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b><font color="#39b54a">缘起</font></b></h1><h5> 跳竹竿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运动氛围热烈欢快,富有节奏感、趣味性和挑战性,竹竿的玩法多种多样。</h5> <h5> 既调动了幼儿积极思考、运用多种感官的能力,也使他们体验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加深了幼儿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中大班幼儿合作选择竹竿,以游戏贯穿其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接下来随我们去看看吧!</h5> <h3></h3><h3><b><font color="#39b54a">01 寻竹之趣</font></b></h3><h5> <font color="#39b54a"> </font><font color="#333333">竹竿游戏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的并不是很多,虽然在平常生活中孩子见过或接触过竹子,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关于竹竿的游戏仍然比较浅显。为了让幼儿有更好的游戏体验,我们设计了调查表, 寻求家长的帮助,陪幼儿共同了解一些关于竹竿游戏的知识。</font></h5> <br><h5><font color="#39b54a">教师思考:</font><font color="#333333">教师以“跳”为契机,连接到非遗课程,孩子们对竹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开展了跳竹竿非遗游戏。</font></h5> <h5></h5><h3><font color="#39b54a"><b> 02探竹之谜 </b></font></h3><h5> 孩子们日常玩的竹子体育器械一般都是竹子制成的各种器械。当他们看到长长的竹竿,孩子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好奇,我将游戏的主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自由去尝试跳过竹竿去另一边,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各样关于跳的动作,有单脚跳、双脚跳、交换跳、甚至有人想出了和好朋友手拉手跳、螃蟹跳等等动作。可是很快,孩子们就不满足于“一”字形平行摆放的竹竿。</h5><div><br></div> <h5> 经过前期的自由游戏,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为了让孩子们的活动更有趣,我带领孩子们欣赏了一段关于竹竿舞的视频。孩子们又有了较高的兴趣,很想去亲自尝试。那竹竿舞该怎么尝试呢?孩子们又开始了竹竿舞的探究尝试。</h5> <h5> 设计图只能帮助孩子们摆放竹竿,对于跳竹竿还是比较陌生,为此我组织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集体活动《有趣的图谱》,利用图谱帮助孩子们了解竹竿舞的步伐。</h5> <h5> 集体学习之后,孩子们根据设计图进行摆放,自由选择敲或者跳的角色进行游戏,敲的孩子嘴里喊着节奏,敲得十分带劲,而跳的孩子则兴奋地在竹竿上跳来跳去,感觉十分有趣。</h5> <h5> 随着竹竿舞活动的开展,孩子在尝试敲竹竿、跳竹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问题一:夹手的问题在讨论中,孩子们觉得是因为没有听音乐节奏的原因,为了统一敲和跳的节奏,孩子们用了“开关开开关”的节奏型,敲竹竿和跳竹竿的小朋友同时说:“开关、开开关,开关开开关”,在多次尝试下,被竹竿夹到手的现象越来越少了。</h5> <h5> 问题三:竹竿要打开多宽?协商后,孩子们规定两根竹竿打开的宽度要到自己的脚两边,可是在游戏中,由于每个人的坐姿不一样,两脚之间的距离也是不一样的。</h5> <h5> 最终,孩子们以套在两边保护套为标准,规定每次竹竿都要开到积木的两端,有了固定的宽度,孩子们终于探索出了解决方法。</h5> <h5> 孩子们开始合作尝试,孩子们这次跳的时候也不夹脚了。</h5> <font color="#39b54a">03 创竹之舞蹈</font> <h5>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能力提高了,开始尝试花样跳竹竿。</h5> <font color="#39b54a">04感悟</font><h5> 此次探索竹竿游戏中,孩子们学得是那么的认真、专注,作为老师,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没有强迫,只有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有过退缩,但最后都通过自己内在的力量,一路奋勇向前,收获了成功,收获了乐趣,收获了友情。看着孩子们从没有接触过“竹竿舞”,到跳得有声有色,并且在拓展游戏新玩法时,孩子们把更多的动作技能融入进来,不仅腿部肌肉力量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们把游戏与同伴、家人们进行分享,自觉成为了游戏的传承者与创新者,赋予了民间游戏新的生命力。 </h5><h5> 我相信跳竹竿的收获不止这些,孩子们还会得到更多……</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