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镜中的美好定格 《今日的丹东》刊载我的作品选辑

满园杜鹃红似火 美篇号2872189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满园杜鹃红似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287218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文:满园杜鹃红似火</b></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丹东》是专注于发布丹东纪实摄影图片和视频的优质平台。以往每周更新三期、一期,如今调整为每月一期。它是丹东人第一时间深入了解家乡、宣传家乡的正能量窗口。</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平台上,无论是谁,都可以借助手机、相机等设备,将全丹东地区当月的精彩瞬间以纪实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分享出来。它刊登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街景风貌、奇人异事、天气变化、自然风光、大型活动以及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我与《今日的丹东》结缘颇深,从七、八年前便开始向平台投稿并被登载发表。本文精心选编了近年来《今日的丹东》所登载的,由我用手机拍摄的部分照片,希望能与大家一同回味丹东那些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日的丹东》发布我的第一幅手机拍的照片。那是2017年的4月,照片发出后,一开始,满心都是期待,不停地想着会不会被采用;一会儿有些焦虑,怀疑自己是不是作品不够好。看到被采用发表了,心里也挺高兴,觉得付出有了收获。现在看,这张照片前、中、远景有层次感,但阴天光线较暗,只能说刚及格吧。</p> <p class="ql-block">4年多前《今日的丹东》,举办的一次摄影比赛我报送的参赛作品,被平台选用并登载。照片上月亮岛的建筑、江水与天空搭配和谐,形成良好的视觉层次。色彩也明快,夕阳下建筑的暖色调与蓝天碧水相互映衬。光影运用巧妙,夕阳余晖为画面增添了氛围感。展现出夕照下的月亮岛的独特风光。</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12日《今日的丹东》登载了我的《暮色中的帽盔山》手机照片。拍照当时已晚19时了,从公园里出来,正好看到4个外国人在这拍照,我在抢拍他们时,也用手机随手拍了这张照片。觉得构图上,圆形框架巧妙将帽盔山与蓝天框入其中,富有艺术感。色彩鲜明,湛蓝天空与葱郁山林、嶙峋山石形成对比。表现了帽盔山的独有的自然风貌。</p> <p class="ql-block">2020年的一天,我给老父亲做好饭,并做完家务后,往自己家走时,看到晚霞非常漂亮,立即拍了下来,回家后看到在构图上帽盔山与绚丽晚霞搭配,简洁而富有美感。色彩极为绚丽,晚霞的粉橙色调与山体的暗绿形成强烈对比。夕阳余晖为山体增添立体感,因天晚并受手机拍照限制,山上的细节表现的不突出。但瑕不掩瑜,投稿后被编辑采用登载。</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晚上在鸭绿江畔散步时,于月亮岛附近拍的一张<span style="font-size:18px;">鸭绿江上明月与潮水上涨的</span>照片。并用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中 <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月共潮生” 来做标题,</span>描绘这一壮丽画面,编辑采用大概也是有这句意境优美的古诗功劳吧。</p> <p class="ql-block">这张锦江山荷花池和八角亭的照片,以拱形为框,将荷池与古亭纳入其中,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翠绿荷叶、金黄亭顶与周围绿意相互映衬。光影柔和,展现出夏日景致的清新感。受到了《今日的丹东》编辑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燕窝铁路浮桥遗址,照片上水面、残桩与江岸组合,诉说着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承担志愿军后勤补给运输通道的重任的历史。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对鸭绿江沿线桥梁进行疯狂轰炸,但燕窝铁路浮桥凭借灵活搭建、不易被精准摧毁等特点,保障了志愿军部队兵力调动,以及粮食、弹药等物资的持续供应,为战争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被称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10月26日,阳光正好,人们相聚于此,在志愿军公园军用水壶的大雕塑前留下美好瞬间。每一张照片,都定格了欢笑与温情,成为时光里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公园的秋色,如诗如画,斑斓色彩晕染着大地。而那座《和平 》雕塑,静静矗立,似在诉说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9日在鸭绿江河口断桥手机拍的照片,参加了《今日的丹东》“丹东的桥让人震撼,兴奋,自豪,感慨!—丹东的桥专题”征集活动。红旗上标的是入朝作战中国人在志愿军的部队番号,因而主题为《断桥上中国志愿军战旗猎猎》。</p> <p class="ql-block">丹东杜鹃广场上的丹东市花杜鹃花的雕塑,是丹东城市的标志性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月亮岛外广场中月亮造型的路灯刚建成时拍的。晚上灯光亮起时,独特的灯光造型在黑色背景下较为突出,有一定视觉冲击力,也被采用刊出。</p> <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中旬,我与厂工友一起游览宽甸青山沟,在虎塘沟的“九曲天水”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手机拍下的</span>。当地人说九曲天水是天河之水,也称为爱情之水。我觉得“九曲天水”是虎塘沟的灵魂,那从高山而下的一股干冽清泉,形成一线瀑布,飘飘洒洒,跌来荡去,几经曲折而下,长流不息,被形象地称为“九曲天水”,十分壮观。潺潺溪流如灵动音符,描述着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2017年10月在凤城蒲石河森林公园游玩时拍的(一张照片。漫步蒲石河,看层林尽染,碧水如镜。山水、亭子与倒影相互映衬,层次丰富。色彩绚丽,秋枫的红、树间的黄与碧水搭配和谐,自然光线下景物细节清晰,氛围静谧美好。用手机框住这方天地,表现了蒲石河公园旖旎的自然风光,也把秋意珍藏进相册,成为心底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灼灼枫叶 满山留丹》</span>是我在2018年8月初在宽甸天桥沟森林公园拍得一张照片。照片中桥梁、红叶与山水搭配,层次较丰富。色彩绚丽,红枫与蓝天对比恰当。光影运用得当,凸显出秋日景致的立体感。被选用登载的原因,也是由于它表现出了天桥沟独特的山、水、林相融合的自然韵味吧。</p> <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全家到宽甸毛甸子响水寺去赏枫,当时就感觉这里的枫树太美了,用手机拍了多张照片。这张主题《红枫灼灼叶逾燃》的照片,把红枫、溪流与潭水搭配比较和谐,层次分明。色彩也可用绚丽夺目来形容,红枫的艳红与潭水的碧绿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秋日山水画卷,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秋景的绮丽多姿。</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8年8月为参加“丹东的桥“照片征集活动,而拍的五道河桥夜景。</p> <p class="ql-block">小外孙3岁时,全家到东港大孤山游玩时,手机拍下的孤山上庙中的大孤山“神韵”——千年古银杏。大孤山上庙有两棵“银杏二王”古树,有千年的历史,一棵1300年,另一棵是800年的,也被称为“祖孙树”。大的那棵需要四个成人才能围起来,高耸入云,葳葳蕤蕤,气势雄伟。树体高峻,雄伟屹立,枝繁叶茂,质朴无华,春夏碧绿蔽日,秋季满树金黄。千年古树与深山古刹风雨相守,穿越千年,美绝尘寰。</p><p class="ql-block">在拍照时,我反复观察,找了几个位置和角度。挑选的这张照片,古树占据中心位置,背景蓝天与树下古建筑衬托,层次分明。色彩绚丽,金黄树叶与蓝天对比鲜明。光影处理得当,阳光照射凸显古树质感。主题鲜明,展现出古树独特神韵,画面富有一定的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 月 2 日我在大孤山邂逅了这一大自然的神奇景象:百年老柞,树皮粗糙满是岁月沟壑,却仍身姿挺拔。枝头叶片或橙或黄,在风中似在低语。它们 “神情合一同气连枝”,并肩而立,似是岁月里携手的老友。置身其间,脚下落叶绵软,抬眼老树巍峨,满心皆是对自然生命力的震撼与敬畏,仿佛能透过它们触摸到时光的脉络。</p> <p class="ql-block">东港大孤山,有一处令人称奇的“古柞吞石”景观。古老的柞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将巨石逐渐包裹,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故事。我手机拍下的这张照片,真实地定格了这一独有奇景。</p><p class="ql-block">每到秋天,大孤山便染上斑斓色彩。古柞的枝叶由绿转黄,再到橙红,与地上的落叶、嶙峋的怪石相互映衬 。漫步其间,脚下是松软的落叶,身旁是饱经沧桑的古柞,能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静谧,那是专属于大孤山秋景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在辽东学院用手机拍的《满地翻黄银杏叶》,银杏大道延伸,人物点缀,<span style="font-size:18px;">光影营造出温暖氛围,</span>有纵深感。银杏树金黄灿烂,展现学院里秋日银杏美景和浪漫。</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拍的一张周日九纬路银杏大道的照片。九纬路是丹东最热门的“黄金大道” ,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满树金黄地上也铺满金黄落叶 ,“满城尽带黄金甲” ,吸引大批游客、摄影爱好者、美术家和作家前来 。这张照片展现了游人如织的热闹氛围。金黄的银杏大道延伸向远方,人群分布其间,有纵深感。画面虽缺乏独特创意和视觉冲击力,但展现了丹东独特的银杏大道景色,被选中并刋出。</p> <p class="ql-block">暖阳倾洒,广场上活力四溢。一群身影伴着晨光舞动柔力球,他们身姿矫健,步伐轻快,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背后帽盔山巍峨,似在默默守护这份朝气。在这里,运动与自然相融,绘就出丹东独有的生动图景,满是蓬勃生机与岁月静好。用手机拍的视频登出由《今日的丹东》2025年2月视频合集中采用。</p> <p class="ql-block">《游人如织“红枫路”》表现了金秋时节宽甸硼海三道湾秋季的梦幻诗篇。15公里的枫叶景观路,像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 枫叶或红得热烈似火,或黄得明亮耀眼,层层叠叠,在枝头摇曳生姿。照片是为参加《今日的丹东》“丹东最美乡村道”主题照片征集活动。照片中红枫夹道,人物、车辆分布其间,层次丰富。色彩绚烂,红枫色彩夺目。光影营造出秋日氛围,主题明确。只是照片人物稍多,画面略显杂乱。但也得到了评委的肯定,被选用和刋出。</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2019年7月1日《今日的丹东》登载在"街拍见闻"栏目中。帽盔山公园紫藤长廊中帽盔山老来乐民乐团为庆“七一”党的生日,自发组织的演唱会。当时真为这些老同志歌颂党的真情所感动。在简单的场地中,每个人都饱含激情地演唱着,演奏着,祝福着祖国,庆祝着党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27日参加堂弟孙子周岁宴后,从江边往家走。一路上遇到健身的和一些有特色的建筑物,随手拍了一些。过了民主桥后,远眺月亮岛上灯光在楼中闪烁,很好看,我拍下发去后即被选用。</p> <p class="ql-block">我自家小院中的盛开的月季花。我观察了几次后决定在构图上,把玫瑰居于中心,这样简洁突出主体。阳光下色彩鲜艳夺目,红色玫瑰在绿色背景衬托下极具视觉冲击力。光影细腻,水珠上的反光增添质感。主题明确,很好地展现了玫瑰的娇艳之美。现在看来背景虚化程度若能再高些,画面会更具艺术感。照片被编辑认为“颇具水准”。</p> <p class="ql-block">月亮岛楼房江中倒影,色彩和谐,建筑的黄白与绿植的绿色搭配自然。光影柔和,阴天光线让画面略显平淡。但觉得对鸭绿江月亮岛的独特景色也有一定的宣传作用,故被选用刊出。</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丹东》2025年2月刊,登载我在虎山长城首届新年灯会上,拍的虎山长城夜景《光影交织的虎山长城》照片。图中蜿蜒的长城阶梯引导视线向上,富有层次感。色彩对比鲜明,暖黄的灯光与深沉的夜色相互映衬。光影运用出色,灯光照亮长城,营造出神秘而壮丽的氛围。主题明确,很好地展现了虎山长城在首届迎春灯会中的独特夜景</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7日《今日的丹东》到凤城蓝旗采风,我们全家也自驾到大洋河,拍到了候鸟大天鹅迁徏至此聚集的场景。天鹅分布于画面,展现出群集的壮观景象。色彩以天鹅的白色与水域的自然色调为主,对比自然。光影柔和,阴天光线使画面氛围宁静。天鹅群集的主题,呈现出丹东的自然生态之美。</p> <p class="ql-block">在2025年丹东虎山首届新春灯会中,一些动物彩灯在路边,灵蛇蜿蜒灵动,仙鹤优雅伫立,斑马条纹鲜明,熊猫憨态可掬。它们被点亮,像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些动物彩灯是传统与创意相拥,光影与古老交织,它们齐聚一堂,共赴新春之约。《今日的丹东》编选我的这段视频,也有让生活如新春灯会一般,处处有惊喜,岁岁有新光的新春祝福。</p> <p class="ql-block">2025年丹东除夕前雪后的世界,孩子的笑脸仿佛是冬日里最温暖的光。瞧这小家伙,俏皮的帽子、梦幻的衣裳,与皑皑白雪相映成趣。栏杆上那一排小雪鸭、小雪恐龙,是孩子用天真垒起的童话城堡。这张主题为“童真堆起的梦幼城堡”在《今日的丹东》2月刊中登载。</p> <p class="ql-block">《2025新年第一缕阳光的温柔礼赞》,刋登在《今日的丹东》一月刋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中</span>桥梁、朝阳与人物相互映衬,极具张力。色彩绚烂,朝阳的暖色调与桥梁的金属色搭配和谐。光影运用也较好,朝阳晨晖营造出浪漫氛围。主题是新年第一缕阳光,画面意境优美。当时拍时没注意到人在桥边,人物部分稍显模糊。我对这张照片也比较满意,觉得是对自已起早拍照的最好回馈。</p> <p class="ql-block">这几年,我用手机拍的丹东独特韵味与美好瞬间,虽然在《今日的丹东》平台上刊载,但艺术表现力还比较业余,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它们却承载着我退休生活的无尽乐趣,让我在闲暇中愈发从平淡琐碎日常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平和与温馨。拍摄时,我用心捕捉每一处风景、每一个瞬间,希望家乡丹东独特的韵味和美好在照片中定格留存。</p><p class="ql-block"> 今后,在手机摄影的道路上,我仍会不断探索与总结提升。为此,诚挚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给予我宝贵的建议与指导,助我用手机拍出更多新作和佳作,以表达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