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挪威🇳🇴奥斯陆驱车沿着E18公路向东行驶230公里约3小时30分左右再回瑞典🇸🇪卡尔斯塔德小镇。一路上北欧的冬末初春景色浸染了沿途的松林与镜面般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卡尔斯塔德位于瑞典中部,坐落在瑞典最大湖泊维纳恩湖畔,这里以自然风光、水上活动和悠闲的城市氛围著称。</p> <p class="ql-block">冬末初春,湖面风很大,冷冷清清,少见人影。</p> <p class="ql-block">如果是春夏季游人可以乘船游览从卡尔斯塔德码头出发,游览湖中群岛,或前往湖心岛,岛上有多条徒步小径和野餐区。夏季还有日落游船晚餐(需提前预订)。</p><p class="ql-block">湖区骑行沿湖骑行路线约200公里,推荐短途路线:卡尔斯塔德至Hammarö岛(约15公里),沿途可见渔村、森林与湖景。</p><p class="ql-block">钓鱼与水上运动,维纳恩湖以鲑鱼、鳟鱼和北极白鱼闻名,可租船垂钓(需提前办理钓鱼许可证)。皮划艇或立式桨板(SUP)租赁点在湖边常见,适合近距离探索湖岸。</p><p class="ql-block">鸟类观察,湖区是候鸟迁徙的重要站点,Kilsviken湿地自然保护(距市区10公里)是观鸟者的天堂,备好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从卡尔斯塔德维纳恩湖约3小时车程后,斯德哥尔摩的轮廓逐渐浮现在梅拉伦湖的薄雾中。</p> <p class="ql-block">漫步至梅拉伦湖畔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这座红砖砌筑的意大利式塔楼,以黄金大厅的1800万片金箔马赛克震慑人心。跟随向导穿过蓝厅,虽名为“蓝”却未染一色砖红,因设计师被夕阳下红砖的光泽征服而放弃原计划。 </p><p class="ql-block">在诺贝尔晚宴厅的长桌前驻足,水晶灯的光芒倾泻于蓝厅穹顶的“星空”壁画上。登上106米高的塔楼,老城红色屋顶如波浪般涌向远方群岛,这一刻,北欧的理性与浪漫在此交融。</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与诺贝尔奖:从遗嘱到金色盛宴的传奇,作为诺贝尔奖百年庆典的核心舞台,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不仅是城市地标,更是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圣地。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愿到蓝厅的璀璨晚宴,这座建筑承载着人类智慧的最高礼赞。</p> <p class="ql-block">参加导览团(含诺贝尔厅讲解)踏入市政厅最著名的蓝厅,游客常会困惑:为何这个以“蓝”命名的宴会厅,目之所及全是暗红色砖墙?向导总会笑着揭秘:设计师拉格纳尔·厄斯特伯格原计划在墙面铺贴蓝色马赛克,但当他看见烧制完成的红砖在冬日夕阳下泛出蜜糖光泽时,当即推翻设计,并坚持保留“蓝厅”之名作为对初衷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每年的诺贝尔文学,物理,化学和医学等奖项均在这个市政厅里颁发。中国作家莫言获得的文学奖,莫先生在这里出席颁奖仪式。</p> <p class="ql-block">穿过蓝厅,登上铺着波斯地毯的楼梯,便抵达市政厅的灵魂——黄金大厅。超过1800万片金箔与彩色玻璃马赛克镶嵌成震撼壁画,其中西墙的“梅拉伦湖女神”象征斯德哥尔摩,她脚下聚集着从维京战士到爱因斯坦的全球伟人。 </p><p class="ql-block">向导会提醒游客注意东墙角落:一位面容模糊的女子手持空白书卷——这是设计师为未来伟人预留的位置。“或许某天,新的诺贝尔奖得主会被镶嵌于此。”向导意味深长地说。</p> <p class="ql-block">1895年,炸药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巴黎立下遗嘱,要求用其遗产成立基金,每年奖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人”。这份仅有4页的文件因措辞模糊引发争议,甚至被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斥为“不爱国”——因奖项未限定授予瑞典人。 </p><p class="ql-block">历经5年法律博弈,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终于在斯德哥尔摩老皇家音乐学院(今诺贝尔博物馆所在地)颁发。而市政厅与诺贝尔奖的结缘始于1934年,随着颁奖晚宴规模扩大,主办方选中了刚竣工的市政厅蓝厅作为永久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在诺贝尔晚宴厅的长桌前驻足,水晶灯的光芒倾泻于蓝厅穹顶的“星空”壁画上。登上106米高的塔楼,老城红色屋顶如波浪般涌向远方群岛,这一刻,北欧的理性与浪漫在此交融。</p> <p class="ql-block">在蓝厅外廊的砖墙上,玛丽·居里等获奖者用钻石笔刻下的签名仍隐约可辨。</p> <p class="ql-block">在市政厅,诺贝尔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术符号。当指尖抚过蓝厅冰凉的砖石,当目光撞上黄金大厅壁画中那些凝视众生的先贤,你会忽然懂得:这座建筑用红砖的质朴与金箔的辉煌,诠释着诺贝尔遗嘱中最深邃的愿景——让荣耀归于照亮人类暗夜的星火。</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议会一角</p> <p class="ql-block">在北欧见过好多城市都种植着这种我叫不出名的树,冬末初春不见树叶,树干被修剪得方方正正,好似剃了个“平顶头”,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是漂浮在水上的北欧明珠,14座岛屿以桥梁相连,碧波映衬着橙瓦彩墙,将现代都市的便捷与自然生态的灵性完美相融。"</p> <p class="ql-block">老城的鹅卵石巷藏着中世纪的低语,而玻璃幕墙的摩登建筑在阳光下闪耀——斯德哥尔摩用建筑书写着从维京时代到未来主义的编年史。</p> <p class="ql-block">从森林覆盖率66%的‘绿色首都’到95%的垃圾分类率,斯德哥尔摩用有轨电车、骑行网络与碳中和目标,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表达。</p> <p class="ql-block">王宫建于公元17世纪,为一座方形小城堡。王宫正面大门前,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子分立两旁,门口站着数名头戴军帽、身穿中世纪军服的卫兵,显得威严逼人。</p> <p class="ql-block">临水而建的外表壮观的三层建筑。这就是瑞典皇宫,最早是一个军事堡垒,17世纪末经过逐步改造、扩建,成了今日的皇宫。这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国家庆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沿斯特朗大道步行至皇家歌剧院,新古典主义的白色立柱与鎏金雕花穹顶,让这座19世纪建筑宛如音乐的神庙。若未赶上演出,可在咖啡厅点一杯“歌剧蛋糕”,隔着落地窗眺望王宫桥上来往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老城的建筑风格以中世纪的石砌房屋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为主,尤其是其中的皇家宫殿、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等标志性建筑,展示了瑞典王国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老城的街道和建筑多以黄色、红色、橙色等温暖的色调为主,这些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历史感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城市中心“原点”标志前的大红爱心在有轨电车弯曲的轨道上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瑞典🇸🇪品牌“宜家”家居店。</p> <p class="ql-block">瑞典最著名的百货公司, 北欧百货(Nordiska Kompaniet)简称 NK,成立于1913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座堪称可与伦敦哈洛兹媲美的。</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共享单车没有自行车,而都是这种脚踏板的站立式电动车,几乎北欧国家都一样。</p> <p class="ql-block">北欧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年人穿着都可以用精致来形容,没见邋里邋遢的、花里胡哨的,颜色都是黑、蓝、灰冷色为基调,都绅士风度。</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斯德哥尔摩的老城,我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纪。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旁,是色彩斑斓的建筑和古老的教堂,每一处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自1809年以来,瑞典一直没有卷入各种战争之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因瑞典宣布为中立国,居民照常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斯德哥尔摩因此被人们称为“和平的城市”。在市区一座古老教堂前的广场上,人们向和平鸽喂面包渣,鸽子在人前人后飞来飞去,有的甚至歇落在人们头上或肩上,犹如一幅安祥恬静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老城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宏伟的建筑上,更多的是在于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街小巷。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小巷都藏着许多不可错过的美丽景观和独特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地理位置适中,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在1436年被定为都城,并逐渐发展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最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在等红绿灯过马路时,忽见这种骑行车装备觉得新鲜,便快速摄下定格,这车前斗估计是狗🐶跑累了可以让它坐着与主人一同前往。</p> <p class="ql-block">在这些街道上漫步,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北欧风情,品味到这里独特的历史与现代交织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不仅是瑞典的文化中心,也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积极推广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保护着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的建设智慧更在于"慢生长"理念——700年未改老城格局,新城区开发保留30%绿地,用长周期规划抵御短视开发,让历史文脉与生态红线成为永恒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无障碍设施渗透每个角落,图书馆穹顶倾泻知识之光,连地铁站的岩壁浮雕都在诉说:这里的城市建设以人为尺,以美为魂。</p> <p class="ql-block">在斯德哥尔摩,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是瑞典的首都,也是北欧文化的窗口。让我们带着敬畏和好奇,去探索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留下一段难忘的旅行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瓦萨沉船博物馆——时光凝固的航海史诗。</p> <p class="ql-block">推开门的刹那,17世纪的庞然巨舰“瓦萨号”以近乎魔幻的姿态撞入视野——这艘1628年首航即沉没的战舰,在海底沉睡333年后被完整打捞,金漆雕花的船艏、锈迹斑驳的青铜炮口,每一寸甲板都凝固着瑞典帝国的野心与悲剧。</p> <p class="ql-block">展馆通过全息投影重现沉船瞬间,船员骸骨旁的皮革靴与锡制餐具,将历史从教科书拖入现实。站在三层挑高的观景台上,仿佛听见波罗的海的浪涛在耳畔低语。</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船员的着装打扮现在正流行扮。</p> <p class="ql-block">用现代技术复制的“瓦萨号”缩小版模型船也惟妙惟肖的精致。</p> <p class="ql-block">从瓦萨号破碎的桅杆到市政厅的黄金阶梯,从老城迷宫的咖啡香到歌剧院永恒的咏叹调,这段自驾之旅如同一本缓缓翻开的北欧史书。当车轮碾过波罗的海岸的秋叶,方知斯德哥尔摩的魔力,在于它将帝国的辉煌与市井的温情,统统沉入湖光中酿成了岁月的美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