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锦溪镇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相接壤,北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和昆山市张浦镇相毗邻,属于江苏省的'南大门",素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称。古镇传统建筑以明、清、民国初为主,建筑特色古朴,具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以民居民宅、四合院为主,另外还有水墙门、吊脚楼、落水廊棚、桥楼廊坊等独特的河街集市建筑,古建筑群面积占镇区民宅86%以上。</b></p> <p class="ql-block"><b> 从前,上海、苏州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在两地的交界处,有个叫“陈墓”的水乡小镇,镇上有一处“五保湖”,湖中就葬着一位姓陈的女姓,这是“陈墓”的出处,现在这个小镇更名为“锦溪古镇”了。</b></p><p class="ql-block"><b> 其实陈墓古镇,最早的名字就是叫“锦溪”,它地处江苏省苏州昆山市的西南面,夸张地说,前进一步便到了上海地界,后退一步属苏州管辖。据考证,大约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锦溪一带就有先民生活着。锦溪立镇的时期,可以追溯到吴越春秋之时。</b></p> <p class="ql-block"><b> 锦溪古镇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素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古镇里留存着诸多人文景观、古迹名胜,以及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建筑房屋。小桥流水人家,你只要到了锦溪古镇,就能领悟其中的奥秘了。</b></p> <p class="ql-block"><b>小妹坐船头</b></p> <p class="ql-block"><b> 古莲桥是苏州锦溪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古镇的入口处。整座桥独立在五保湖中央,朱红色,古典飞檐造型的亭子连结起长长的廊桥,桥亭在水中的倒影漂亮得很,每天有许多摄影爱好者都喜欢来这里拍古莲桥。</b></p> <p class="ql-block"><b> 通神御院,陈妃水冢以及莲池禅院等等。相传在宋隆兴元年间,孝宗带着家眷要迁往临安,但是在南迁的途中,陈妃病殁于此,孝宗下旨立水冢而葬。</b></p> <p class="ql-block"><b>古莲池</b></p> <p class="ql-block"><b>菱塘湾</b></p> <p class="ql-block"><b> 锦溪古镇境内湖荡密布,河巷纵横。南面有五保湖、淀山湖,西北面有陈湖。古镇内的河道全长达6公里,形成了锦溪河湖相通、泽浸环镇、街巷依水,桥巷相连的典型水乡风貌。锦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大多数居民因水而筑,临水而建,房屋多为一、二层的砖木结构,青瓦白墙,临水开门窗或建筑水埠码头。</b></p> <p class="ql-block"><b> 游锦溪古镇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身穿蓝色印花粗布衣的船娘。此时你可以搭上这样的小船,听着古镇街道两旁的吆喝声,时不时还能传来一些江南小调,咿咿呀呀的,又是一番情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遇到一群乘皮划艇的外国旅行团队,玩的不亦乐乎!</b></p> <p class="ql-block"><b>到达终点周公桥</b></p> <p class="ql-block"><b>沿河的小饭店</b></p> <p class="ql-block"><b>草编蚂蚱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 纵横交错的房屋四周环水,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非常的祥和。在小镇里,人们的生活没有那么急促,看着小镇居民那悠闲自在的样子,真是让人羡慕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梦里水乡,用来比喻现今的锦溪古镇,确实一点也不过分。从古镇更名为“陈墓”后的八百多年间,锦溪,就如同养在深闺里的的江南美女,一直保持着低调的生活。相比较其它古镇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让每一位来到古镇的人,都有一种全新的体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