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引言:清明传统与货币尊严并重</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重要节日,但部分祭祀用品商家违规使用“人民币版”冥币的行为,不仅损害人民币法定货币形象,更触碰法律红线。为维护人民币“国家名片”尊严,兴化农商行永丰支行在2025年清明节期间,围绕“整治‘人民币版’冥币泛滥”与“普及人民币图样法规”两大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p> <p class="ql-block">二、整治行动:多管齐下打击违规行为</p><p class="ql-block">1. 厅堂宣传,筑牢防线</p><p class="ql-block">永丰支行在营业网点设置宣传专区,通过LED屏滚动播放“禁止仿制人民币图样冥币”“爱护人民币,维护国家货币尊严”等标语,并摆放《规范人民币图样管理》宣传折页。柜员在办理业务时,主动向客户讲解“人民币样式蛋糕”“冥币纸器”等行为的违法性,强化公众认知。</p> <p class="ql-block">2. 重点走访,源头治理</p><p class="ql-block">宣传小组逐户走访丧葬祭祀用品商户。通过实物对比和案例讲解,明确告知销售仿制人民币图样冥币的法律后果:</p><p class="ql-block">(1)行政处罚:依据《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可处 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p><p class="ql-block">(2)刑事责任:若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伪造货币罪。</p><p class="ql-block">商户李老板表示:“以前觉得‘高仿冥币’只是图个吉利,现在才知道可能面临高额罚款,以后绝不再进货!”</p> <p class="ql-block">三、知识普及:让法规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1. 法规解读:人民币图样的“红线”不可越</p><p class="ql-block">《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如有违反,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依法对涉事主体予以处罚。</p><p class="ql-block">《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销售经批准使用人民币图样的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时,不得滥用许可进行虚假宣传和炒作。”如有违反,将根据《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予以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p><p class="ql-block">(1)禁止范围: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等均不得使用人民币图样(含完整或局部图案)。</p><p class="ql-block">(2)合法使用条件:</p><p class="ql-block"> ▪ 需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许可;</p><p class="ql-block"> ▪ 不得损害人民币形象、不得使得公众误认为是真币;</p><p class="ql-block"> ▪ 使用时需标注“图样”字样,且不得包含“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货币单位。</p> <p class="ql-block">2. 以案说法:违法成本触目惊心</p><p class="ql-block"> ▪ 案例1:2025年2月浙江舟山某蛋糕店因制作“百元大钞蛋糕”被调查,将面临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p><p class="ql-block"> ▪ 案例2:2025年4月扬州市执法小组在曲江小商品市场一家火烛用品店看到店内摆放着“人民币版”冥币,现场教育店主不得售卖“人民币版”冥币,并让其当场签下承诺书。</p><p class="ql-block">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公众:莫因“小便宜”触犯“大法律”。</p> <p class="ql-block">3. 文明倡议:绿色祭扫新风尚</p><p class="ql-block">倡导公众采用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环保方式,替代焚烧纸钱、使用仿制冥币的传统习俗。永丰支行呼吁市民:“让思念不沾‘假币’,让清明更‘清明’”。</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人民币是中华经济主权的象征,维护其尊严是每位公民的责任。让我们携手抵制“人民币版”冥币,用文明祭扫传承文化,以法治意识守护“国家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