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不是所有鲜花都盛开在春天,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总有一天会开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杜晓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瘠土深埋希望芽,霜欺雪压未偏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心期一日东风至,漫野芳菲醉物华。</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界,有些种子落地便能迅 速发芽抽枝,在短暂的时间里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而有些种子,却需在黑暗的土壤中蛰伏数月,甚至数年,历经漫长的等待,才能迎来破土而出、开花的那一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一个心怀梦想的人,都是一颗怀揣希望的种子,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开花。</p><p class="ql-block"> 在当代中国社会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在五岁的时候就因脊髓血管瘤而导致高位截瘫,面对命运的残酷,她从不言放弃。凭借着毅力与疾病顽强的进行着斗争,最终将自己的人生书写成了一段传奇,她就是被称作“中国保尔”的张海迪。在成长过程中,张海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翻译和创作的作品超过两百万字,其中《轮椅上的梦》和《绝顶》两部长篇小说是她的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 张海迪的精神将会一直鼓舞着年轻的我们,即便在逆境中依然要坚忍不拔,做一个可以为社会发光发热的人。张海迪就像沙漠中耐旱的依米花,为了一次绚烂的绽放,默默积蓄养分,历经磨难,终于让生命之花在干涸的土地上傲然绽放,芬芳了整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曹雪芹家道中落,生活陷入困厄。但他没有被命运的重击打倒,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在创作过程中,曹雪芹面临着缺衣少食、居无定所的困境,可他始终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将生活的酸甜苦辣融入笔端。他宛如一颗在寒冬中坚守的种子,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沉淀,终于在文学的土壤中绽放出一朵不朽的艺术之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许多人总是急于求成,渴望一蹴而就,一旦遭遇挫折,便轻易放弃。他们没有看到,成功的花朵需要时间的浇灌和耐心的培育。真正的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在黑暗中默默扎根,积蓄力量。</p><p class="ql-block">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或许没有惊人的天赋,没有优越的背景,但只要拥有一颗不屈的心,怀揣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就能像那些坚韧的种子一样,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成长。即便成长的道路布满荆棘,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梦想的种子会破土而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之花,照亮整个世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颗种子会被辜负,每一次坚持,都在为绽放积蓄力量。</p> <p class="ql-block">杜晓言(杜效言),军旅诗词、散文、小说作家,新闻撰稿人,腾讯音乐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铁路工程建设网通讯员。传略收入《郓城县行政村村志》《郓城名人大词典》《词曲中国艺术人才库》等。1962年11月山东郓城生人。现定居济宁市。1981年10月参加铁道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兵转工。迄今在央视、省市级电视台演唱作词歌曲20余首。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歌词500余首。多首作词歌曲在社会广泛流传,获改编并获奖。著有多部歌词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