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建于1898年,全长1450,是哈尔滨市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街道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历史建筑,被称为“建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不仅是一条商业步行街,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哈尔滨的重要地标和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中央大街有灵魂,一定是铺就它的万千面包石。面包石不仅是中央大街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之一,它们见证了哈尔滨的变迁与发展,历经百年的踩踏,仍然完好如初且愈加圆润光泽,成为哈尔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面包石,城市发展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肖克庭院,是中央大街面包石的诞生地,走进肖克庭院,穿越百年时光隧道,感受面包石所拥有的独家记忆。</p> <p class="ql-block"> 1919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来到哈尔滨定居,并在1924年担任中央大街修路工程总工程师 主要负责路面设计和监工。</p><p class="ql-block"> 2023年,修整复原50号院过程中,挖掘出多块未经打磨的面包石原石,并经专家证实铺设时间在1919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肖克先生,也为了加深中央大街上的文化符号,将50号院命名为“肖克大院”。</p> <p class="ql-block"> 矗立在美丽的松花江南岸,紧邻中央大街的防洪纪念塔。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 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p> <p class="ql-block"> 由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p> <p class="ql-block"> 塔址是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p><p class="ql-block"> 高耸的圆柱形塔身与半圆形的罗马式回廊相应成趣,20根擎天柱环绕,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 </p><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美丽的松花江岸边,华灯初上的防洪纪念塔亮了起来,就像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光彩照人。将夜幕下的松花江辉映的温馨而浪漫。</p><p class="ql-block"> 两年多的时间,远离了家乡春天的气息。沐浴着温暖的春风,今天,徜徉在亚洲最长的中央大街 上。</p><p class="ql-block"> 一栋栋文艺复兴、巴洛克式的建筑高楼鳞次栉比,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城市画卷。就像一幅幅栩栩如生立体图画,把中央大街打扮的分外靓丽,脚下凹凸不平的面包石,仿佛讲述着百年老街的变迁和哈尔滨这座魅力城市的发展故事,让我由衷的从心里感到亲切和自豪。就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一样激动、兴奋。也许这就是乡愁吧。 </p><p class="ql-block"> 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p><p class="ql-block"> 一枝一叶</p><p class="ql-block"> 一花一朵</p><p class="ql-block"> 一山一水</p><p class="ql-block"> 我爱美丽的故乡,一个魅力四射、勇往直前、中西合璧的城市哈尔滨。</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