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时候,有一富豪人家。主人姓任,名叫友贵,人称任员外。他们家从祖辈起一直做贩牛羊皮毛的生意,可谓家底雄厚。有钱财万贯,良田千顷,庭院百间,家奴数十人。任员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勤恳做事的人,到了他这一辈,生活殷实,衣食无忧,于是他不想吃太多的苦,变得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样样都占。但他生性机灵,多少也会打理一下生意。先辈把家产留与他,被其胡支乱用了不少,不过没有完全败尽,还保持了不少,依然属于有钱人家。</p><p class="ql-block"> 父亲临死前,通过包办为他娶了张家女子为妻,张氏长相一般,但出身于大户人家,从小家里教她识文断字,算是有文化的人。她过门不久,就把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以及穿的、戴的、用的了解得一清二楚,甚至生意上的事也掌握了十有八九。所以她是掌管家务的一把好手,家里的家奴,丫鬟都听命于她。但张氏性情刚烈,见了员外从不畏惧,动辄敢对老爷发脾气,员外见了她心里还有点发怵,可惜她没有生出一男半女来,任员外感到很着急,也很无奈。于是员外想另娶一偏房,然而话题刚出,妻子立刻反对。后来员外一再相争,张氏考虑到自己不能生养,便只好委曲求全,答应了他。之后任员外娶了王家女子为妾,王氏长得眉清目秀,身材姣好,且性格温柔。她嫁到员外家后很谦恭,首先非常尊重张氏。未过多时,张氏把王氏当做亲妹妹对待,有什么心里话常对其说。</p><p class="ql-block"> 不久王氏为员外生下一千金,任员外视为掌上明珠,甚是喜欢。之后员外想抓紧再生几个丁男,将来好继承家业,但连续生了两胎,都是女儿。于是他又想再娶一妾,没想到这次张氏和王氏欣然答应了。很快任员外又娶了高家之女高氏为小妾,此女长得如花似玉,身材高挑,且聪明伶俐,如仙女一般,深得员外喜爱。俩人新婚不久,就怀上了孩子,数月后高氏终于为其生下一儿子。有了儿子和女儿,任员外感觉心满意满,觉得自己是当地最幸福的人。他把家里的全部事务交给大太太张氏掌管,自己逍遥自在出去游逛。</p><p class="ql-block"> 古时候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很严重,张氏虽然掌管着一大家子的事,但因没有生下子嗣,感觉地位还没有两位妾妹高。二太太想尽管生下三个女儿,但长大后继承不了任家的家业,也感到有些失落。剩下高氏虽然排名靠后,但为任家留下了根苗,她的贡献最大,子贵母荣,所以她的地位其实最高。任员外平常对高氏偏爱有加,每次外出回来,除了给几个孩子买点吃喝和玩具,还特意给高氏买几样穿戴礼物。张氏与王氏看到老爷对高氏格外宠爱,有点不乐意,于是姐妹俩合起伙来刁难高氏,动不动说高氏这也不对,那也不行。高氏明白她们俩嫉妒自己,于是想了想,决定采取以柔克刚的办法对付她们,便主动屈从于两位姐姐,经常把老爷给她买的漂亮衣服和首饰赠送与她们,结果姐妹三人很快亲如同胞,相处得甚是密切。</p><p class="ql-block"> 后来,三姐妹的心拧在了一起,反倒对老爷横挑鼻子竖挑眼,常常埋怨他不务正业,好吃懒做,不懂得教育孩子。任员外逐渐感到自己成了家里地位最低的人。</p><p class="ql-block"> 面对三位太太的指责,任员外心里有点闷闷不乐,便到街道上的酒馆或赌馆,甚至是红楼去解闷。结果很快被太太们知道了,又惹来一顿臭骂。</p><p class="ql-block"> 一天,任员外找到在镇子里私塾教书的李先生。请他为自己出主意解愁。李先生听了后哈哈大笑,说:“自古以来,富人多愁,穷人多乐。没想到今天被老爷您印证了。”李先生摇着一把破扇,捋了捋下巴的长须,思考了一会儿说:“办法自然有,就看您会不会用。”任员外急切地说:“大可讲来,不必多虑。”李先生说:“要让三位夫人皆对您好,须让她们争风吃醋,滋生矛盾。然后亲者重赏,远者不睬,则可解也!”任员外听完,笑了笑说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任员外回到府上,首先叫来大太太张氏,对她说:“听二太太说你近来经常给娘家送银钱,你怎么能背着我做这等事?”大太太一听满脸茫然,立刻火冒三丈说:“她怎么能血口喷人呢,请你把二太太叫来当面对质!”任员外说:“你别急,有没有这等事,凭事实说话么!二太太也是含糊地给我说了一下。你把她叫来,如果她不承认,大家都不好看。你的人品我知道,她再怎么诬陷你,我也不相信,毕竟我们是老夫老妻。如果我不信你,家里的大小事怎么会交你打理呢?咱们还是以和为贵吧!”</p><p class="ql-block"> 大太太一听老爷的话,心里感到十分委屈,但经老爷一番劝导,只好不再吭声,姑且把这口气咽了下去,但从此与二太太之间有了隔阂。</p><p class="ql-block"> 数日,任员外又来到二太太的屋内,对她说:“我听大太太说,你经常指派下人去给自己买东西,花了家里不少银子,你怎么能那样乱花家里的钱呢?”二太太一听满脸委屈,急忙说:“老爷!这真是太冤枉我了,我从来没有指派下人去乱买东西!不信,请把大太太叫来,我们当面对质!”老爷说:“算了,算了,都是些小事,不值得去争辩。我相信你的为人,也许是那些下人在大太太面前胡说八道呢!你就消消气吧!”此后,二太太见了大太太也不怎么理睬了。</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几日,老爷来到三太太屋子,对三太太说:“我咋听大太太和二太太说你送她们的衣服和首饰都是你试过后不想要的,所以她们心里很不舒服,想把那些东西赠送给下人!”三太太一听,十分生气,喊道:“简直是不识抬举的东西,我好心送她们礼物,竟然嫌我送的是弃物。不行,我要把送她们的东西全部要回来。”说着就要去找俩位太太。老爷赶忙阻拦说:“好了,好了,她们不识抬举是她们品位低,你怎么能和她们一般见识呢?既然嫌你送的东西不好,以后别送就是了。”此后,三太太对待大太太和二太太的态度也冷漠了。</p><p class="ql-block"> 经老爷这么一挑拨,三位太太不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她们暗地开始勾心斗角,越是争斗越是充满了怨恨。有了怨恨没有地方说,只好找老爷倾诉,老爷慢慢地当起了评判官,今天说这个对,明天说那个错。看到哪个受了委屈,就略加安慰。安慰后,那位太太对他倍加温顺。对于争斗中占了上风的,他会夸赞一番,赞其有心计。总之三位太太觉得只有老爷最理解她们。</p><p class="ql-block"> 从此后,任员外每天目睹着三位怨妇争来争去,而他却坐在厅堂的太师椅上,静静地看着她们在是非中煎熬着。某一天想叫哪位太太陪伴自己,就派下人告知一声,那位太太就兴高采烈地来到身边,为其献媚,撒娇。逐渐地三位太太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老爷身上,而是相互盯着对方。任员外一下子觉得自由了许多,轻松了许多。偶尔还会偷着去赌馆或红楼逛一逛。</p><p class="ql-block"> 一天,任员外又来到私塾见李先生,他顺便带了些上等的茶叶和点心,还有几坛藏了多年的陈酿。一见面,笑盈盈地说:“还是先生水平高啊!多亏您帮忙,给我指点迷津。按照您的方法,我终于把三位夫人搞定了。她们现在对我越来越好!今天我特意来感谢您!”李先生赶忙双手一拱,说到:“员外太客气了,区区小事,不值一提!”</p><p class="ql-block"> 任员外从李先生那儿回到府上后,一进门哼着小曲儿,正准备喊管家上热茶,却听到几个女人在低声哭泣,便问下人发生了什么事?下人回答:“三位太太不知何故,在大太太屋里哭泣呢?”于是,任员外赶紧步入大太太屋内,问道:“怎么回事?你们三个在一起哭啥?”三位太太一看是老爷回来了,像三只母老虎似的,扑上去就是一顿捶打,任员外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感到头上一阵疼痛。三位太太一边打着,一边骂着,说:“都是你这个老东西从中挑拨,让我们三姐妹变成了仇人,今天非把你的嘴打烂不可!”任员外一听,自己做的事已经败露,只好抱着头不停地求饶。</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任员外在家里说啥都不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