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下的往事

春天

<p class="ql-block">  在我记忆深处,老巢县二中的校园里,曾有一个很高很大的葡萄架,那个葡萄架下面也是行人过道,进入校园,葡萄架是必经之路,葡萄架像一位沉默却深情的老友,静静伫立,欢迎着进入校园的老师和同学。葡萄架下,也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承载着我们快乐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巢县二中的老校址是原来的夫子庙。学校老大门就设在现在的新华书店。老大门的门口有二尊大的石狮子,进入校门,跨上几级台阶,便是夫子庙的大牌坊,那个葡萄架就在夫子庙的大牌坊后面。葡萄架的两边还设有水池,大概叫“泮池”,一到夏天,荷花映滿“泮池”配上绿叶满藤的串串葡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家就住在离葡萄架二三十米的地方,也就是夫子庙前殿的最西边,和夫子庙西厢房相连。我们来来去去都是要经过这葡萄架,所以这葡萄架已住入我心。</p> <p class="ql-block">  葡萄架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从我记事起,它就存在了。那葡萄架面积大约有八十平米,高二米,树根已牢牢扎在土里,藤干上己覆滿了非常粗犷的老皮,一层层的皮和皮之间沟壑纵横,静静的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藤上的枝杆早己失去锋芒,却依旧倔强地挺立着,偶而有几片枯黄的藤叶,在微风中发出沙沙的低语,似在追忆夫子庙的晨钟暮鼓与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  葡萄树是落叶植物,秋天会将所有的叶子落光。而来年的春天又会重新长出嫩藤,当春风吹起时,嫩藤会长出新的叶子,每到夏天,葡萄就开花了,花很小很小,但很多很多,闻上去还有淡淡的清香。渐渐的树藤爬满藤架,远远望去,像一个绿色构造的大凉棚,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每当微风拂过,绿叶沙沙作响,宛如一首悦耳的交响曲。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大地,可葡萄架下,却是一处怡人的阴凉。这棵老葡萄架,从春天的发芽,到夏天的茂盛,极大程度地展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也感染着每一个经过它的人。</p> <p class="ql-block">  儿时暑假,葡萄架是我和小伙伴们的秘密基地。清晨,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葡萄叶,在地面洒下斑驳光影。我们在架下捉迷藏,一人蒙着眼数数,其他人像小耗子般迅速找地方躲藏。我最爱躲在葡萄架深处,屏住呼吸,听着小伙伴们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心都提到嗓子眼。偶尔,还会不小心碰到串串青涩的葡萄,引得一阵惊呼。欢笑声、呼喊声,交织成一曲童年的乐章,在葡萄架下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  每当葡萄成熟时,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在绿叶之间,真像碧玉的珠子,刹那间就觉得口水湿了下巴颏。可葡萄架很高,我们女孩够不着,只见哥哥和几个男孩,麻利的像个猴子,三下两下就爬上了葡萄架的枯树杈,用手掰下瞄准好的一串串葡萄,跳下来,分给我们吃,那时的葡萄没有现在的葡萄甜,吃在口中是酸酸甜甜的。那浓郁的酸甜至今仍萦绕在我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奶奶嘴里知道,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日子,这天夜里,只要在葡萄架下,就会听到他们相会时的说话和织女的哭泣声。</p> <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的七夕节,我怀揣着好奇与期待,蹑手蹑脚地钻进了葡萄架下。月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洒下细碎的光影,仿佛繁星坠落人间。我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声音。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低语传来,那声音仿佛带着丝丝缕缕的哀愁与眷恋。牛郎的声音低沉而温暖,诉说着一年来在人间的辛勤劳作,织女的回应轻柔婉转,倾诉着对牛郎和孩子们无尽的思念 。他们互相倾诉着对彼此的牵挂,对团聚的渴望,还有对未来重逢的期许。这一刻,葡萄架下的我,仿佛也被这份深沉的爱意所笼罩,思绪飘向了浩瀚银河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1965年巢湖专区成立,地区新华书店开始建造,选址是原巢县二中的大门前面,也是古代夫子庙的大门。二中老大门被拆除了,那夫子庙的牌坊和那架古老的葡萄架也没能幸免。</p><p class="ql-block"> 尽管葡萄架已消失,但那些年在葡萄架下度过的美好时光,早已化做我生命中珍贵的财富。每当我回忆起那些日子,总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感激。那葡萄架,不仅是我童年的乐园,更是我心中永远的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