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武汉City walk首选江汉步行街。</p><p class="ql-block">江汉路步行街是中国最长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誉,全长1600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继1999年9月北京具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府井和拥有150年历史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相继开街一年后,在2000年9月22日一个黄花满地的季节,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武汉江汉路也以风姿绰约的鹤发童颜迈进了都市步行街的华尔兹。至此,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天津和平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武汉江汉路成为中国大都市的“五朵金花”。江汉路,最耐看的,是一字排开各种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人们说,江汉路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是1924年落成的江汉关大楼,是近代中国四大海关之一(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齐名)。</p> <p class="ql-block">这个被江汉关大楼,已经过了100岁了,是由英国建筑师设计。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它一直都是武汉最高楼。</p> <p class="ql-block">江汉关大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江汉关钟楼具有典型的英国建筑特征,钟楼高约23.1米,钟面嵌于四壁,直径4米,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每日按时敲钟,按刻奏乐,报时曲为《威斯敏斯特钟声》。</p> <p class="ql-block">为了突出江汉关大楼的中国文化特色,大楼刚开始建时,当时英籍总税务司安格联慕名找到时任湖北教育厅厅长的宗彝,请他书写“江汉关”大楼题匾,宗彝欣然接受。</p><p class="ql-block">然而,江汉关三个大字因“江”字笔划少,与繁体的“汉”“关”两字不相陪衬,宗彝将“江”字三易其纸,最后终于挥就“江汉关”三个大字。据史料记载,为这三个字,江汉关赠予宗彝纹银500两。</p> <p class="ql-block">1949年,解放军逼近武汉前夕,国民党军队在江汉关大楼门前大柱上埋塞炸药,准备炸毁大楼。江汉关员工冒着生命危险护卫大楼,并与国民党军队巧妙周旋,终于使大楼幸免于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汉关大楼现在是博物馆,它是一个讲述武汉近现代历史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在江汉关大楼对面,是原汉口日清洋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大楼始建于1913年,后于1928年翻建完成。由英国景明洋行设计。</p> <p class="ql-block">大楼融合了文艺复兴式与拜占庭风格,尤其是拐角处的拜占庭风格角塔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现在是“美仑国际酒店”</p> <p class="ql-block">离开江汉关大楼,沿着江汉路步行街往里走,看到这是落成于1917年的日信银行旧址大楼。</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属于文艺复兴式风格,展现了当时建筑设计的艺术特点。</p> <p class="ql-block">日信银行最初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建筑</span>收棉花和卖纱布,为日本纱厂提供原料。</p> <p class="ql-block">作为汉口老租界的一部分,日信银行旧址是武汉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反映了当时汉口作为通商口岸的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有一排装饰可爱的橱窗</p> <p class="ql-block">路上有些化妆成旧人的,与之拍照要扫码付钱。</p> <p class="ql-block">这是1915年落成的台湾银行汉口分行旧址。它被湖北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著名中国设计师庄俊设计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p> <p class="ql-block">现在是个唱片店,可以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中国实业银行旧址大楼建于1935年,由中国设计师卢镛标设计。</p> <p class="ql-block">大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派建筑的典范。其立面设计简洁大方,外墙裙采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外墙则用红色涂料粉饰,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中国实业银行大楼创汉口建筑之新风,是武汉现代派建筑的里程碑。现在是肥肥虾庄。</p> <p class="ql-block">在肥肥虾庄这里还标着“武汉地标美食”呢!</p> <p class="ql-block">我也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四明银行当年是由浙江人开办,名字更是来源于宁波四明山。华资银行在当时就像鹤立鸡群,被外资银行包围。</p> <p class="ql-block">四明银行旧址也是中国设计师卢镛标设计的。这位浙江人在武汉留下了众多作品。设计前面红色的中国实业银行也是卢镛标。四明银行大楼建于1936年,是中国建筑师在汉设计的第一座钢混结构建筑,也是当时武汉较高的建筑之一。这个旧址对武汉近现代建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视为当时华人修建的“争气楼”,运用了当时欧美建筑界的最新思想。</p> <p class="ql-block">上海银行汉口分行旧址大楼,1923年建成,由三义洋行设计。</p> <p class="ql-block">大楼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上海银行汉口分行旧大楼,采用五层钢筋水泥结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设计,坚固且装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这个有结构主义外形的现代建筑是个奶茶店</p> <p class="ql-block">武汉记忆百货店</p> <p class="ql-block">这个跟肥肥虾庄一个颜色,也挺醒目的!</p> <p class="ql-block">江汉路上不止行人多,排队买名小吃的人也多!</p><p class="ql-block">这是在排队买“矮子馅饼”。</p> <p class="ql-block">“油条包麻糍”</p> <p class="ql-block">“爆汁茶熏鸡腿”</p> <p class="ql-block">看看江汉路步行街的人流</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武汉汉口的街头,一座略显破败却依然保持着优雅姿态的欧式建筑悄然矗立。它就藏在热闹的江汉路步行街旁,这座建筑,正是广东银行汉口分行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门拱顶部的矩形格盘浮雕,以及那对展翅欲飞的翅膀装饰,无不彰显着这座建筑昔日的辉煌。英文"The Bank of Canton Ltd"的字样依然留存着,仿佛是时光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仰拍</p> <p class="ql-block">立面采用仿帕拉第奥母提式设计,中部凹进,形成半圆形入口平面,上方覆盖着敞开式半弧穹顶,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栋大楼的正门常年紧闭,但是旁边有一扇红色的木门,从这里可以进入通往楼上民居的通道。进入这扇门,就好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宅,里面阴暗、狭窄,已经破败不堪,到处都是岁月和生活留下的痕迹,与外部的气派和豪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座建筑已经斑驳沧桑,但是从它精致繁复的铁艺雕花楼梯、大量圆角、老式百叶窗、水磨石地砖等设计元素,仍然可以看出它当年的典雅华贵。它精致与破败的矛盾碰撞,给人一种天涯咫尺般的惊艳感觉。</p> <p class="ql-block">专门走到璇宫饭店,据说是当年武汉最高档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璇宫饭店位于汉口江汉一路,与国货公司(现为中心百货)为同一建筑整体。因地处江汉路步行街与江汉一路的交会处,使建筑拥有两个正立面,靠江汉路步行街的立面与江汉一路转角呈直角。从转角至江汉路步行街立面楼体为中心百货,江汉一路的立面为璇宫饭店。</p> <p class="ql-block">璇宫饭店始建于1928年,1931年竣工。璇宫饭店曾是中国屈指可数的高档酒店之一,承担了许多特殊任务和重要使命。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代表马歇尔组成的“军事调停处”三人执行小组,曾选址璇宫饭店为办公地;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此会见并宴请朝鲜领导人金日成;1956年,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后下榻该店,特级厨师杨纯清为他烹制名菜“清蒸武昌鱼”。毛泽东主席挥毫写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使璇宫饭店名扬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大楼建筑形式仿照上海南京路老永安公司大楼布局和设计,古典与现代气息交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江汉一路的璇宫酒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江汉路步行街的中心百货。</p> <p class="ql-block">璇宫饭店对面,就是邹庆孚金号旧址,这座建筑建于1920年,原为六层大楼,解放后被改为五层,并进行了多次改建和修复。在1960年代这里还接待过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并在毛主席访问时提供了“清蒸武昌鱼”。</p> <p class="ql-block">该旧址曾是武汉金银首饰业的帝国,见证了武汉近代商业的发展和变迁。</p> <p class="ql-block">这一带游人非常多,而且主要是年轻人,非常热闹,在这个十字路口,我发现了这个江汉路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个“我爱武汉”</p> <p class="ql-block">离开热闹繁华的地方,走到安静的街区,发现这个有意思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牌子显示是一个设计师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小巷叫保元里,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47年,华中经济通讯社设在保元里9号,革命人士以此为据点进行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保元里成为中共武汉地下市委指挥部的旧址,参与了武汉解放的指挥工作</p> <p class="ql-block">这个保华街有故事,保华街的名称即“保卫中华”之意,其历史背景与汉口的租界历史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1861年,英国人巴夏里在汉口圈地,建立了大英帝国的租界。1898年,租界向北扩展至中山大道。由于遭到汉口人的抵制,英国人在租界与华界之间筑起了一道围墙。1923年,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会同汉口商人集资收购了黄石路、保成路一带的地皮,意图与租界势力抗衡。经过多次交涉,1930年围墙被拆除。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沿墙边的路段被命名为“保华街”,成为汉口人“保卫中华”心志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是武汉江城书房,所在的大楼名为大孚银行大楼。这座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曾是大孚银行旧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这一带最醒目的就是金城银行旧址,现在的武汉美术馆(汉口馆)。</p> <p class="ql-block">金城银行大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中国近代建筑设计泰斗庄俊设计,</span>1931年竣工。大楼为四层钢筋水泥结构。采用西方爱奥尼柱式和横向三段式设计,具有宏伟、庄重的外观,显示出典型的欧洲古典风格。</p> <p class="ql-block">1938年武汉沦陷期间被日军强占为日军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1952年,金城银行参与公私合营,大楼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拨交给武汉图书馆使用。1957年,这里设立了武汉少年儿童图书馆,直到2003年迁出,2005年,大楼进行了改扩建,投入2.2亿元资金进行改造,现作为武汉美术馆使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金城银行大铁门,因改造设计的需要,大铁门卸下了重任,但其古典欧式形制,厚重雄伟而富有变化的学院派风格,仍赫然展现出“名日金城,盖取金城汤池永久坚固之意”的威严与稳固。</p> <p class="ql-block">这是内部的庭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吉庆街附近,我在这附近住了四天,拍下我认为好看的街景建筑。</p> <p class="ql-block">建于1926年,西式古典建筑风格,由景明洋行设计,曾为盐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立后为湖北分行营业机构。</p> <p class="ql-block">我28号到吉庆街附近的酒店时,正好是蓝调时刻,马上拍下来。</p> <p class="ql-block">我住的酒店离这个有烟火人间味的魅力吉庆街只有一百多米。天天过早,天天美食。</p> <p class="ql-block">下过雨的清晨,吉庆街人特别少。</p> <p class="ql-block">住在吉庆街,让我吃得好,行得方便,要City walk去看的武汉老建筑都在这附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