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行(蜀河古镇之一)

汕头human

<p class="ql-block">下了武当山,在十堰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启程蜀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把时间轴拉长来看,我的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久违的绿皮火车,记忆里,最后一次搭乘是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前到上海实习的时候,那时交通工具有限,火车票可难买了,人满为患,不仅过道,连硬座下都躺着人,上个洗手间得费尽解数杀过重围,到站下车不得不从车窗跳下去。情随景迁,今天上了绿皮火车,顿感慢生活开启,甚是怀念这相对而坐的座椅,它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在一味强调个人隐私的世界里让人如浴春风。</span></p><p class="ql-block">从火车站前往蜀河古镇的交通很方便,火车抵达的时刻,必有渡船在江边等候。下了火车,直接走下江堤,船家很热情地帮着将行李箱拿上船,马达就开始工作了。三月的小雨淅沥沥地下,三月的汉江沿岸已开始盛开泛黄的花儿,江边有不少现代的吊脚楼,空气非常清新。如果当时陶渊明也在船上,当晚他的个人公众号肯定又多了一篇《新桃花源记》。</p> <p class="ql-block">靠岸时,船家叮嘱每天火车班次对应的渡船开船时间,我们先是到预定的江边民宿,放下行李,就出来晃荡了。</p><p class="ql-block">因为时值不是旅游旺季也不是周末,蜀河古镇的街上好像特意为我们的到来进行清场,门庭冷落鞍马稀。也正因如此,慢生活的韵味更足。</p><p class="ql-block">逗留蜀河两天,在小食店以米皮、豆花、玉米粥、夹馍、麻花、麦饼裹腹,人过半百,离开了牛马赛场,面对清汤寡水,反而吃得津津有味,也许这是“回归”的表现吧。</p><p class="ql-block">就餐时曾碰见一位带着行李箱、30来岁的大男孩,从外表看,我们以为他也是游客,后来才知道他是本地人,大学毕业就到深圳,工作近十年,才回来过三次,这次是因为妈妈有事,两天前才赶过来。大男孩很健谈,还拿出手机给我看他带探儿妈妈逛深圳的照片,我隐隐约约有所感觉他临时赶回来的原因,心里有些作疼,我也是为人父母,我的孩子以也即将毕业远离家乡工作,以前我们盼寒暑假,以后我们盼孩子啥时有回家看看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还没起床就听见街边有人说话的声音,穿上羽绒服下楼雨中散步。站在江边吹吹风,见一现代姜太公在独钓汉江雨,好有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回头走,江边停车场有一对老人夫妇从面包车上抱下两只泰迪,用绳子牵着,两个毛孩子走路微微颤颤。寒暄中知道,他们来自咸阳,两个毛孩子是姐弟,从出生就一直呆在这对夫妇身边,它们现在年迈了,又聋又盲,剩下没多少日子。老妇人略带哽咽地说,自己的孩子大了,都不需要他们了,只有这毛孩子一直陪着他们不离不弃,让他们感觉还能被需要,所以他们决定带毛孩子出来旅游几天,让它们狗生不留遗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蜀河古镇,北依秦岭,南傍巴山,挟汉江而携蜀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两省三县的交通枢纽,曾在汉江上游的物资集散和商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江东去浪淘尽,而今的蜀河古镇给人一种随遇而安的鸦默雀静。</p><p class="ql-block">蜀河古镇之旅,收获不少感悟!</p><p class="ql-block">2025.04</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