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已久的记忆(下)——记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那个月

西安博思特Lily

<p class="ql-block">题记:2021年12月19日~2022年1月19日,整整一个月,是最难忘又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月。因为那时疫情竟然出现在自己身边,听说有人突然被隔离,有业主家里突然被封,一时间紧张的空气弥漫开来,甚至说话都要悄悄的,避免传染。那个月,除了做核酸出门,其余时间就是待在家里,或变着花样做吃的,或蒙头大睡不起床,偶尔也彻夜不睡学画画,最主要地还是用手机写日记。但当时因为情况复杂,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家人提醒我不敢发到网上。岁月如梭,转瞬即逝,不曾想这一放,竟然就是三年之久!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如今手机里的储存量增大,以至于储存空间变小,手机总是卡顿。今日突然想起来,这些尘封已久的日记,也该见光了。</p> <p class="ql-block"><b>2022年1月19日(解封)</b></p><p class="ql-block">昨日18日11号楼二单元在外隔离的人回家,今天嗨管家12:52分发布通知,下午可以领取“出入证”,明天每家一人可以出外了,这真是好消息。但这个通知是在我看到大白们拆除15号楼下防疫棚后才知晓的。</p><p class="ql-block"> 几乎每天总是不由自主地站在窗前观察着楼下小区的动静,看着楼下值班守护我们的大白们忙碌的身影,主要是15号楼下的(离得近)。大白们各执其事,有背着消毒水消杀的,有整理楼前一堆一堆垃圾的,有开着三轮车转运东西的,还有偶尔看见他们忙完工作抽空坐在路旁椅子上小会儿休息的。晚间夜幕降临,光线不好,只能追寻着那一抹抹“白团”确定他们大致位置,心中“你们辛苦了”那五个字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此时一点多,家人提醒我,“快看,拆棚了——”我急忙靠近窗口往下看,的确,两位大白已经在叠拆下的防疫棚布。可能由于篷布厚,不好叠,我看见他俩双脚跳起来踩踏着。</p><p class="ql-block">楼前还有几位大白,正在把隔离档搬到路边,整齐的摆放在一起。没多大功夫,就有一位大白开着三轮车到跟前,其他大白一起把这些隔离档搬到车上,然后向大门口开去。这是解封的前兆吗?家人说,大白们要撤离了,我们可以出去了,我心里默默赞同。</p><p class="ql-block">此时微信收到素描王战斌老师发来的照片,大白们拉走防疫物资的照片,还有集体在大门口留影的照片,并附有“大门口折掤了,把多余的防护服也全拉走了”的字样,我兴奋地告诉他15号楼下的也拉走了。接着就看见他和家人转发给我的嗨管家通知领出入证的帖子,眼前豁然一亮:就要自由了!他随即发来四个字“庆祝一下”,我即可决定下午吃饺子,尽管中午还剩有些许米饭。</p><p class="ql-block">最为激动的还在后面!大约两点左右,楼下小区里面已经看不见大白们的身影,应该是全部撤离了。此时,家人接到群内消息,下楼领取“出入证”。兴奋之情不言而喻,赶紧照办。过了一会,尽管我静躺在沙发上看抖音里面“长安家园”友友的播报,耳朵却仔细地听着楼下面的动静,感觉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的说话声,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走到窗前往外看,哇塞,久违的热闹景象——</p><p class="ql-block">小区里面出现了人,花园的长廊,小区的路上,都是人!三三两两走路的,骑着车子转悠的,还有小孩子高兴地玩耍的,心里就四个字“动起来了”!“动起来了”!再次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久违的开心的时刻!继而在朋友圈,抖音里都看到了大家互相庆祝这一可谓是历史性的时刻,尤其王老师朋友圈备注的四个字“出月子了”,幽默语言让人嘴角不自主地上扬。</p><p class="ql-block">这是大家一个月来盼望已久的画面,终于看到了!宅家的日子即将结束!抗疫胜利啦!</p><p class="ql-block">看着楼下热闹的情景我却不知为何,竟然没有下楼走走的欲望,依旧缩回到沙发毯子里面。过了一会,进了厨房,开始包饺子。住在小区里的姐姐姐夫领着小孙女,终于可以来我家串门了。我们欢聚一堂,一起庆祝这个难忘的幸福的快乐时光。说笑声在屋里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晚间2:35,我特意拉开窗帘,看向寂静无声的小区,唯有小区的路灯亮着,目之所及的楼房部分房间的灯亮着,11号楼少许的房间灯亮着,虽然外面依旧是寒冷的冬夜,但我感觉无比的温暖,因为今夜对大多数人来说注定无眠,比如我就是其中一人。</p> <p class="ql-block"><b>2022年1月20日(解封第二天)</b></p><p class="ql-block">昨晚将近三点爬上床,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无奈下床又躺沙发上,还是睡不着。从关了灯的房子看,隔着窗帘第一次觉得外面的天好亮,或许天真的要亮了吧。宅家一个月,晚上睡觉对我来说就是特别难熬的事,几乎爬上床后都是好久好久才能迷糊地睡去,而此时此刻更是异常地艰难。但不得不强迫自己还是抱着枕头继续闭着眼。后有睁开眼环顾屋里,好困睁开眼头脑反而清醒很多,而且比闭上眼睛要舒服得多。忽又想起大外甥女给孙儿拍的眼镜操的视频,便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上下再十圈。做完之后,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今晨醒来八点多,比平时早了三个多小时。也许潜意识里已经有了可以出去放松的意念了吧。站在窗前,看着如昨天下午一般来来回回在小区走动的人群,脑海里那种提心吊胆的紧张感荡然无存了。看着家人穿戴整齐、快活地骑车出去的背影,心里冒出来“我要出去了”几个字,想着他的心里一定会这样想。</p><p class="ql-block">当我匆忙洗漱完毕,乘坐一个月都没有进的电梯下楼取水果时,看见电梯按钮下面的地面上有几团被丢弃的纸巾,再次意识到病毒随处不在,还是要注意点为好。</p><p class="ql-block">楼道的门开着,一股冷风迎面出来,我浑身缩了一下,仍然快活地大步向门口走去。感觉全身的细胞都舒坦多了,十多次下楼做核酸时的紧张压抑郁闷之情消失得无影无踪。四面八方向我吹来的寒风此时此刻只能说冬天没有过去,冷的是裸露着的额头,以及身上穿的衣服,并没有让体内感到丝丝寒意,因为解封的事实已经温暖了内心。</p><p class="ql-block">身边有过往的行人,花园的健身器械旁仍然有锻炼的人,小区的路上仍然有许多散步的,最开心的要数孩童了,到处都能听到他们欢快的嬉笑声。大门口保安明显多了。还有几位女同志,身着保安服,挨个查看出门证,进来的则要进行登记。栅栏外一位快寄小哥正在清点货物,一手拿着电话好像在联系客户。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着修理黄色的大栏杆。拿着家人寄到手里的水果,我转身往回走。迎面看见一位奶奶模样的妇女看着身边的孙子在玩皮球,目光里充满了爱意。</p><p class="ql-block">都已经准备按电梯按钮了,突然改变了主意,还是再爬一次楼梯吧。一来锻炼身体,二来体会一下与十多次上下楼做核酸时不一样的心境。虽然手里多了两袋水果,但上楼的脚步是轻快的。一口气上到了五楼,习惯性地望向窗外,远处的洪庆山依然被白茫茫的雾遮掩,模模糊糊的。稍远的西蓝国道上,行驶的车辆明显多了。不过小区围墙外面的道路上,来往的人还是极少,这应该跟防疫政策有关,每户只能一人2天一次外出,刚刚半解封,毕竟还要过度一段时间,确保大家都能顺利过年吧。</p><p class="ql-block">饭可以不吃,水果是必须要吃的。家里水果断顿有一周多了,饭菜感觉吃得太饱了,急需要水果调节一下胃口,所以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洗了水果吃。一个梨,一个丑八怪,三个沙糖桔。然后坐沙发上还不舒服,直接坐到地毯上,靠着沙发,边吃水果,边敲下了这段文字。正此时,家人已经买菜归来,心想,好不容易出去了,不多转悠一会,咋就这么快回来了?纳闷归纳闷,开门,做饭走起——</p> <p class="ql-block"><b>2022年1月21日(解封第三天)</b></p><p class="ql-block">随笔(1)雪情</p><p class="ql-block">昨晚微群,外甥和侄子发来下雪的视频,侄子也说今早回家。我忙给侄子说,回家后拍我们院子里的竹子照片给我,最近一直学画竹子,却不知道现实中的竹竿竹节竹叶和网上老师们画的是否一样,侄子爽快答应。</p><p class="ql-block">晨起醒来,就看见侄子发来的照片,雪后院中的竹林。忽然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里面的两句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而此时可以改为“仙利娘家竹满兮,千朵万朵压枝低。往日戏蝶时时舞,此刻倩影不见兮。”后有一诗:</p><p class="ql-block">“仙利娘家竹满院,</p><p class="ql-block">千朵万朵雪来看。</p><p class="ql-block">往日戏蝶时时舞,</p><p class="ql-block">此刻倩影望不见。”</p><p class="ql-block">附侄儿雪后照片诗二首:</p><p class="ql-block">“一夜雪飘气温寒,</p><p class="ql-block">喜鹊叫喳在门前。</p><p class="ql-block">疫情解散步子欢,</p><p class="ql-block">走进家门把娘看。”</p><p class="ql-block">这幅雪盖田地的照片,让我不由得想起一句农谚 ,“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是瑞雪兆丰年的象征。地里栽的果树,尽管叶落归根了,但树枝仍然顶着严寒,傲然挺立。生命力直通根底,包括每一丝细小的毛须。曾经幼小的我,以为没有叶子的树就会死了,所以还用指甲扣破树皮,竟然发现树皮下面是嫩绿色的,泛着晶莹的泪花,于是心疼地用泥巴糊住抠破的树皮处。</p><p class="ql-block">放下手机站立窗前,原以为我们这里地势偏低,一般雪下来就变成了雨,几乎看不见漫天飞舞的雪花。但此时我看到了雪花,开始是星星点点的漫天飞舞下来。即刻开了玻璃窗,感受下雪带来的丝丝凉意,此时不讨厌雪带来的冷,而是特别喜欢的这种美的心境。不多一会儿,鹅毛大雪夹杂在星星点点的雪花之中狂舞而下,我试图深出右手去接,一大片雪花吻向我的掌心,顷刻间融化成一滴清亮的水珠。我用舌尖去添,竟然甜丝丝的味道直侵喉咽,有些忘乎所以地醉了。</p><p class="ql-block">再看被雪花吻着的秋千下,孩童的嬉笑声不绝于耳,你荡来我荡去,玩的不亦乐乎!雪花吻向一旁的木马,孩童骑上去,玩得更欢!雪花温柔地吻向孩童的脸颊,孩童惬意地仰起头,笑呵呵地眯着眼睛,甜美的声音和雪花打招呼。</p><p class="ql-block">草坪白了,四季青也披上了洁白的纱巾,乐滋滋地炫耀着优美的腰身。小道上散步的游人不紧不慢的走着,时不时地抬头与雪花接吻,相互低语吟唱。</p><p class="ql-block">远处的房顶白了,彩虹桥也穿上了乳白色的纱裙,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与雪花相吻,吻得那么炽热,那么有激情。</p><p class="ql-block">不由得有种冲出家门的欲望,赶忙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准备出门。可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当我收拾好,再次站在窗前时,天空竟然没有了一片雪花,雪忽然就不下了。心里有些小遗憾,只好期待雪花下次飘来,我则与她相吻。</p> <p class="ql-block"><b>2022年1月21日(解封第三天)</b></p><p class="ql-block">随笔(2)</p><p class="ql-block">尽管没有来得及与漫天飞舞的雪花相吻,但还是按捺不住走出屋子的冲动。还是有些战战兢兢地用塑料袋按了电梯的按钮,下了楼。因为昨天下午走了一圈,心里大概有了路线图。今走起来就顺当多了。不过,除了轻松舒坦的心境外,总感觉仍然怪怪的,显得不自然。</p><p class="ql-block">一边走一边抡胳膊踢踢腿活动着。可能这个时间点吃饭的人多,散步的人就少了的。忽然,我眼前一亮:竹子!因为自从学画竹子以来,还没有看见过现实中的竹子,更没有仔细观察过各部分的长势。所以此时此刻我特别高兴。还在责怪自己昨天咋就没有发现这一块宝地。</p><p class="ql-block">我的前面是一个花圃里,周边是矮个子的四季青,中间一大簇小竹林。我如获至宝地又小心翼翼地踩着草坪走到竹子跟前,蹲下来仔细观看——</p><p class="ql-block">这一片竹子按网上学画的知识来看,应该是新竹。因为这些竹竿最高的也就两米,大都不到一米。稍大点的竹枝错综交织,小枝更是见缝插针、横七竖八地穿梭。小枝如同网络老师们所讲,互生的。每节一小枝,这节长右端,相邻的那节小枝就长在左端。每段小枝又生长出更小的枝。小枝上的竹叶尖而细,从根部到竹稍,颜色由嫩绿到翠绿,再到淡绿,也就是由浅到深的过度。每一片嫩叶都舒展着,片片都挺着腰板舒展开来。有的两片叶子“人”字对立,有的是三片叶子“个”字三足鼎立之势。眼前的叶子正验证了网络上老师们所讲的叶子的画法技巧之一。</p><p class="ql-block">此处的几根竹子,没有被“高处不胜寒”吓倒,反而是争先恐后网上长,高处没有我的地,我就穿向旁边,大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决心。忽然又想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虽说是毛泽东咏梅中的诗句,又何尝不属于竹子的精神呢?此刻才有点彻悟,梅花和竹子同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来由了。</p><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另一个花圃里长着几株较高较粗的竹子,竹竿黄中带淡绿。每个小枝又都长了许多细小的枝,细小的枝上又分成“人”字更细小的枝,如同雀爪,又像扫。这些更细小的枝上几乎只长一片叶子。叶片比之前的要厚很多,而且形也大,墨绿色的。有些像斑竹?</p><p class="ql-block">总之,看见这些竹子,我内心一阵狂喜。便不自觉地想折一小段,但即便是比筷子还细的竹竿就是折不断。只好把兜里的钥匙链拿出来,用指甲刀剪断。明知这种行为不可取,但为了画竹子还要为之,所以就有种做贼心虚的害羞心里。拿在手上,都不好意思大大方方举起来,而是用衣服袖子遮挡,叶子尖藏在胸前,疾步离开。</p><p class="ql-block">心里就一个字“宝”,我得到宝贝了。回家仔细观看,又及时地拍照留念。等到写完东西再照着画竹,那一定更形象了。不曾想,还没做晚饭时,竹叶就缩水了,干巴巴地卷曲了。我心疼地把这个“宝”插在花瓶里,但依旧无济于事。家人调侃,说我折时用剪刀剪,把竹子吓着了。也许如此吧。心想,以后千万不可以折竹了,没有了根干的拥抱,没有了大地母亲输送营养,再好看的竹子也会干枯,下不为例了。</p><p class="ql-block">宝贝,对不起了!(刚刚上网查询,原来这两种竹子都属于观赏竹)</p> <p class="ql-block"><b>1月21日(解封第三天)</b></p><p class="ql-block">随笔(3)油饼情</p><p class="ql-block">平时吃油饼,都是道听途说自己也就和面开炸。刚炸好的油饼吃着味道不错,硬度适中。可放凉后的油饼吃起来要么硬,要么像棉花套子一样撕不开。前两天,家人让我看他同学朋友圈晒得油饼,估计他想吃油饼了,今就好好炸几个油饼让他尝尝。</p><p class="ql-block">自从有了抖音,想要啥内容就有啥内容的视频,都是一步一步来示范,只要想做,就没有不会的事,比如今个想炸油饼,抖音首页搜索“炸油饼怎么做最好吃”,一串串炸油饼的短视频就出来了。真是万科全书!</p><p class="ql-block">第一步,和面,发面。一个盆里倒两碗面,用筷子分为两份。一份用烧开的水烫,边倒水边搅拌;另一份用温水加酵母,也是边倒水边搅拌。然后把这两样面揉到一起,待光滑后封盖,这一步叫发面,也叫醒面。也有人直接揪成大小相等的面底子,案板上发油,再用保鲜膜完全盖住,醒面。第二步,擀面。擀或者手压成圆饼。擀成适中的圆形面饼,根据个人爱好而定。等到面团膨大,撕开看,如果是蜂窝状即可。如果提前是揪好的面底子,也叫面团,直接,这里强调一下,是直接擀开,不能反复又去揉再擀。如果发的面是整块面团,也不用反复又去揉,直接揉成长条,揪成大小相等的面底子,再直接擀开即刻。在擀好后的圆面饼中心用擀杖顶端或者手指轻轻戳一个小洞,或者用刀划开两个小口,这一步是起了放气的作用。因为面饼下到锅里油炸时,就会起大泡泡,防止油蹦出来,溅到脸上或者手上。而且放气之后,油饼也能两面熟到均匀。</p><p class="ql-block">第三步,开炸。这一步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油温不可以烧的太高,太高了表面容易炸焦,里面反而没熟好。油温也不可以烧的太低,低了上不了焦花,也没有看相,引不起食欲。另外一点,面饼下到锅里,要用筷子即刻搅动,不光是转动边缘,还要快速地点拨表面任意一处,尤其起泡后,点拨泡泡表面,这样就能炸得均匀。待到一面定型后,即刻翻转。火要随时调,油温高了就调低点,低了就调高点,合适的火候就可以只留意点拨和捞油饼了。</p><p class="ql-block">烙油饼也有讲究的。一般在外面卖油饼的,人家就在锅边放置一个小型铁架子,炸好的油饼先捞到这个架子上,让它控油和降温。我们自家炸的少,一般捞出来轻轻抖动,甩甩就可以了。今天炸的油饼颜色黄亮,拿在手上硬邦邦的,咬上一口,清脆的咯嘣咯嘣声随之响起,顿时食欲大开,油饼都么离开嘴,一个就下肚了!今天算是炸出了水平,炸出来好吃的油饼了!(晚间收拾厨房时,尽管油饼已经凉了,拿在手上依然硬邹邹的,如同刚炸出来时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想吃啥就做,只要勤快点,就没有做不好的美食。不同过去,家里的油都是省着吃,尤其在我小时候,有次家里的菜油用完了,嫂嫂就用酱油代替菜油炒了一次菜,至少饭里有颜色,让我们吃起来增加食欲。那一幕总是留在心灵深处。何况当时全家十多口人,能吃饱穿暖已经是方圆几里好日子的人家了。</p><p class="ql-block">而且还有次,母亲和婶婶带着我和堂姐去赶会。堂伯一直在外面经商,经济能好点,而且只有儿女两个孩子。婶婶给堂姐背着我们买了米花糕,也就鸡蛋大小的米粒蜂蜜滚成的圆球状。我妈便问我想不想吃表姐偷偷吃的米花糕,我说不吃。我妈就给我们买了油饼带我回舅婆家,和舅婆一起吃。</p><p class="ql-block">如今虽说家家炸油饼都很方便,但有时由于忙于工作或者家务,自己炸的次数减少。在街道上小吃点还不盛行开的时候,上集赶会买油饼吃饸络那是大家口口相传、又相互问候的话题,“走,上集吃油饼饸络——”如果家里有没有上集的人,去的人一定会给家人买几个油饼带回家。所以说,自古至今,油饼也是一道美味。</p><p class="ql-block">亲们,您对油饼有食欲了吗?</p> <p class="ql-block"><b>后记:尽管时隔三年之久,但居家隔离的那个月着实让人记忆深刻。不过,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也无法压垮中国人民的脊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疫,终于取得了胜利!当解封的号令一出,激昂的国歌便唱响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生在华夏,无怨无悔!祝福祖国,繁荣富强!祝福祖国,万代绵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