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唐惠陵位于蒲城县西北7公里处的桥陵镇三合村。在关中唐十八陵中蒲城有四座,分别是桥陵、泰陵、景陵、光陵,而惠陵是桥陵的陪葬墓,是唐让帝李宪与其恭皇后之合葬墓,李宪因让位于其弟玄宗李隆基,史称“让皇帝”<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唯一一座已经发掘并对外开放的唐代准帝王陵。</span></p> <p class="ql-block">唐惠陵是已发掘的盛唐时期规格最高的“帝”后合葬墓。其宏大的封土、规格齐全的陵园建制体现着一代盛世的雄风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唐代帝陵从唐太宗李世民葬九嵕山开始,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构筑在山上。“依山为陵”一方面是为了显示气势雄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盗。</p> <p class="ql-block">惠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宪的陵寝,因其能审时度势,让位于其弟李隆基,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故史称“让皇帝”。</p> <p class="ql-block">惠陵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呈覆斗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9米,高约14米,陵园北靠金帜山,南临漫泉河,地处平川,交通便利。陵前有青色大石碑一通,上书“唐让帝惠陵”五个大字,为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书。</p> <p class="ql-block">李宪(679年—742年1月5日),原名李成器,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母为肃明皇后刘氏。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684年),立为皇太子,后让位于三弟李隆基。能诗歌,通晓音律,尤善击羯鼓、吹笛。历任太子太师、太尉,封宁王。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欲朝政,为唐玄宗所重。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742年1月)薨,享年六十三岁,追谥为让皇帝,葬于惠陵。</p> <p class="ql-block">地宫入口</p> <p class="ql-block">进入唐惠陵地宫,沿着斜坡缓缓走进墓室,就可以看到墓道两旁精美的壁画,彩绘壁画分布于墓道、过洞和天井上,《飞人图》《青龙白虎图》《出行图》《仕女图》《乐舞图》等,可以看出李宪墓室内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帝王规格内宫官署机构。</p> <p class="ql-block">墓道东西壁南部各绘一幅前有二位仙人引导的,长达6米有余的青龙白虎图。</p> <p class="ql-block">甬道两次为左青龙右白虎彩画</p> <p class="ql-block">青龙</p> <p class="ql-block">2000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唐让帝惠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860余件(组),出土彩绘壁画250余平方米和观赏性极强的石椁,其中许多内容属国内首次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白虎</p> <p class="ql-block">甬道和墓室均为条砖券砌,甬道进深20.8米,宽1.65米,高2.3米—2.77米。甬道南口残存砖封门,甬道内距南口约3.5米处有安装木门的痕迹,距南口约8.9米处有一道已被破坏的石门。</p> <p class="ql-block">惠陵名称是由玄宗亲定,《逸周书·谥法解》上释义“惠”是:“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惠陵就如同李宪的谥号“让”一样,是一个充满褒义的美好名称。</p> <p class="ql-block">唐惠陵早年多次被盗,主要为各类彩绘陶俑。主要出自小龛,以第二天井的两个小龛出土最多,几乎塞满了整个壁龛,种类有各种大立俑和小立俑,各种骑马俑、大陶马、大立驼和卧驼、以及牵马(驼)胡人俑和骑驼俑等。</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着甬道下行</p> <p class="ql-block">甬道两次的壁画均为侍女与侍从</p> <p class="ql-block">甬道内的黄色灯光造成壁画的颜色视觉发黄</p> <p class="ql-block">根据陵墓神道的宽度可以看出惠陵没有达到帝陵的规格。像唐桥陵神道宽度为110米,唐泰陵神道宽度为65米,据当地人流传,唐惠陵神道宽度仅20米左右,目前都看不到神道。</p> <p class="ql-block">按照帝陵建制,天井天子用9个,诸侯用7个,但惠陵仅有7个,用的是诸侯王的待遇,还达不到天子帝陵的规格。所以,将唐惠陵称为唐帝王陵是不完全准确的,它应该是一座准帝王陵。</p> <p class="ql-block">唐惠陵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及墓室的壁面均抹有白灰墙皮并绘有壁画,所绘壁画线条流畅,娴熟,色彩鲜亮。</p> <p class="ql-block">地宫甬道两侧,美轮美奂的唐代壁画迎面而来,这些壁画线条流畅有力,勾描丰富灵活,主要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皇家宫阙、仪仗、宫女、仆从、乐舞等。</p> <p class="ql-block">再现唐朝妇女以胖为美</p> <p class="ql-block">下一道石门</p><p class="ql-block">惠陵墓道南宽2.45米,北宽2.15米,下宽2.4米,长约59米,7个天井,3个过洞,6个壁龛。</p> <p class="ql-block">甬道两壁亦均绘侍女,顶部则绘如意云头及花朵。</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道石门就进入棺椁存放的后室。墓室平面为正方形,高约4米,穹窿顶,最高处约10米,墓室西边放置有石椁,通高2.2米,长3.96米,宽约2.35米,石椁顶为庑殿式顶,由6块青石雕刻拼合而成,周壁由10个方形石柱和10块壁板组成,石柱及各块壁板上雕刻有精美的线刻画。</p> <p class="ql-block">墓室平面为外弧方形,南北最长处5.7米,东西最宽处约5.6米,四壁高3.92—3.98米,穹窿顶最高处约10.08米。墓室西部置石椁,石椁顶盖由6块雕刻成庑殿式顶的石块组成,周壁由10个方形石柱和10块壁板组成,南北成3间、东西作2间,椁床衣6块青石组成。周壁内外及椁床外侧均有雕刻精美的线刻画。通高2.2米,长3.96,宽2.35米。</p> <p class="ql-block">石棺后后位跪拜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后室的壁画全部用铁网罩住保护</p> <p class="ql-block">千年壁画的颜色尚存很是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壁画透视准确,色泽鲜明,人物优美,技法娴熟,人物神态安详,彼此呼应,生动传神,技艺高超。</p> <p class="ql-block">《逸周书·谥法解》“让:推功尚善曰让;德性宽柔曰让”,李宪被追谥为“让皇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对他“兄弟相安,终身无间”的高度肯定。</p> <p class="ql-block">墓室东壁为一幅场面较大的乐舞图,中间两人对舞,南边乐队伴奏。</p> <p class="ql-block">壁画让我们今人看到千年前唐朝美人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从地宫向外走</p> <p class="ql-block">走出地宫来到地面</p> <p class="ql-block">唐惠陵出土物陈列展</p> <p class="ql-block">唐惠陵的考古发现非常丰富。2000年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已被炸掘的让皇帝惠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860余件(组)文物,包括彩绘壁画250余平方米和观赏性极强的石椁。这些出土文物为研究唐代的墓室壁画和贵族生活提供了丰富资料。</p> <p class="ql-block">惠陵1999年10月初在三次被盗之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3月对惠陵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的文物,彩绘壁画和石椁,许多内容属国内首次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甬道壁画临摹图</p> <p class="ql-block">出土文物彩绘陶腰鼓</p><p class="ql-block">据说,玄宗兄弟五人,皆通晓音律,他们聚会之时,各持自己擅长的乐器,长兄李宪善于吹箫,玄宗则击鼓合之。这里随葬的陶鼓,见证了玄宗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p> <p class="ql-block">唐惠陵的文化底蕴深厚。尽管惠陵的地宫已被盗三次,但馆内仍藏有当时的壁画、侍女俑、陶马、胡人、陶骆驼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唐代的艺术水平和工艺技术,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对太子(未来皇帝)的册立有 “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李宪身为长子本当被立为太子,但他后来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有能力有才学的三弟李隆基(即唐玄宗)。玄宗感他的恩德,在大哥去世之后,追谥他为“让皇帝”,并陪葬父亲睿宗的唐桥陵之旁,称墓为惠陵。老百姓则因他主动让位,感其诚而称他的墓为“让冢”。</p> <p class="ql-block">该墓还出土哀册残片,银饰、琉璃串珠、残玉器,以及铜马器、铜饰片、铁器和零星残瓷器和陶器等。</p> <p class="ql-block">唐惠陵出土各种骑马俑、大陶马、大立驼和卧驼、以及牵马(驼)胡人俑和骑驼俑等。</p> <p class="ql-block">惠陵出土的陶俑分为大、中、小三种,包括侍女俑、胡人俑、骑马俑、骆驼俑等。</p> <p class="ql-block">唐惠陵博物馆占地面积45亩,共有壁画陈列室、沙盘模型陈列室、出土文物陈列室、放映室、碑石陈列区以及惠陵地宫六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李宪把皇位拱手让给了李隆基。他这么做,不光显得他度量大、心胸宽,而且啊,还帮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惠陵是个哥哥疼弟弟、弟弟敬哥哥的传奇故事。惠陵虽说它不是正经八百的皇帝陵,但历史价值可不含糊,是李宪和李隆基兄弟情深的一个铁证,被后人传为了美谈。</p><p class="ql-block">——本集2024.05.30摄于蒲城三合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