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三月回家乡参加大姑父葬礼暨与少小时的同学五十五年后相见

王 欣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号上午九时许,接到表弟海文打来视频电话,他父亲、我的大姑父刚刚去世了。表弟伤心的泪流连连像一个少女。我即与妻商量,回老家参加祭典。通过手机12306订妥火车票,D1908 次。放下手中的一切,装点常用的物品,从汉中出发。下午四点到西安北站,王卫平同学来接我,引导我换乘地铁二号线到韦曲南。小姑和海文的二儿子高 雄在出口等我们。上车即赶往大兆高寨子村我姑姑家。</p> 杜曲街道街景 <p class="ql-block">  从寺坡村到高寨子村的大道,现在要穿过终南大道、包茂高速公路。道路加宽硬化也方便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记忆之中大姑父的形象,面容笑貌不时从我脑海里涌现、、、。</p> <p class="ql-block"> 到大姑家了,后事料理已经开始。我即到灵前点香磕头跪拜。向大姑和表弟表妹们问好。</p> <p class="ql-block"> 二爸和大姑的小女儿丽君夫妻俩</p> 三妯娌和丽君表妹 <p class="ql-block">  家乡我的二爸、三爸和四爷家的四爸、五爸。名字:长信、随信、明信、玉信,我父亲的名字是有信。信字辈。</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的终南大道与包茂高速连接。那年修建这条公路时,爷爷奶奶的坟墓被迫南迁一公里多。原来的墓址大致就在这里。</p> 我的老家寺坡村 第二天抽空回到寺坡村 <p class="ql-block">  少陵塬和神禾塬之间的樊川美景,寺坡村就处在少陵塬西沿和樊川之东面。</p> <p class="ql-block">七零年在这里上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p> <p class="ql-block">八、九十年代回家拍摄的照片。</p> 二爸家的“老古董” <p class="ql-block">  桃溪堡舅舅家已显落败,百十年前的老房子垮了、拆了。舅妈一九八几年去世,舅舅是2008年7月去世,表弟、表妹们都在外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在老家经常来舅舅家讨吃讨喝,还和表弟军堂一起玩。这里承载了我多少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牛家湾村偶然遇见少小时的小学同学牛志正,小名买缠,好不兴奋。</p> <p class="ql-block">  三爸家的二孙子王睿轩,小帅哥。下图是原照,在他们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当天,小姑父和小姑领我俩到爷爷奶奶坟墓前拜见爷爷奶奶。</p> 到杜曲街采买供奉的物品 大姑家 <p class="ql-block">邻居家几家大门很有气势,古香古色,颇有风格。难能还可见到。</p> <p class="ql-block">  出坟时需用宣读的《祭龙文》,将由我宣读。这是别人用过的模本,下图是经过我处理过的电子版,由海波表弟抄录在黄裱纸上,我宣读以后再装入裱糊的信封纸袋里,点火焚烧。</p> <p class="ql-block"> 祭龙文</p><p class="ql-block">黄泉路上露茫茫,灵台飘渺静悄悄,仙女搀扶瑶池去,乘龙西渡临天堂。</p><p class="ql-block"> 唯乙巳年三月初九(公元二零二五年四月六号)不孝男高海文、高海波谨以香烛炉火之意,执祭于龙君之前,曰龙飞在天,龙跃在渊,出没无穷,变化多端,兴云布雨,气呑河山。今有高府高老太爷之遗骨、乃天龙扶哉,开往村中灵园,路过之地,神仙保佑,护送两边,保护左右,避护后仙凶神恶煞望而逃夭,扶赖龙君之灵气昭昭,延绵次次之绳绳,架轻而任重,地疏而道远。祭龙心诚,龙君必灵,扶困尚饷。</p><p class="ql-block"> 祭龙官:侄子六一</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乙巳)年四月六号合文,毁文</p> <p class="ql-block">  我们拎提着贡品、礼品在路口等待孝子和乐队来迎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  大姑父入土为安,安埋结束,匆匆告别大姑和亲人们,让家族老八弟弟送我到牛家湾村。那天约好和买缠还有几位同学见面。</p> <p class="ql-block">三爸家的两个孙子,大的姓名王睿昊,和我们甜甜同年同月同岁。哥俩长的好可爱。</p> <p class="ql-block">  三天前见到买缠(牛志正),约定待姑父的丧事办完后我们见见,他再约几位同学,还说都是我想见的人。来到他家,上图照片里的四位均已到齐。这四位是李小刚、邢新新、牛志正(买缠)还有我。我们都是那年杜曲中学初一时的同班同学,李小刚和我是同桌。五十四年前的同学见面,好不亲热,不但握手舍不得放手而且相拥相抱,感慨万千。不一会,张小平和赵开学就到了,六位当年杜曲中学初一的同班同学分别五十五年后相聚在一起,同在买缠家会集,激动喜悦的心情无言以表。</p><p class="ql-block"> 1969年8月,我从略阳转学回到老家长安杜曲寺坡村,在寺坡小学上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和买缠同班。第二年上初中在杜曲中学,我们六人同在一班。1971年8月,我转学又回到了略阳,和他们分别。五十四年过去了。我们都是初中一年级同班同学。1972年8月末,我又回到老家看望爷爷奶奶。9月2号,我去牛家湾找买缠,约来邢新新、李小刚,我们四人又去杜曲街,找到一家照相馆。照相师傅拿的是海鸥120相机,选择在杜曲街道供销社后面洋井傍边的烟叶地拍摄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照片前排左一是张小平同学,右一的这位同学也姓张;后排左起分别是赵开学、牛志正(买缠)、李小刚、我、邢新新。今非昔比,都老了。我们在五十多年前还都是一张娃娃脸。</p> <p class="ql-block">  在买缠家里畅谈分别五十多年来的不平凡的经历、阅历,人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寺坡村傍边一家不错的餐馆里小聚,即兴喝了一瓶酒,有点档次的习酒。新新喝高了,说了不少肺腑之言。要分别时大家依依不舍,张小平有朋友相约要去潏河边散步,我要去西安。</p> 在二爸家。 <p class="ql-block">当天傍晚,堂弟送我俩到韦曲南地铁入口,我俩乘坐地铁二号楼到钟楼,转六号线到东门外,在国宾大酒店412入住。</p> <p class="ql-block">在开往今晚目的地的地铁里。</p> 清晨的西安东门 漫步在永兴坊走走看看 <p class="ql-block">这家的羊肉泡馍不错,吃过几次了。</p> <p class="ql-block">  王卫平来酒店看我们,中午相约一瓶酒,羊肉泡馍。</p> 踏上回程 <p class="ql-block">  七号下午回到汉中,结束此行。</p> <p class="ql-block">八号清晨,在汉江边晨练、活动。恢复了以往正常的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老家前后五天,爷爷奶奶去世安埋及三周年以后很少回来待这么久。大姑父的丧事前后五天,礼仪繁琐,礼节太多。大姑父过去长时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跟着党勤勤劳劳、兢兢业业奋斗了一生。他对村里贡献之一就是全村人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村党支部的悼词对大姑父的一生做了充分的肯定。五、六十年代和大姑一起在西安都有工作,六十年代精简城镇人口,才回到家乡务农,直到终年。大姑父和大姑一生育有三子两女。长子海宏比我小两三岁,小时候我们常在一起玩耍,情感至深。中年时不幸得了一种病,九十年代英年而逝,留有两个儿子,这次我也见到了;二子海文种植西瓜,发展大棚产业,在村里领头创业颇有声望。三子海波在村里开了一个小超市,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两个女儿嫁在邻村不远,小日子过得都很如意。大姑父姓名高忠智,生于1940年5月,2025年4月2号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浩浩荡荡、正正气气,光明磊落的走完了他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见到我的同学是一场意外,也是梦中求之。幸哉、幸哉!</p><p class="ql-block"> 这次家乡之行,确实不虚此行!</p> 大姑父生前的几张照片 豪豪结婚时在汉中 在略阳吃火锅 那一年,在高寨子村口。 <p class="ql-block">  琪一结婚时在略阳嘉陵广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姑父一路走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