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退休开店的学生,忙中偷闲,要带我游本地的村落。听说木头窝有个村级芦苇艺术馆,我们就决定先去木头窝。</p><p class="ql-block"> 在村落名中,“窝”是指河流转弯之地,“铺”本意是窝铺、递铺、驿站。天津市宁河区200多个村庄中有6个“窝”、3个“铺”。</p> <p class="ql-block"> 木头窝,传说由屠姓立庄,但已无屠姓。木头窝之名,源于蓟运河的漕运历史,曾经是修造漕船储存木料之所,村名与看守木料的窝铺有关。据史料记载:“中国南方有一个木头城,北方有一个木头窝。木头城在贵州省锦屏县三江镇,它以盛产集散修造漕船的杉木而闻名全国。木头窝在宁河县,居古蓟州漕运要路蓟运河的中段,历史上曾是储存修造漕船木材的场所,虽然是从一个木料场的窝铺而得名,但它也和蓟运河悠久的漕运历史有关”。</p>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转了一圈也没发现艺术馆,打听了村民也不知道,但村民很热情,下了车,给我们指路,让我们去新建的大队部看看。</p> <p class="ql-block"> 大队部没人,村民正放鱼苗,让我们去老大队部看看。</p> <p class="ql-block"> 老大队部就在村口,我们先被坡上坡下的花迷住了。</p> <p class="ql-block"> 老大队部也没人,学生观察一圈也不像有艺术馆的样子。给朋友打电话确认,原来芦苇艺术馆在前米厂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木头窝,2020年入选天津文化旅游村,我们就便也在村里转转。</p> <p class="ql-block">木头窝码头</p> <p class="ql-block">梣叶槭</p> <p class="ql-block">沿河岸有个桃花堤。</p> <p class="ql-block"> 米厂村,明初建村。燕王扫北时,运粮的漕船在村北河湾沉没,后来把从水中打捞出来的粮食,在场地上大面积晾晒,曾名传“晾米场”,遂演化为“米厂”。因分出较小村落,按方位前后,称“前米厂”“后米厂”。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河县志》只有“米厂庄”一村。咸丰年间手绘《宁河图说》标明,前、后米厂实为一村。</p> <p class="ql-block"> 国内少见的村级芦苇艺术馆,就在宁河区前米厂村!</p> <p class="ql-block"> 这座别具一格的艺术馆内陈列着各种芦苇所制成的生产、生活用品,还原出一幕幕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的活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 艺术馆院内,各种花争先开放。</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从小生活在蓟运河畔,曾编席给家里挣过工分。在芦苇艺术馆重温编席这项技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