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心脏、东方巴黎~河内、西贡

<p class="ql-block">  河内,英文拼写为Hanoi,城市的名字来源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在越南语中,Ha意为“河流”,Noi意为“内部”,因此Hanoi具有“河流之内”或“为河流环绕”的意义。由于城市位于红河下游右岸,且被红河所环绕,因此阮朝的第二代君主明命帝(Minh Mang,1791—1841年)于1831年将其改名为Hanoi。</p> <p class="ql-block">  河内是越南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面积为3340平方公里,人口756余万人。河内地处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与墩河汇流处,四周分别与永福省、北江省、北宁省、兴安、河南、和平、富寿省接壤。红河从市区旁边缓缓流过。别名东京,升龙,罗城,交州。著名景点有巴亭广场、主席府、西湖、还剑湖、文庙、独柱寺、二征夫人祠等。</p> <p class="ql-block">  巴亭广场(越南语:Quảng trường Ba Đình)位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市市中心,面积为14.5公顷,是越南举行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周围有政府办公机关和外国大使馆。如果说首都河内是越南的心脏,那么巴亭广场可以说是河内的心脏。广场长320米,宽近100米,大多数游客来到巴亭广场,主要是参观广场周围多座与胡志明相关的建筑。广场西侧有胡志明纪念堂,西北边有胡志明故居和主席府,西南边则有胡志明博物馆,博物馆前是独柱寺。</p> <p class="ql-block">  胡志明墓--是最宏伟、最庄严的建筑。陵墓坐西朝东。陵墓高21.6米,由陵基、陵体和陵顶三部分构成,分别以灰黑色、深红色和银灰色花岗岩石砌成。</p><p class="ql-block"> 胡志明于1969年9月2日在河内逝世,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在巴亭广场西侧为他建造了胡志明纪念堂。纪念堂坐西朝东,庄严肃穆,陵内安放着胡志明的遗体,陵前大厅的红色花岗石壁上刻有“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了”的金色大字和胡志明的亲笔签名;纪念堂两侧的墙壁上也用越南语语标:“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万岁”,“胡志明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纪念堂每天都有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瞻仰。</p> <p class="ql-block">  胡志明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胡志明是越南共产主义革命家,曾担任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和越南政府总理;他生于越南乂安省南檀县金莲村的一个学者家庭。幼年时名阮生恭(Nguyễn Sinh Cung),青年时名阮必成(Nguyễn Tất Thành)和阮爱国(Nguyễn Ái Quốc);在中国时曾用名李瑞(Lý Thụy);1943年方定名为胡志明。</p><p class="ql-block"> 胡志明15岁在顺化国立学校读书时,已经参加了秘密的反法活动,1911年初,他辍学到潘切,在育青私立学校当教师。1911年底,胡志明取名阿三,到法国联合运输公司的商轮“拉都舍•特莱维勒都督”号上当厨师助手。1912年以海员身份出国,遍历法国、英国、美国、德国、阿尔及利亚与刚果等。1945年领导八月革命成功,并于同年9月2日于河内巴亭广场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主席府(越南语:Phủ Chủ tịch)位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市巴亭郡百草公园一号(前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现主席府是越南国家主席(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 )办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胡志明故居位于巴亭广场旁的主席府内。</p><p class="ql-block"> 主席府的主体建筑是一栋由法国人建的法式别墅,颇为豪华。但生活简朴的胡志明并没有住在主席府的别墅内,而是一直住在原来的电工宿舍楼里。但这里宁静幽雅,花园古树参天,花木茂盛,环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  独柱寺是越南独具一格的古迹之一,位于河内巴亭广场西南,因建在灵沼池中一根大石柱上而得名。据传1049年的李朝李太宗梦见观音菩萨手托婴儿,立于水池莲花台上。不久李太宗老年得子,乃下令仿出水莲花建寺,故独柱寺似出水莲花。原寺1954年法国撤军时被炸毁,仅存石柱。1955年在原址依原样重建。规模小于原建,但其艺术风格仍旧保留。</p> <p class="ql-block">  西贡是越南统一前南越首都的名字,越南统一以后,将西贡改为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隶属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湄公河三角洲东北、同耐河支流西贡河右岸,距出海口80公里,面积209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胡志明市社会经济发展受西方影响,商业发达,曾有“东方巴黎”之称 。胡志明市四季无严寒和酷暑,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土地肥沃,风光秀丽,物产丰富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有着越南最大的港口,是越南的经济、航运、贸易中心 。作为越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胡志明市吸引外资有着傲人的成绩,一直位居全国首位 。</p> <p class="ql-block">  胡志明市政府大楼,即原西贡市政厅,在越南统一以前,这里曾是南越首都西贡的市政府的办公厅。1975年,胡志明主席领导的北越革命军解放南越之后,便将西贡市改名为胡志明市,西贡市政厅随之更名为胡志明市政府大楼。</p> <p class="ql-block">  西贡市政厅兴建于1902年,1908年建成使用,共耗时5年完成,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市政厅主体是一座二层高的法式风格建筑,轮廓线条简洁分明,中间高耸着钟楼,两侧匹配着两个突出屋顶,在淡黄色的墙体上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西方神话人物,由下向上观望,十分标致。</p> <p class="ql-block">  西贡中心邮局坐落在胡志明市地势最高的巴黎公社路2号。与对面的圣母教堂一样,西贡中心邮局是带有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越南最美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最初由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23年后,建筑师维勒迪和助手富卢进行了重新设计。这座三层楼房造型绝美,从外面看,有拱形窗口,正门上悬挂着大钟,越南国旗随风飘扬。</p> <p class="ql-block">  胡志明市中心邮政局和西贡王公圣母教堂相邻。邮政局由法国于1886年至1891年兴建,1892年正式启用。工程建筑风格充满法式风情,与附近环境互相配合。这是邮政与电信总局,同时也是法国殖民时期的第一座邮政局。到了现在,邮政局是胡志明市著名地标之一,吸引不少旅客参观。邮政局内部相当宽敞,以简单的绿色铁条装饰包住排水管。大型胡志明肖像挂画则放置在大厅内,两旁的墙壁上则是越南的旧地图,旧地图下则设有特色电话亭。邮政局两则设有纪念品店及提款机。</p> <p class="ql-block">  西贡圣母大教堂又称红教堂,是胡志明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它是位于越南胡志明市中心的教堂,是天主教胡志明市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该市最大的教堂。</p><p class="ql-block"> 西贡圣母大教堂建于1877年,为殖民时期留下的纪念品,其建筑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母大教堂如出一辙。幸运的是在战乱中并没有被破坏,现仍古意昂然,风采不减当年。这座教堂完全由红砖所建造,建筑本身非常雄伟、壮丽,教堂外观的雕饰更是精美,而且建筑所用的红砖都没有褪色或损坏。教堂正面的钟楼尖塔高58米,仿巴黎圣母院而建,在教堂前面的花园广场上,伫立着一座重达4公吨的圣母玛丽亚雕像,那是1945年罗马教会所赠。广场不时聚集着许多前来休憩的人们,是人们精神寄托的所在。这座天主教教堂至今仍在使用,每逢星期天和宗教节日,都会有许多虔诚的教徒聚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  统一宫是一座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庞大四层白色建筑,前南越政权的总统府所在地。大厦内有100个装饰华美、富丽堂皇的大小厅堂,可满足外交、宴会、娱乐、居住、军事指挥等各种需要。庭院设计和建筑一样采用左右对称的布局,互相呼应,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南越伪总统吴庭艳、阮文绍、阮高其等都先后在这里办公,现辟为展览馆,使用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是当年胡志明市规模最大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该宫原为1868年奠基的诺罗敦宫,是有拱廊阳台正面的法式建筑,1954年法军在奠边府战役失利后,退出越南,此宫被移交给南越首相吴庭艳,而被改名为独立宫。1962年2月27日南越军队的两名反战飞行员对独立宫轰炸,将其左半边炸毁,由于无法修复,吴庭艳决定全部改建,聘请留学巴黎的建筑师吴日树设计,根据中国风水把此宫的平面设计为“吉”字,代表幸运之意;正面中央呈繁体“兴”字状,祈求国家兴盛。</p><p class="ql-block"> 但此宫尚未建完,吴庭艳便遭刺杀身亡,因此1966年10月31日主持落成典礼者换成阮文绍。新的独立宫拥有坚固的地下室,这里也是越战时的指挥作战中心,里面破旧的指挥设备似乎注定了他的失败。1975年4月30日上午10点45分,编号390与843坦克攻入独立宫,刚当了43天总统的杨文绍宣布投降。此后越南实现了国家统一,独立宫也改名为统一宫。</p> <p class="ql-block"> “我住长江头,</p><p class="ql-block"> 君住长江尾,</p><p class="ql-block"> 日日思君不见君,</p><p class="ql-block"> 共饮一江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