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的意思是,只能救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而不能长时间救助贫穷的人;只能帮助遇到困难的人,而不能帮助懒惰的人。</p> <p class="ql-block"> “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出自《天道》和儒家文化的智慧。这句俗语强调只能救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而不能长时间救助贫穷的人。因为贫穷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来解决,而不是通过持续的外部援助。帮助急难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但长期的贫穷需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改变来实现。懒惰的人如果不愿意付出努力,即使得到帮助也难以改变现状,反而可能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在《天道》中,丁元英认为,每个人的善意是有限的,帮助他人应当有选择性,不能无限制地帮助那些懒惰的人,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应当提供急难时的援助,但对于长期贫困的人,应当鼓励他们自救,而不是无限制地给予帮助。孟子曾说:“穷则对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意味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有需要的人是美德,但不应无限制地帮助那些一直贫穷的人。</p> <p class="ql-block"> 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提供帮助,对于急难情况,可以适当伸出援手;但对于贫穷或懒惰的人,则需要更加谨慎,避免无谓的帮助。要正确理解“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这一俗语,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与人相处,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p><p class="ql-block"> (阿峰 搜集 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