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幸福时光(芦凤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3652752</p> <p class="ql-block"> 东汉击鼓说唱俑,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院。说唱俑高56厘米,用灰陶制成。这件说唱俑,造型独特,幽默风趣,头戴一顶小帽,帽前有两个分叉小结,上身𥘵露,下穿肥腿长裤,打赤脚,蹲坐在地上。左臂下抱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击鼓形状,坐姿优美,左脚蹬地半蹲,右脚抬起,脚趾半曲,笑口大张,牙齿外露,双眼眯缝,脸部表情幽默诙谐,浑身散发着潇洒走一回的形态,让人一看忍俊不住想笑。</p> <p class="ql-block"> 东汉击鼓说唱俑,被誉为汉代笫一俑,这件击鼓说唱俑以它独一无二的形象,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东汉,真实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艺人的不易,王公贵族的花天酒地。让东汉历史重现眼前,看到了东汉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说唱艺人古代叫俳优,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他们主要是服务于帝王和贵族,以乐舞和逗笑方法去取乐于统治者,但更多的是生活在民间,为广大民众服务。汉代击鼓说唱俑用自已的风趣和即兴表演来取乐于皇族贵戚,到了东汉时期,击鼓说唱俑已给形成一道靓丽风景线。击鼓说唱俑用自己风格和神态塑造了它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因而说唱俑也成为雕塑匠人的心中最佳模型,这件击鼓说唱俑也就应运而生,雕塑家赋予了它新生命,一件栩栩如生的说唱俑展示在人们的视野中,让人们为之鼓掌。</p> <p class="ql-block"> 这件击鼓说唱俑,用它那特别的形象神气,特有的笑容,嘴巴大咧,牙齿全露,两只眼睛就象弯月,鼻头好象在笑声中抖动,额上的皱纹都在弯弯曲曲的大笑,真是一位笑神转世,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好象亲自在观看它的表演,它用那独特搞笑的说唱故事把人逗的捧腹大笑,我真想象不到,东汉雕塑工匠采用了什么样工艺,刻画出了说唱俑惟妙惟肖传神的形态,让人似乎听到了他的击鼓声、说唱声、爽朗快乐的笑声和他那出色的表演。这件击鼓说唱俑让我们目睹了东汉雕塑家的精湛技艺,领略了东汉社会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东汉社会充满生活气息烟火味的趣味生活和艺术美感,也为我们研究东汉社会历史、艺术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实物。真不愧是一件国宝。</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