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的周末,女儿开车载着老公、外孙女丫丫和我,终于踏上了前往羽山的旅程。羽山,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美丽传说的名山,早已是我心驰神往之地。听闻它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更藏着无数神秘故事,尤其是大禹治水、鲧被杀的传说,总让我心生好奇。</p> <p class="ql-block">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薄雾洒在车窗上时,我已满怀期待地坐在车内。街边早餐摊腾起的热气与油条的滋滋声交织透,浓郁的豆浆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为这场旅行添了几分烟火气。车内,女儿和老公热烈讨论着羽山的典故,外孙女丫丫趴在车窗上指着掠过的风景咿呀学语,欢声笑语让旅程充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 抵达羽山脚下,眼前的景色令人豁然开朗。青山郁郁葱葱,如一片浩瀚的绿色海洋,山间蜿蜒的小路像一条若隐若现的丝带,牵引着我们向山顶进发。路边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花星星点点地绽放,红红的、黄的、紫的,仿佛给大地绣上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鸟儿在枝头清脆地歌唱,歌声在山间回荡,像是大自然奏响的欢迎曲。</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开始爬山。起初山路平坦,脚步轻快,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金色光斑,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故事。随着海拔升高,山路愈发崎岖,脚步渐渐沉重,汗珠顺着额头滚落,后背的衣服很快被汗水浸透。加上已到中午饭点,肚子饿得咕咕叫,双腿也开始发软。这时,前方遇到一位卖水的大爷,女儿买了瓶饮料递给我,稍作休息后,体力才慢慢恢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行至岔路口,一边是陡峭的坡道,布满嶙峋的石块,仿佛藏着未知的挑战;另一边相对平缓,却少了探索的刺激。我们正犹豫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木杖路过,他笑着说:“两条路都能到山顶,只是过程不同。陡峭的路难走,却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平缓的路轻松,却少了征服的乐趣。”老者的话如明灯,让我下定了决心——选择充满挑战的陡峭山路。</p> <p class="ql-block"> 踏上陡坡,才真正体会到跋涉的艰辛。脚下的石头松动,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女儿时而在前方搀扶,时而在身后护持。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一段几乎垂直的山坡,仅有简陋的铁链可供抓扶。正当我望着近乎垂直的岩壁心生畏惧时,一位下山的女士提醒:“到山顶还有好长一段路,加油啊!”这话让我有些泄气,却在女儿坚定的目光中重拾勇气。我双手紧紧抓住铁链,另一只手拄着登山棍,踩着凹凸不平的石窝,一步一停地向上挪动。</p> <p class="ql-block"> 途经三缝石时,一尊三条腿的铜龟雕塑映入眼帘。一位老者介绍道:“传说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九年,因用‘堵’法治水失败,被尧帝处死,尸体坠入羽渊后化作三足神龟,腹中竟窜出一条虬龙——那便是继承父志的大禹。”抚摸着铜龟斑驳的龟甲,古老的传说在脑海中浮现,仿佛能看见上古时期先民与洪水搏斗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汗水与坚持中,我们登上了山顶。山风迎面扑来,吹散了满身疲惫。极目远眺,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一幅壮丽的水墨画卷铺展在眼前:云雾缭绕的山尖时隐时现,山脚下的村落如同点缀在绿毯上的明珠,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万道金光,给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那一刻,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了对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以及对自身坚持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 站在海拔269.5米的东海最高峰,我想起了史书中的记载:上古时期洪水滔天,鲧因治水失败被诛于羽山,其子大禹却在此接过使命,以“疏”代“堵”,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成治水伟业。杀其父而用其子,舜的决断里藏着对大禹的信任;子承父业、超越恩怨的担当,更让大禹的故事流传千年。眼前的风景与历史的厚重,在此刻完美交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走得轻松许多,回望来时的路,那些陡峭的坡道、松动的石块、相互扶持的身影,都成了旅途中最珍贵的记忆。这次羽山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自然的壮美,更让我懂得:人生如登山,选择挑战便需直面坎坷,而坚持与勇气,终将引领我们抵达更高的境界——正如大禹治水的传说所昭示的,跨越困难的背后,是永不言弃的信念与超越自我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 当车子驶离山脚,羽山的轮廓渐渐消失在后视镜中,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仅是一座地理上的高峰,更是一次心灵的攀登,让我在岁月的旅程中,带着勇气与坚持,继续探寻未知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写于 2025年4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