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 汉江神韵(散文)

师古玉今

<p class="ql-block">文 字:师古玉今</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436600561</p><p class="ql-block">图 片:自拍十网络</p><p class="ql-block">音 乐:水乡江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万岗立仞的峻峰托起了蔚蓝色的苍穹,细细密密的绿草、颜色各异的野花铺滿倾斜的山坡,阳光照在小山坡上,有什么东西如打散的珠翠在草丛中闪闪烁烁。拨开草棵你会发现那是一曲潺潺细流,羞涩中带着几分神秘,弱弱的、静静的向着山外流去。这就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一一汉江的发源地,是我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  汉江河是温柔的。她一路向东,浸润着广茅的土地,泽育了茂密連绵的森林,四时不败的花草,散发着甜美清新的空气,形成了最佳宜居的西北小江南一一汉中平原。</p><p class="ql-block"> 汉江是勇敢的。她像一把利剑,劈开大山和深峡,经历着风雨雷电。时而咆哮如虎,时而细语昵喃,时而奔腾豪放,时而碧玉温润,从不停步,勇往直前。多少文人墨客赞美汉江的词章,点亮了千年诗河的粼粼波光。</p><p class="ql-block"> 汉江是胸怀博大的。她一路走来,容讷了无数的涓涓细流,就连因季节而时断时续的的滴滴山泉也从不遗弃而收纳入怀,才有了九曲回肠的壮美,使自己从冷清小溪变成了一条博大壮阔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  手捧江水,碎珠里晃动着历史的倒影。</p><p class="ql-block"> 汉高祖刘邦在汉江边“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使西汉一统江山,启大汉华章,汉江成就了一个鲜衣怒马的西汉王朝。 喝汉江水长大的汉代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带着母亲河的嘱托和希望,两次岀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通道,开拓了絲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文明的交流,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母亲河畔充滿了智慧和勇气的较量。古战场上群雄逐鹿,烽火连天,多少英雄开疆拓土,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阳刚豪气。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诚,运筹帷幄的智慧,勇于担当的品格至今仍在母亲河畔久唱不衰,激励着数代人追求卓越、无私奉献,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母亲河不仅养育岀了无数莫雄豪杰,也浇灌岀了文化和文明的结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就是蔡伦在汉江河畔研发成功。就地取材,工艺先进,提高了生产工效,降底了生产成本,推动了经济发展,扩大了纸张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推动了汉中文化教育的普及,使汉中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他的贡献绽放着智慧与文化的光辉,点亮了人类文明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  母亲河的历史是丰硕的,母亲河的脚步是不断前进的。</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河跨入了新时代,她把一支又一支的新歌唱给了祖国山河。汉江河以其优良的水质于二零二四年跻身全国最佳水质河流,她不但滋养着两岸的子民和生灵,还慷慨的一路北上,成为我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为京津冀等二十多座大城市注入了主力水源。</p><p class="ql-block">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考察了全国的土壤、气侯尤其是水源水质后,被母亲河畔的沃土和优良的水质所吸引,二零一三年在汉中主持杂交水稻超级稻试验并获得成功,由此推广扩大到全国八十多个超级稻示范点,母亲河用她甘甜的乳汁为成功解决十四亿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岀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坐在母亲河边,听河水潺潺流淌,看两岸连绵不绝的稻浪翻涌,想着她那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现实,一种荡涤灵魂的敬意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国之重器,水脉情长。我的母亲河一一汉江,沉淀着民族的智慧,吟唱着时代的史诗,带着自已独特的神韵,永远奔腾不息,永远,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