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04-08,参加港区同事邱百年组织的南浦港务公司老同事三林金谊广场盛宴一日聚活动。中午与几位老同事赴三林古镇参观。用手机随拍三林古镇街景,拍摄照片150多幅。挑选120幅左右制作成美篇,与亲们共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惠梁</p><p class="ql-block">2025-04-08</p> <p class="ql-block">三林镇,隶属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处浦东新区西部,东与北蔡镇、康桥镇相邻;南连闵行区浦江镇;西濒黄浦江,与徐汇区华泾镇、长桥街道隔水相望;北依川杨河,与河对面的上钢新村街道、周家渡街道呼应。镇人民政府驻地距浦东新区人民政府16千米</p><p class="ql-block">,行政区域面积34.1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三林镇户籍人口为158285人。</p><p class="ql-block">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上海县高昌乡二十四保,名三林里。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成立三林区和杨思区杨思乡。2000年4月,撤销三林镇、杨思镇建制,建立新的三林镇。</p><p class="ql-block">截至2021年10月,三林镇辖60个社区、1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凌兆路585号。</p><p class="ql-block">2011年,三林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2084元。2011年,经济总收入3360503万元。其中财政收入16850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65546万元。</p><p class="ql-block">截至2019年末,三林镇有工业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3日,三林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p> <p class="ql-block">我撰写的有关三林古镇的古诗词</p><p class="ql-block">七律.三林古镇</p><p class="ql-block">三林古镇</p><p class="ql-block">浦左名乡岁月悠,三林古韵醉心头。</p><p class="ql-block">老街石径寻陈迹,黛瓦朱檐映碧流。</p><p class="ql-block">舞榭歌台传旧事,商坊酒肆话新秋。</p><p class="ql-block">桥横水巷风情在,世外桃源梦里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忆江南·三林古镇</p><p class="ql-block">三林好,古镇韵悠长。</p><p class="ql-block">黛瓦白墙依绿水,石桥舟楫伴斜阳。</p><p class="ql-block">能不忆三林?</p><p class="ql-block">三林美,深巷古风存。</p><p class="ql-block">塔影河光辉晚照,茶坊酒肆聚游人。</p><p class="ql-block">沉醉忘归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剪梅·三林古镇</p><p class="ql-block">黛瓦朱楼映碧流,古巷清幽,岁月悠悠。石桥横跨水湾头,舟楫轻摇,笑语盈眸。</p><p class="ql-block">老店旗飘酒韵稠,宾客盈门,美味难休。繁华如梦醉心头,灯火阑珊,夜色温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菩萨蛮·三林古镇</p><p class="ql-block">白墙黛瓦街闾古,三林胜景江南赋。</p><p class="ql-block">桥卧水悠悠,舟行波影柔。</p><p class="ql-block">老茶香满路,深巷传花鼓。</p><p class="ql-block">日落晚烟浮,归心此处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查子·三林古镇</p><p class="ql-block">古镇巷深深,黛瓦青苔覆。</p><p class="ql-block">桥拱卧波横,舟荡穿烟渡。</p><p class="ql-block">旧街灯火明,老店茶香吐。</p><p class="ql-block">风抚晚庭花,月照三林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镇修鞋匠</p> <p class="ql-block">三林古镇的特产丰富多样,涵盖了美食和手工艺品等多个类别,以下是一些主要特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美食类</p><p class="ql-block"> 三林塘肉皮:三林镇的传统特产,当地人家逢年过节常购买。它可用于多种菜肴制作,如本帮菜中的“扣三丝”“肉皮汤”等,口感软糯,吸收了汤汁的鲜美,味道醇厚。 </p><p class="ql-block"> 三林塘酱菜:生产历史悠久,名闻于世,被列为“沪郊百宝”之一。其中,小乳酱瓜在明朝时被誉为宫廷贡品,大头菜、白糖小乳酱瓜、桂花大头菜获上海名优产品称号。 </p><p class="ql-block"> 三林塘崩瓜: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瓜型呈蚕茧形,果皮浅绿,果肉橙黄,覆绿色细网纹,皮厚0.2-0.5厘米,易崩裂,单果重1.5-2.5千克,肉质细、纤维少,多汁爽口。 </p><p class="ql-block"> 三林本帮菜:具有鲜明地方个性,体现“形制精巧、色香味浓”特色,保持“灵活善变、兼容并蓄”特点。“老八样”是其代表,包括本帮扣肉、咸肉扣水笋、扣鸡等,皆出旧时农家婚丧嫁娶之宴。 </p><p class="ql-block"> 手工艺品类</p><p class="ql-block"> 三林刺绣:有近500年历史,融明朝露香园“顾绣”“苏绣”技术为一体。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地方一大产业,绣品厂曾专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绣制服饰。 </p><p class="ql-block"> 三林标布:三林塘是松江府下最早植棉的古镇之一,所产标布工艺讲究,布身光滑洁白,宽一尺二寸,深受各地欢迎,行销京、秦、晋、甘等地,有“三林塘标布进京城”的口碑。</p> <p class="ql-block">三林肉皮</p> <p class="ql-block">来三林古镇不要忘了品尝三林本帮菜。三林是上海本帮菜的发源地。欲吃正宗的本帮菜去三林古镇菜馆品尝是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上海本帮菜第一人李伯荣</p><p class="ql-block">李伯荣1932年出生,1945年从事烹饪工作,国宝级烹饪大师,上海本帮菜泰斗,被誉为“上海本帮菜第一人”,国家级烹饪技师、中国烹饪大师,全国优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餐饮业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中国饭店与餐饮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烹饪协会理事,上海市烹饪协会常务理事,元上海老饭店名厨,现任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餐饮总监。2016年7月28日凌晨2时许,因前列腺肿瘤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于上海浦东仁济医院逝世,享年84岁。李伯荣精通本帮菜的烹调技法,博采众长,敢于创新,代表菜品有虾子大乌参、花塔形扣三丝、八宝鹌鹑、糟香划水、梅干菜鲳鱼等,虾子大乌参被誉为“本帮一绝”。李伯荣于1945年,在上海拜德兴馆本帮名厨杨和生为师,深得真传,悉心钻研本帮菜的烹饪技法,师父去世后,李伯荣挑起了德兴馆的大梁。解放后,李伯荣先后在德兴馆和上海老饭店等本帮菜馆掌勺,坚持本帮菜的特色和开发新品种,他将本帮菜的特色发扬得淋漓尽致。李伯荣从未放下手中的刀和勺,在上海本帮菜的烹制和发展上,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赢得了上海人民的尊重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三林古镇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上元出灯仪式、中秋祭月仪式和城隍出巡仪式。上元出灯仪式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由商会组织将彩灯叠成灯山,游人在老街中歌舞百戏,场面热闹非凡。中秋祭月仪式则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源自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仪式包括摆放香案、诵读祭文、上香祈福等活动。城隍出巡仪式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清晨鸣钲放炮,迎城隍老爷出巡,仪式隆重,随从仪仗众多。</p><p class="ql-block">此外,三林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三林塘老街依三林塘而建,尽管大部分建筑已经过重建或修缮,但仍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每逢4月,上海民俗文化节在三林塘老街举行,源于古老的“三月半”圣堂庙会,展示了浦东地区的独特文化。老街两旁有商铺、展台、传统手工艺品、美食以及精彩的“行街表演”,如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p> <p class="ql-block">老同事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三林本帮馆是最正宗的本帮菜馆</p> <p class="ql-block">三林本帮馆</p> <p class="ql-block">笔者特为看了一下三林本帮馆的菜单,价格比较实惠。这儿顾客盈门,中午时分各个包房都是满的。</p> <p class="ql-block">三林古镇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以下是一些较为著名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古代名人</p><p class="ql-block"> 林乐耕:北宋仁宗年间,闽漳州人,三林镇的始建祖。宋神宗熙宁6年,林乐耕欲应科举出仕,但五次乡试均名落孙山,后携妻带二子北上,定居于浦东一支流北岸,令长子于上游建东庄,次子于下游建西庄,乐耕居中,其后别姓渐来渐多,形成聚落,东庄、中庄与西庄相连接,因姓林,三庄合称三林庄。</p><p class="ql-block">赵 伦:明代三林人,官至刑部主事。</p><p class="ql-block">储 昱:明代少参,曾修筑南园,为三林添一胜景。其在江西任职时,颇有政绩,以廉洁奉公、关心百姓疾苦著称。</p><p class="ql-block">张 照:清代刑部尚书,擅长音律书画,其书法作品风格独特,在当时及后世都备受推崇。 </p><p class="ql-block">陆德山:清代雕刻名匠,被称为“天授之技”,其雕刻作品工艺精湛,线条流畅,造型逼真,为三林古镇的文化艺术发展增添了光彩。</p><p class="ql-block"> 近现代名人</p><p class="ql-block"> 汤学钊:民国初年的理财高手,上海开埠后使得中国纺织业重新崛起的重要人物之一,出资建造了汤氏宅邸,为中西合璧的优秀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朱天梵:对书画金石皆有造诣,在艺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底。 </p><p class="ql-block">穆藕初: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先驱,对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p><p class="ql-block">姚惠泉:少年时即积极参加反袁称帝和“五四”运动,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民主人士,为中国的民主事业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沈干城:中国共产党早期铁路工人运动的先驱者,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全国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杭州地委工人部长,为中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三林中学是浦东新区的区重点中学</p> <p class="ql-block">盛宴一天聚</p> <p class="ql-block">盛宴一天聚整合餐饮、KTV、舞厅资源,为退休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以低廉价格及优质服务吸引老年朋友参加,实现商家与老年顾客的双赢,受到老年朋友的欢迎。在经济低迷背景下,此种营销模式值得推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