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祭先辈</p><p class="ql-block">潸然泪下洒江边</p> <p class="ql-block"> 乙巳年三月初六,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我和小妹来到襄阳市东津区的汉江边,遥祭逝去的亲人。</p><p class="ql-block"> 这里安静肃穆,枯黄的蒹葭、黄色的油菜花、紫色的串串花,应时对景。</p><p class="ql-block"> 我先朗诵了自己写的祭祀诗和祭文,想到逝去的亲人,情到深处,不由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整理东西,找到父亲写给我的家书,补录如下:</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九月十一日,敬爱的父亲,用颤抖的手,不顾老眼昏花,给我写了一封家书,我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 近一个花甲之年,字迹清晰工整。重阅此信,感慨万千。因特殊的日子和父亲特殊的自己,他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党、对文化大革命的歌颂。认真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家史,但我从父亲的字里行间里,看出此信透露出如山的父爱。因为他所谓国民党员身份,怕影响在大学读书的我,所以他老人家是用此信来保护我。</p><p class="ql-block"> 此举并非危言耸听,我一九六五年刚考上大学时,街道上有无耻之徒就写匿名信到我的大学,说我是国民党电台台长的女儿,要把我揪回去。学院系党总支书记还专门到县里调查,结果是子虚乌有。因此父亲才劳心劳力写此长信,为的就是保护我,父亲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看到父亲写得长达七页工整的书信,不由我心潮难平,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睹物伤情,敬爱的父亲,你放心吧!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p><p class="ql-block"> 大女儿修蕙</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四月十四日于家中</p>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三年(葵卯年)清明节,我和小妹到襄水源祭祀亲人,写了一首诗,深情缅怀父母亲,小妹用毛笔录入宣纸上。当时的我悲情朗诵,泪如雨下。恰逢襄阳市电视台的记者到此采访,记下了这珍贵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乙巳年清明寄哀思</p><p class="ql-block">孝心姐妹立江畔,</p><p class="ql-block">怀念先人诵祭文。</p><p class="ql-block">泪洒水边如雨下,</p><p class="ql-block">凄凉哀婉落缤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朱修蕙</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四月三日</p> <p class="ql-block">乙巳年清明忆先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清明之际,遥想逝去的先辈,伤心欲绝,痛苦不已。</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三年我十岁时,祖父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三岁。</p><p class="ql-block"> 我的祖父高大威严,留着山羊胡,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衫。邻居们尊称他为“朱先生”。其实爷爷是很慈祥的,他很喜欢我这个长孙女,每每都会给我几分零钱让我买东西吃。</p><p class="ql-block"> 听母亲说,爷爷爱学习,少年时期,他把砖头磨平,蘸水在上面写字,待水干了再写。为他在中药铺司药和后来自己当老板开中药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清楚地记得爷爷最后归属在县城郊区一个叫皮家洼的麦地里,因为我送了他老人家最后一程。转眼七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爷爷的安息之地已是高楼林立,可怜的爷爷。</p><p class="ql-block"> 我慈祥的父亲没有爷爷高大,但风度翩翩,玉树临风,气质不凡。女婿曾给他的女儿说,你们的姥爷是个美男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遗传了我祖父爱学习的基因,终身乐此不疲。并注重对我们的培养教育,尽管我们都是女孩子。我的命运也是因他的关心而改变,否则我不会在文革前考上大学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最爱是学习,手不释卷。工作之余,不是看书就是看报,知识面广也是有事实根据的。</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一年底,父亲因病住院。当时天寒地冻,母亲给他送饭时怕饼子凉了,聪慧的母亲把饼子放在贴身的胸前保暖。父亲见此情此景,就笑着对母亲说,你像马皇后一样,因当时朱元璋被关在监牢时,马氏怕被别人发现,给朱元璋送饼子时把饼子藏在胸前,尽管烫伤了皮肤。当时学文科的我都不知道此故事,实在令人汗颜。</p><p class="ql-block"> 可敬的父亲,一九八二年夏天,花甲之年的父亲驾鹤西去。英年早逝的他离世也已经四十多年了。他最后归属在母亲的老家,舅舅为他选择了朝东方迎日出的山坡上,并说喜欢看书的人在那里光线好。</p><p class="ql-block"> 慈爱聪明的母亲得病于我大姨家孙女招女婿的时候,因胆结石刺破胆囊引起胰腺炎,手术后十三天于一九九五年五月仙逝,享年七十二岁。老人家离世也近三十年了。她的安息之地在山脚下,和父亲遥遥相望,他们生死相依,伉俪情深。葬在娘家,算是叶落归根了。</p><p class="ql-block"> 我至爱的爷爷、未曾谋面的奶奶、父亲、母亲,如能转世,下辈子我还做您们的孙女,女儿。遗憾的是奶奶因民国二十四年涨大水,年轻的奶奶香消玉殒了。</p><p class="ql-block">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愿天堂的先辈们一切安好!谢谢您们护佑后代平安!</p><p class="ql-block"> 不肖子孙朱修蕙</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四月三日敬上</p> <p class="ql-block"> 小妹也满怀深情地朗诵了她写的祭祀诗。因为是录像,没有拍照。我又不懂把视频录入,只好如此!</p><p class="ql-block"> 朱修蕙</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四月八日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