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印象

高射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泉 州 印 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泉州市,简称“鲤”,别名刺桐城、温陵,福建省辖地级市,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占地面积11295.57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泉州市辖4个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截至2024年末,泉州市常住人口891.4万人。</p><p class="ql-block">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泉州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依山面海,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其历史始于周秦时期,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泉州,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七县直隶福建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1986年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p><p class="ql-block"> 泉州市渔业、港口经济发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改革开放以来,泉州走出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创造了“泉州模式”。成为福建省乃至中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成为中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是世界闽南文化的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国家文旅部评定的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是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还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p><p class="ql-block"> 2024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94.87亿元,比上年增长6.5%。</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p> <p class="ql-block">泉州城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泉州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p> <p class="ql-block">酒店走廊晨光</p> <p class="ql-block">韵味</p> <p class="ql-block">郑成功公园</p> <p class="ql-block">民族英雄郑成功塑像</p> <p class="ql-block">文庙全景</p> <p class="ql-block">清源山国家五星级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时任泉州市委书记,现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简介碑</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塑像</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灵骨塔</p> <p class="ql-block">卧佛</p> <p class="ql-block">老子塑像</p> <p class="ql-block">老子天下第一</p> <p class="ql-block">眺望</p> <p class="ql-block">洞中花</p> <p class="ql-block">香火旺盛的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p> <p class="ql-block">既庄严又热烈</p> <p class="ql-block">满满的传统元素</p> <p class="ql-block">古香古色</p> <p class="ql-block">留影</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美</p> <p class="ql-block">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泉州洛阳桥</span></p><p class="ql-block"> 泉州洛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横跨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跨海桥梁。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建,历时六年,于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12。</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与建造过程</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工程,蔡襄在主持修建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浮运架梁”和“养蛎固基”等方法,以减轻人力运输负担并抵抗潮水侵袭‌14。桥墩采用筏形基础,尖头正对内江方向,有效分流水流,减少水流的冲击‌1。桥墩上附着的牡蛎也为桥梁提供了额外的稳固性‌。</p><p class="ql-block">结构特点与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全长约700多米,桥面由巨型花岗岩铺设,桥墩采用筏形基础,具有极高的稳固性和耐久性‌。桥墩上附着的牡蛎不仅为桥梁提供了自然保护,还成为桥梁的一大特色‌。洛阳桥不仅是泉州与内陆交通的重要枢纽,还在宋代贸易热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海内第一桥”‌。</p><p class="ql-block">现状与保护措施</p><p class="ql-block"> 目前,洛阳桥经过多次维修和改建,现存的洛阳桥长731米,宽4.5米,桥墩45座‌。近年来,泉州致力于保护历史遗产与自然生态的协同发展,洛阳桥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红树林衬托下的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良好的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牡蛎群</p> <p class="ql-block">休渔</p> <p class="ql-block">知府蔡襄</p> <p class="ql-block">游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