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东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一个城市,喜欢到它的博物馆看看。她的大部分精华和精彩,都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像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字数那么庞大的著作,我就无法卒读。在天津梁启超故居的饮冰室展示厅,我就读到他《饮冰室合集》1923年11月5日书简里的一段话(摘录),觉得非常好。他的八个子女个个成才,证明着他的教育理念非常成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的这一段话是这样的:“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以前听过多次类似的话语,但大意都只是说只要尽了力,就算“有出息”,没有提到“第一等人物“这样的高度。梁氏提到那样的高度,实在颇出乎意料之外。但深思再三,却很有哲理。我的解读包含四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一,鼓励勤奋做事。世界上的天才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靠后天的努力、“将勤补拙”促进事业的成功。现代或历来的第一等人物,都不是天上“空降”到地球上的,他们都是脚踏实地地努力做事。因此我很喜欢刘再复那句金句:“勤奋是人类的救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二,有鉴于“行行出状元”。这从梁氏那句“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可以读出他的“职业无贵贱观”,并非立志当一位总统才是大事业,拥有大企业才是大事业,为追求诺贝尔文学奖才是大事业,其实挑个担子卖卖豆腐花、开个小店卖特色沙嗲、给一家公司打工赚取一家温饱、敲敲键写一些有益世道人心的文章或创意十足、精致的极短篇,只要“尽自己力量”都很了不起,比起盗贼、吃软饭的人渣,这些人都是“第一等人物”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三,梁氏看到了凡事可以“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转化。所谓滴水穿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谓锲而不舍,金石为开;所谓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等等历来流传迄今的俗语、成语,都是我们中国人在长期生活中非常智慧的总结,不是没有道理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四,庶民和臣官一视同仁。每一个人的生命其价值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地尽了本分,就是第一等人物,没有第二等、第三等或分上下等。希特勒爬到德国的最高位,发动战争,残害人类,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鉴于梁氏的高瞻远瞩,他提出了我们做事需要尽责,不可东捡西挑,凡事不分大小,人是不分等级的,尽责了,就是第一等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让我们“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吧,你我都是响当当的第一等人物,请勿妄自菲薄啊!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梁啟超在歷史上有諸多身份,其中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身份便是教子有方的父親,他家中「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更是傳為佳話。其中,次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築學家,三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學家,三女梁思莊是著名圖書館學專家,幼子梁思禮是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子女在不同領域上各有成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