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最后时刻》读后感

月下琴音

<p class="ql-block"> 文章/月下琴音</p><p class="ql-block"> 出镜/月下琴音</p><p class="ql-block"> 孔子画像/小红书</p><p class="ql-block"> 弟子画像/小红书</p> 静雅文案前,执笔写千篇 <p class="ql-block">《孔子的最后时刻》/李木生</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月下琴音</p><p class="ql-block">李木生先生文章写的太好了。文底深厚,笔功不凡,浓墨重彩的把2500年前《孔子最后的时刻》跃然于纸墨间。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的长卷。随着李木生先生笔尖的滑动,我好似也走进了2500年前,和古人神会了。刹那间孔子的音容相貌呈现在我的眼前。他拄着拐杖,神情惘然,望着夜空飘然在天地之间。他舍不得离开这片曾在此生活了73年的齐鲁大地,更舍不得离开3000弟子的身边。就在这个苍凉如钟,孤寂如磬的夜晚。他走了,走的那么坦然,而又心不安。</p> <p class="ql-block">孔子最器重的弟子 其中 颜回 ( 子渊)</p> <p class="ql-block">  原来我只知道孔子是圣人,曾不知道在他伟大的胸襟内还温藏着如此的柔情和温暖,原来圣人也有着深深的爱恋。当他将要离开这个他曾有着爱恨情仇的人世间的时候。他站在寒风中望着漫天星空想了很久,很久,他想自己磬尽生命,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犁出了一片文化的沃野,他走后,是否有人继续耕耘扩展,是否还有小人糟蹋当道。他,叹之不安。此时,远处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悠悠然,悠悠然。像唱歌一样好听。他想自己的学生,他能熟悉的喊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相貌他都记得非常清晰,就是闭上眼睛去抹他也知道是谁。他想抚慰着每一个恋恋不舍的脸庞,并给予最后的叮嘱和关切。水,还热,慢慢喝。他听到一个嘹亮熟悉的声音,在茫茫雪野中回荡着: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他笑了,笑的那么坦然。嗷,是樊迟,他又哭了,笑着哭了。此时我感动的哭了,我想读者在此也会哭了。也许这就是圣人所讲的“仁爱”之心吧。</p> <p class="ql-block">他在外操劳了一生,在周游列国的途中他经受了多少挫折、落寞、困顿、追杀、牢狱、疾病、饥饿和失败。但他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与信念,为此操劳奋斗了一生。</p><p class="ql-block"> 在他生命到尽头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想起了曾为他十四年的孤独与等待的妻子,当时她那孤独与思念到底有多苦你知道吗?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是如此的疼爱和教诲,此时的孔子捋着被风吹乱的胡须,望着苍茫大地和满天飞舞的雪花,在想母亲坟上一定被雪覆盖了,你冷吗?孩儿一会儿就去了,我会永远陪在你的身边。是,这便是天地的安排,是最终每一个人的归宿。我们的圣人他随着雪花的飘舞融化了,他走了,走完了他曲折斗转的人生路。可他无悔,他还是坦然的笑了。因为他倾尽一生,呕心沥血教诲出了3000多弟子,为华夏民族洒下了不朽文明文化的种子。他的弟子们会继而生辉发光。继传他的不朽思想,使伟大的儒家文化永远滋润着齐鲁大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和中华。</p> <p class="ql-block">孔子十大弟子之一 冉耕 (伯牛)</p> <p class="ql-block">孔子,我们的先贤,你肯定不知道你现在已经是圣人了,是,你是中国以及全球文化史上的圣人。记得那是你在与子贡的一次谈话中,子贡曾经问你“夫子圣矣乎?”当时您回答子贡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诲不倦也”。子贡这时就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矣 ”。现在且且应验了2500年前你和子贡的这一番对话,您现在是圣人了,您的不朽思想正在传承广大,我们的圣贤您欣慰了吧。像李木生先生所说的那样,也许在千万年之后,您满带着儒家文化的厚重和伟大的不朽思想又回到了齐鲁大地,回到了中华!这里永远是您可亲温暖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