开放,1864年1月15日,当狄考文夫妇到达蓬莱后,西方的文明之光,开始照进这片蛮荒落后之地,科学在这里明芽,中国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女子学校,第一所聋哑学校,在这里诞生,蓬莱大花生,带着西方的种子,在这里生长。最早的官话合译本《圣经》在这里问世。当慈禧太后还在北京用煤油灯时,中国第一盏电灯,已让蓬莱灯火通明。</p> <p class="ql-block">面对新的文明,蓬莱人就像一块圆润的璞玉,在接受佛家、道家、儒家文化的同时,也接受西方文明的照耀和洗礼,所以,蓬莱人开化得较早,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心胸比较开阔。</p><p class="ql-block">住在文会馆旁边栾调甫的父亲栾学谦,参加学习之后,成为中国第一代化学教育专家;登州文会馆教师邵宝亮,执教云南讲武堂,培养革命领袖朱德元帅和国民军一级上将朱培德。</p><p class="ql-block">小门家隋家窑村女孩隋心慈,作为第二批学员,学习照相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性“自拍”者,她的儿子孙明经,在父母的熏陶濡染下,成为中国电影教育的先驱者,中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第一代著名中国摄影人,参与抗战纪录片《大后方》、影片《还我河山》的拍摄,被蔡元培称为“拿着摄影机写游记的徐霞客”。</p><p class="ql-block">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首届委员,翻译400万字,西方最前沿的影视文献和技术资料,奠定中国影视发展的根基,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顾长卫等人的启蒙老师。</p><p class="ql-block">而全国著名导演蓬莱籍李前宽、宁海强,更是循着前人的足迹,拍摄出《开国大典》、《百团大战》、《新四军》等经典影片,电影演员张凯丽、丛珊、宋丹丹、蒲克、王奎荣、庞敏、刘钧等等,一起绽放艺术风采,登顶影视高峰。</p> <p class="ql-block">登州男儿多壮志,蓬莱女儿亦英豪。她们直爽、清澈、透亮、实在,刘家女儿刘祝勇,嫁给开国中将,从大渡河“十八勇士”,到酒泉发射基地导弹司令孙继先;张家女儿张铭,嫁给开国中将、塔山守卫战四野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并与上将张震将军结为亲家;潮水女儿姜洲,先嫁夏侯苏民,后嫁开国中将,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北海舰队司令员刘浩天;刘家沟安香刘家刘月华,嫁给开国少将、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邱国光;贫民女儿李桂枝,嫁给开国少将、中国海军参谋长。青春无悔保家国,一世贤良为忠贞。</p><p class="ql-block">历史藏宝怀真,时光奔流不息,蓬莱阁上日月穿梭星斗交错的声音,一直回应着蓬莱人的坚韧执着和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透视蓬莱人的性格特征,我们也会得到诸多启示。</p><p class="ql-block">蓬莱人耿直耿介,江湖中易被人使绊子,晚景命运多不济。譬如戚继光晚年被小人陷害,譬如吴佩孚被冯玉祥挖墙脚而命运改变,譬如杨振声从北大被发配东北大学,譬如齐鲁大学校长刘世传被判刑,譬如中共北方局领导人、北京市委书记黎天才狱中病死,譬如杨朔在文革被迫害致死;而家庭生活方面,多婚姻不顺,如戚继光、杨振声、杨朔、慕湘等。蓬莱人骨子里,少南方人圆融变通,常囿于一点,执拗而行,而成宿命。</p> <p class="ql-block">崇文尚武,文武双全、耿介正直,忠勇信义,倔犟实在,宽和仁厚,勤劳纯朴,随性自由,清廉节俭,中规中矩,关键时刻守原则、有气节,这是蓬莱人主体性格特征,他们以此个性,或驰骋疆场,或忠烈报国,铁肩担道义,双手转乾坤。</p><p class="ql-block">但蓬莱人性格中,没有君临天下的恢宏气势,缺乏绍兴师爷的羽扇纶巾,鲜见勾践卧薪尝胆能屈能伸,不能随机应变突破格局,安于和满足现状,尤少融汇贯通,所以命运多舛,常为人所困,令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p><p class="ql-block">没事儿去蓬莱阁,看着冯玉祥留下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心中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如果吴佩孚不被这位曾9次易主的部下,背后暗算,也许他会重新布局中国,冯大将军又哪来他的“碧海丹心”?又或者,早早离开曹锟这位智商堪忧的上司,也不至于有后来的命运。</p><p class="ql-block">戚继光呢,他手握重兵,如果不接受命运安排,也许明朝的结局,会是另一种走向,但是,蓬莱人骨子里的忠义守正,让他们从内心里,不能接受叛经离道的成功,只能在自己设置的藩篱中,悲怆地看沧海横流……</p><p class="ql-block">冥冥之中,也许这就是,蓬莱人性格的局限,历史的宿命。</p> <p class="ql-block">感谢:</p><p class="ql-block">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蔡玉臻</p><p class="ql-block">蓬莱历史文化爱好者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