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奶奶 ——仅以此文献给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李海生

<h5>奶奶曾经居住过的山村</h5> <h5>李氏家训:“忠诚报国,孝顺尊老,勤廉为业,节俭持家”。书法由潘体传承人陈兆麟先生书写</h5> <h1> 我的老家在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左权县。一直到八路军进入之前,这里叫辽县(古辽州)。“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占领华北,还妄图占领全中国,山西成了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蒋介石只给3个师的编制。1937年秋,3 个师先后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其中129师随八路军总部来到我的家乡,总部在我的老家驻扎达5年之久。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冀豫省委等150多个党政军群机关在此长期驻扎,每个村几乎都住过这些机关。1942年5月23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部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牺牲,经百姓请愿,边区政府批准易名为左权县。<br> 当年这里是全国瞩目的抗日根据地,这个只有7万多人口的小县,就有3万多人直接参战,1万多人参加八路军,1万多人牺牲。其中我的家族参加八路军的就有30多人,在抗战中10多人牺牲,10多人受伤,有的牺牲得很壮烈。<br><br></h1> <h5>左权县烈士陵园</h5> <h5>屹立在县城将军广场的左权将军塑像</h5> <h5>老家村里的国共合作纪念碑,左边是共产党党旗,右边是国民党青天白日旗</h5> <h5>三婶家是129师385旅政治部旧址</h5> <h5>抗战胜利后左权县委一班人,奶奶的弟弟(二排左1)曾任左权军分区副参谋长、左权县武委会主任(照片中解放后很多担任了省部级干部)</h5> <h5>陈赓大将夫人居住地,也是我们李家的房子,其儿子陈知建还是本族一位奶奶和她的妹妹共同奶大</h5> <h5>本族一位堂爷爷的八路军胸章</h5> <h5>村里的革命公墓,埋葬着3000多烈士遗骸,只有少数人留下名字</h5> <h1> 我的父母都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从小与父母聚少离多,基本上是由姥姥带大。但父母和堂姐给我讲过很多爷爷奶奶的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 先说我的爷爷</b><br> 我的爷爷生于1890年(农历庚寅,清光绪十六年),可能受文化程度所限,太爷爷给他起名就叫庚寅。爷爷天性胆小,据说连县城都没去过。大约是1940年前后的一个秋天,爷爷在北坡地上收割莜麦,一对日本兵从辽县最大的红都炮台出来,途经狼牙山的山顶上下来,当时可能没带翻译,对我爷爷“哇啦哇啦”说些什么。爷爷听不懂他们的鸟语,但从小日本的比划中好像是在问路。但他也无法回答明白。这时候,小日本开始发怒,几个日本兵拿枪托在爷爷身上猛打。爷爷个子不高,根本无力反抗,直到被小日本打晕过去。<br> 秋天天短,奶奶把晚饭都做好了,不见爷爷回来,便让大伯、二伯去地里看看怎么回事。到了地头一看,爷爷在地头躺着已经不省人事。大伯摸了摸爷爷的鼻孔,好像还有口气,和二伯轮换着把爷爷背回了家。<br> 奶奶看了看,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慌忙熬点小米粥,晾凉一点给爷爷喂到嘴里。过了好大一阵子,爷爷慢慢睁开了双眼,很吃力地讲了小日本打他的经过。奶奶把爷爷的衣扣解开,才发现浑身上下全是青一块紫一块。<br> 当时,爷爷他们住的村庄只有十几户人家,全是一个家族清代从老家马厩迁移到此以刨山地为生,都是穷得叮当响的户。离最近有私人诊所的大村庄都有14华里路,别说送去治疗,就是医生也请不起。大伯略懂点医道,给爷爷找点止血的草药砸碎敷到伤口处。只听爷爷不断地呻吟,奶奶和大伯他们一直在旁边守着。到了后半夜,只听爷爷咳嗽了几声,嘴里先是吐出些黑血,后来又一个劲地发抖,好像得了类似“癫痫风”的症状。第二天在更加难受的气氛中熬了一天,第三天一早就离开了人世。只活了50岁。爷爷死后,在乡亲们帮助下草草掩埋。<br></h1> <h5>爷爷奶奶的墓地,因为整存搬迁,周围都是荒草,只有老坟树还傲然屹立</h5> <h5>几百年的古松见证曾经的山村</h5> <h1><b> 再说我的奶奶</b><br> 我们的奶奶名叫李爱祥,1894年(农历甲午,清代光绪二十年)出生在左权县铺上村一个贫苦的农家。旧社会家里越穷生育孩子越多。奶奶的父母生了10个孩子,奶奶排行老大,下面有六个弟弟,两个妹妹。父亲在世时曾经给我们讲,奶奶的母亲生下第十个孩子时,一看又是个丫头片子,就抱着扔到河里溺死了。所以,奶奶说她造了孽,一辈子没有女儿,生养了三个儿子。但奶奶未嫁给爷爷时,是太姥姥的好帮手,几个弟弟妹妹由她帮着带大。<br> 奶奶嫁给爷爷,更是个穷人家。家里只有几亩连草都长不好的山地。遇到灾荒年月,经常吃不上粮食。所以父亲七岁开始要饭。但奶奶脑子好,也比较刚气。我虽然见奶奶次数很少,但在我印象中,奶奶总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br> 爷爷死后,奶奶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当然,奶奶的娘家虽然穷,也经常给予接济。奶奶别看没上过学,但深明大义,支持三弟、五弟早年参加革命。抗战期间,做军鞋,奶奶都超额完成任务;转送到家的伤员,尽管奶奶家很穷,但宁可自己没饭吃,也要让伤员吃饱。特别是奶奶的五弟,17岁在南同蒲线上打工时结识了共产党,成为早期“牺盟会”成员,回到老家组织“扩红”运动。到百团大战前,已经是子弟兵的营长。他看奶奶家太困难,就与奶奶商量,让我父亲跟他参军去了,那年父亲14岁。<br> 奶奶的五弟在百团大战后,已经是正团级干部。百团大战后,日本鬼子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根据地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奶奶五弟媳12岁参加革命,从当儿童团长到妇女主任,以教师的身份做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后来,汉奸一个劲地破坏,奶奶的五弟媳实在没地方躲就来到奶奶家。那时正怀着孕,奶奶尽力照顾。奶奶把锅灰拌上黄土涂抹到她脸上,所以村里和村外人几乎认不出来是谁。一次,奶奶一个当了汉奸的侄孙,偷偷密报大汉奸刘专才,听说是奶奶家里好像私藏了八路,刘专才就报告了附近炮台上的鬼子。几个鬼子和伪军来到奶奶的山村查找。当民兵知道敌人来时,转移已经来不及了。奶奶就让弟媳躲进石头做的柜子里(平时主要用于盛粮食和杂物且防鼠用),上面放些烂棉絮之类盖上。敌人来后,逼问奶奶,你家是不是藏着“八路”?奶奶说,我不知道什么八路九路的。敌人看奶奶家家徒四壁,当时侥幸没搜石柜。于是就把奶奶捆起来,押到附近的红都炮台上。经两天审讯,还把奶奶打伤,可奶奶总是装糊涂,说她们从没来过。敌人急了,说,八路军有个大干部叫李贵成,是你什么人?奶奶说,我家没有参加八路军的人。敌人说,你姓李,李贵成也姓李,难道和你没关系?奶奶说,他参加八路军与我有什么关系?坚持什么都不说,并且反驳说,我姓李有罪吗?就这样鬼子拿不出证据,才把奶奶放回家。后来奶奶给家人讲,鬼子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说,我能出卖我的亲弟弟和弟媳吗!<br></h1> <h5>奶奶的五弟担任八路军独立营营长时的照片</h5> <h5>奶奶的五弟担任八路军团级干部时的照片</h5> <h1><p> 有一次,日本鬼子从红都炮台出来,途经狼牙山下面奶奶的村子。奶奶和弟媳及乡亲们都躲在一个叫“庄洼”的窑洞,这个窑洞是早期种山地和逃难用的。当民兵报告,敌人从狼牙山上下来了,抗日村长说,凡是吃奶的孩子赶紧把孩子的嘴巴含到奶头捂住,绝对不能发出任何声响。奶奶的五弟媳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刚生下几个月,就这样活活地捂死了。那天捂死的还不止一个,可见鬼子有多可恨!</p> 解放后,奶奶的五弟成为12级高级干部。有次路过老家,专程去看望奶奶,还给奶奶留下20元钱,奶奶老说,沾了弟弟的光。<br> 我在四川涪陵(现属重庆)当兵时,给奶奶的弟弟买过当地产的藤椅、凉席、榨菜等,他们可高兴了。<br> 奶奶只活了六十八岁,据说是长了一个什么瘤,要是现在,肯定能治好。<br>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平凡又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但也是有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中国女性。<br><div> 1938年5月毛主席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他提出的“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述至今也没过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之所以不怕牺牲,顽强奋斗,前赴后继,除了军队、民兵的战斗外,就是不知有多少像我奶奶这样的普通百姓,同样做出了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br></div><div>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要缅怀先烈,千万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换来的。</div></h1> <h5>我的大伯活了90多岁</h5> <h5>二伯只活了65岁</h5> <h5>父亲1942年参军,留下一张唯一的独立营照片</h5> <h5>1960年父亲从南方调回山西工作,我第一次在父母身边</h5> <h5>2013年去晋中市看望80多岁的老姐姐李英,她1945年参加革命,曾经受到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德委员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亲切接见,她专门给我讲家族抗战故事,右为姐夫王树荣</h5> <h5> 2015年6月8 日专程去看望96岁的老堂姐李爱先,她给我讲爷爷奶奶的故事和他父亲牺牲的过程</h5> <h5>2013年3月18日去看望95岁奶奶的亲弟媳,她12岁就参加革命了</h5> <h5>宋代古辽州图(左权县档案馆提供)</h5> <h5>山丹丹花</h5> <h1>谢谢观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