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之北古村新鲜事

明朝牵马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解向军</b></p> <p class="ql-block"><b>北湖之北古村新鲜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记成继跃先生在老宅创建司马迁史记金石园的投资方案与设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文/解向军</span></p><p class="ql-block"><b>韩城市在新城区的建设规划中建有三个人工造湖,对于城区周围的空气质量和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北湖工程搁浅,恢复了耕种,北湖之北的传统古村落沟北村的沟北古城也没有得到妥善保护,至今留守在这块旧城遗址上的老人们仍不愿意离开生他养他们的老屋。</b></p> <p class="ql-block">对旧城遗址上怀旧的人们不至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还有乡村传统文化爱好者们无数次地踏入古城遗址上,发出无限的感叹与嘲笑。韩城古时候共有八大乡村古城,其中梁带村古城与沟北古城正东正西相对视而立,是古时候韩城整体军事防御工程的科学统一设置,它们的存在为韩城世世代代人民的安宁做出过默默地奉献。迄今为止,韩城幸存的乡村古城仅留下梁带村的半截古城,它是历史,它也是芮国古城的记忆与诉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韩城市西庄镇沟北村,不仅是一个传统文化古村落,而且还是一个有红色文化基因的闻名村庄。著名人物高普林、高健、高建章、成俊亭等人,还有高大章、高金兰、高胜玉、成长全等德高望重的人,现代也有坚守沟北古城以民间艺术为产业的新一代人三丫头胡芦刻画等,都对这个神秘的传统村落影响深远。</b></p> <p class="ql-block"><b>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韩原赤子,沟北古城中人成继跃先生,他是五十年代人,生于甘肃庆阳,先后在甘肃兰州、上海、北京等地工作过,是我国保险行业的理论工作奠基者之一,一直在领导岗位上默默奉献,是专业领域里的佼佼者。成先生热恋故土,乡情浓浓,早年从事过教育事业,一生在多个领域颇有研究,尤其对司马迁文化有很深的感情,酷爱篆刻艺术。他花甲之际决心要在故乡沟北城中老宅办一个司马迁史记金石文化园,以为基地,进行金石文化创作与艺术研究,发挥余热和光,造福家乡父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成先生的爷爷成俊亭早年为韩城地下党做联络员,送情报途中不幸遇难,父亲成章(长全)是新中国西部的第一代建设者,根红苗正,感情真炽。我自已是这个神秘古城的外孙,今天我舅舅也来到现场。从小记得外婆与成先生的奶奶关系很好,他的奶奶是位乐观人,一说一笑,我差不多每次上外婆家都能见到成继跃的奶奶,印象深刻,至今脑海永储。</b></p> <p class="ql-block"><b>算是缘分,自从2017年与成先生结识后,情投意合,为先生的情怀所动。我外婆家老宅在北城南沟畔,前半月多天与朋友踏青时,我站在北湖底部仰望着外婆家门前城崖的人工护栏之墙,深深地为之感慨,不知是哪个朝代的建筑体,如此大的工程对于一个古代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个不简单的构想造意,不由得本人向外爷的祖辈发出无限的敬畏之意。护栏墙体高五六丈,宽延至老槐树以西的官厅门下,虽然现在垮塌的只剩下外爷旧址前的部分,仔细看去,底部以巨石起根,砖墙已显得苍老不齐,数千年的老槐树还挺立于旁,陪着外爷家的老宅遗址。若北湖造成,这里应该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一段会诉说的历史版面。按之前专家对沟北城中建筑款式的隋唐评估和鉴定之推断,这一扇墙体仍然有它的保护意义。</b></p> <p class="ql-block">今天参加座谈会的文化人有关中著名文学家<b style="color:rgb(237, 35, 8);">薛文惠</b>老师,年方九秩,与成老师的父亲是同龄人,我们为他们祝福,向他们致敬!有陕西煤业集团矿工报总编、著名文学家、诗人<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冯晓</b>老师,有始终活跃在文化战线上的著名作家<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孙增光</b>老师,他致力于民间文化研究,博学识广,笔耕不歇,为一代楷模。有<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夏琴</b>老师、<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明勋</b>老师、薛永飞老师,他们是韩城最富有文化知识和史学研究的年轻一代中坚力量,其文笔洒脱、文彩飞扬,论据充实,善于调查,精心研究,尤其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薛永飞</b>的历史研究和文史风格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赞扬。<b style="color:rgb(237, 35, 8);">郭丽侠</b>老师、<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晓玲</b>老师她们二位是是富有灵性的诗人,作品一经问世,头条争相发布,一直活跃在诗坛,的确是可塑之才。<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党青</b>老师,也可以这样称呼,才女党青。她是韩原大地唯一一位独自自驾游向半个中国边界线刚刚回来不久的外企退休管理干部。热爱国家,热爱文化,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情怀,只是因为职业的原因,没有机会发挥,一退休,她就像一匹脱了疆绳的俊马一样,奔驰到祖国的西南边垂线上,每天都要直播,每一篇播稿都好似一篇课文,语言生动,语气诚恳,语文洒脱,有根有据,成语准确适用,简练精憾,才气佩然。<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安小平</b>老师是位著名诗人、作家、电子平台编辑、剧作家、业余画家。最后一位老师赵莉,是位知名度很高的人物,芮国夫人的原型塑造者,本人对韩城的历史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对韩原古时期的伟大人物很熟悉。韩城报著名记者<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杨菊侠</b>老师,她生在司马迁故乡,从小就在司马迁书院读书,走过司马迁少时走过的路,对司马迁格外敬仰。她的作品很受读者欢迎,与各界文化人士亲近和蔼,人们亲切地呼她杨大侠。<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孙宏思老师</b>著名诗人,文化界善于运动的活动家,在韩原享誉很高的威望。</p> <p class="ql-block"><b>成继跃老师回到家乡,他将在韩原发挥自已的优秀之长,为故乡文化增光添彩,他以自已的篆刻艺术,将在秦汉瓦当上绘就出百余幅司马迁头像,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成先生的设想规划,意境丰富,版本分明,但愿他的理想能够实现,祝愿成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此,我们谨向东道主成先生表示祝贺,预祝司马迁史记金石园早日营运,棋开得胜,马到成功!</b></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8</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介:</b>出版有个人作品长篇传记文学《五子登科》,2022对韩城市西庄镇盘龙茶马古道传统文化开始进行系统挖掘。2023年对该古道上楼枝村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发现的谒帝关古塞文化进行挖掘和考证,取得了建设性的进展。8月份参黄鹤楼主题"我为家乡代言非遗"全国活动,本人以《我与非遗的亲密接触》一文代言,获全国二等奖第一名,一举将韩城市新发现的古塞遗址“谒帝关”文化,推向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受到文物专家的热情关注。以往本人作品诗词获得过市级大赛一等奖,散文获得过省级奖和国家二等奖,作品发表于部分报刊和杂志,也有被大学刊物所选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