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18日晨,天气阴沉,温度仅在5度左右,不时有细雨降下。不过昨天晚上下榻的旅馆是我们这次自驾过程中条件最好的,早餐也很丰盛。Moab(中文有时译成摩押,有时译成莫阿布)是一个仅有5000左右常住人口的小城,不过方圆百里之内这就是最大的城市了,它还是犹他州格兰德县(Grand county)府所在地(县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押是拱门和峡谷地国家公园游客的主要住宿地,承担着每年一百多万游客的后勤保障任务,在旅游旺季往往一床难求。一般每年的4~10月是旅游旺季。这里</span>平时三月份的平均气温在2~18 ℃之间,平均有四天降雨。少见的低温阴雨竟让我们赶上了,但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拱门国家公园。其入口距离摩押城不到十公里,位于191号公路东侧。</p> <p class="ql-block">拱门国家公园有时也按照发音译成阿切斯国家公园(Arches National Park),位于犹他州东部,东侧靠近科罗拉多州,公园管理面积309平方公里。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沙岩拱门集中地之一,有各类天然岩石拱门2000多座,大的拥有上百米跨度,宏伟壮观。迷你小拱门仅有米余长度,只能屈身爬过。1971年这里被美国国会确定为国家公园后,游客开始骤增。</p><p class="ql-block">Arches直译为拱形物(复数名词),在这里特指天然石拱桥。在我国常将这种天然石拱桥叫做天生桥。由于其“天生”属性,必然稀少珍贵。然而这里区区百余平方公里范围内竟然汇聚了两千多天然石拱,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拱门国家公园在世界都享有盛誉,是旅游达人必入的景点。这里最著名的精致拱门(delicate arch)已经成为犹他州的标志,美国25美分硬币和犹他州车牌上都有它的图案。游客中心也以此作为招贴画,所以来这里的游客都会将其作为追寻目标。在游客中心还有免费博物馆和科教电影放映。</p> <p class="ql-block">拱门国家公园入口位于一道峡谷之中,入园后驱车沿着盘山公路登上高处回望,照片中的道路就是穿峡谷而过的191号公路。以公路为界,其西侧是高达数百米的悬崖。公路旁的停车场及建筑就是公园的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地貌与此地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191号公路穿行的峡谷就是摩押断裂。在高处的观景点称为Moab fault overlook(摩押断裂带瞭望点),在这里可以直观感受摩押断层(moab fault)活动留下的痕迹。这座高高的悬崖就是断层长期运动的产物。我们入园后驶过的游览路就悬挂在悬崖中间。</p> <p class="ql-block">拱门公园内建有一个单程长达36公里铺装良好的柏油公路,连接园内主要景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客可以驾驶自己的私家车游览。</span>道路有三条分枝,没有环形路,几乎所有景点参观过后都需要原路返回,所以全程下来实际行驶路程将达到72公里。下车之后往往还需要沿着步行道步行一段才能抵达景点。如果走完全部十四条步行道全程有43公里之遥。所以说游览拱门公园是相当消耗体力的,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然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有些难度较大的景点必须酌情放弃走到近前欣赏的念头,远远看着就好。建议想充分游览拱门公园的游客,要至少计划两天时间。</p><p class="ql-block">照片内是入门后的第一个景点,称三个企鹅(three penguins),是一组石柱,矗立在公园内游览公路边高大的石墙上边,很引人关注,其实我也看不出来像企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组不知名的石柱倒是引起我的好奇,因为它颇具中国元素!其中高些的头戴高帽,很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扮相,而对面矮胖者只能是阿斗了!我想封其为“诸葛亮再出祁山辞主”还对付吧?</span></p><p class="ql-block">拱门公园中的景点大体上可以由南而北分成四组。游客中心附近算第一组,包括公园大道观景点(park avenue viewpoint),La Sal山观景点(La Sal mountains viewpoint)和法院塔观景点(courthouse towers viewpoint)。这些景点相互距离不远。</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大道观景点周围没有发现拱门存在,周围都是高大的赭红色巨大砂岩,像形石不少,方才的“诸葛亮再出祁山辞主”石柱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而不远处的La Sal山观景点是一片开阔地,很适合欣赏公园内外的各种红色巨石。La Sal Mountain是一座位于公园外摩押镇附近的一座高峰,海拔四千多米,常年积雪。遗憾的是当天能见度不佳,只能看到近处的mesa(平顶山岩),看不到远处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在法院塔观景点周围都是红色砂岩石柱,以此命名的法院塔就是这座高大威猛的平顶石柱。</p> <p class="ql-block">这是其旁边的三根小石柱,被命名为三个长舌妇(three gossipes)。不过我怎么看着有四位呢?看右边这位贴着别人耳边私语,也确实像在“嚼别人的舌根子”的长舌妇。</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确实是三人。</p> <p class="ql-block">这座平顶山(mesa)名曰法院大厦(courthouse)。为什么是法院呢?不能是区政府大楼吗?</p> <p class="ql-block">附近还有一座圣经故事里的Bagel 塔。Babel塔又称巴比伦塔或通天塔,是《圣经·创世记》中描述的一座永未完工的高塔。当时人们想把它修成通达天庭的高塔。当然这仅是一块巨石而已。</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还要经过一个观景点曰:petrified dunes viewpoint,其意为石化沙丘观景点。路边有一排高大的平顶石山,远远望去似乎山脚下有成片的沙丘。其实那是石化沙丘(petrified dune)。石化沙丘是指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原本的流动沙丘被矿物质填充并固化,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岩石结构。照片中红色巨石下面形似沙丘,实为砂岩就称为石化沙丘。</p> <p class="ql-block">这一排长长的高大岩石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命名:长城(The great wall)。在西半球看到中国的“长城”还是让人心动一下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砂岩风化剥蚀得更加严重,已经从平顶山(mesa)到孤峰(butte),再到残留石柱的阶段。这些由风化成多块石头构成的小石柱多能联系到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比如这个石柱称为the phallus pillar。</p> <p class="ql-block">这些石柱多数看起来摇摇欲坠,不知还能存在多少年。</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景观位于15公里以北的景区中部,也称为窗口区(windows section)。这里开始有大量拱门出现。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惊险刺激的平衡石(balanced rock)。平衡石是紧靠路边的一座高达39米的巨大石柱,上部有一块高约15米,重达17吨的梨状巨石,坐落在一个狭小的岩石基座之上,看上去摇摇欲坠!由于周围空旷无遮挡,在很远处就能发现。</p><p class="ql-block">这里由于交通方便,拥有几十个停车位,通常也是最吸引游客汇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所谓平衡石是指一种自然形成的奇特地质现象,通常两块或多块巨石通过极小的接触面保持力学平衡,并支撑起巨大的岩石结构,看似摇摇欲坠却能够长期稳定存在。其特点是“奇、险、悬”。拱门公园的平衡石并不是世界唯一,据说在世界十大平衡石中仅排名第十。最著名的是位于英国约克郡的偶像石。</p><p class="ql-block">近距离观察会发现,拱门公园的平衡石立于高高的由多块石头组成的基座上面,头顶巨石重心还偏出基座很多,非常惊险,也非常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从稍远的地方看去,平衡石与另一个石柱相邻,共同组成一组景观,有一条0.5公里长的步道环绕,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p> <p class="ql-block">向东北方向不远处是一个三叉路口,从这里向右是一条4公里长的支路连接窗口区域。在这里有双拱(double arch),坑拱(pothole arch),大象石(elephant butte),南北双窗和炮塔拱门等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处景区即将有多个石拱出现。见到的第一个石拱称坑拱(pothole arch)。不知道这么翻译是否合适?请大神指教。pot是锅,hole是洞。锅和洞组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它位于路边一块长长的红色砂岩墙的斜边坡上,石拱呈倾斜状态,在路上不易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路对侧是一片高耸的石柱,千奇百怪。不知为什么被命名为伊甸园(garden of eden)?</p> <p class="ql-block">近旁是攀岩者的天堂猫头鹰石。据说这里攀岩非常火热,进行攀岩活动还需要事前排队等候。</p> <p class="ql-block">这根石柱顶上有一个圆圆的头颅,很像影视作品中的外星人头部。</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大象孤峰(elephant butte)是公园的最高点(1723米),看这群憨态可掬的大象游行(parade of elephants)。</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气真不给力,为了心中的理想,顶着风雨严寒走在步道上对我们老年人确实是个考验。前方的南北窗拱门就在1.6公里之外,可走到近前并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炮塔拱门(turret arch)是位于窗口区西侧的一个独立石拱,其跨度11米,高度20米,是窗口区域一系列石拱中最容易看到的。</p> <p class="ql-block">北窗拱门(North window arch)位于炮塔拱门东侧,在停车场就可以清晰看见,其跨度28米,高15.5米,而南窗拱门(South window arch)由于角度原因,必须步行到近前才能看到。南窗要比北窗大些,跨度为32米,高度20米。两个天然石拱门位于同一堵石墙上,形同一幅眼镜。</p> <p class="ql-block">转过身来,位于停车场北侧区域的双石拱门(double arch)是此地更有名气的天然石拱。其高度达到34米,排在第一。跨度为44米,位于第二。在停车场位置就可以直接看到。</p> <p class="ql-block">不过要近距离欣赏必须要走过800米的泥泞不堪的道路才能抵达。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跋涉过后在双石拱门底下近距离观看确实更加震撼。双石拱门的名字来源于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石拱门共用一块巨石作为支撑点,形成了连接在一起的天然双拱门。单个拱门尚且稀有,两个连在一起的巨大天然拱门更加少见!</p> <p class="ql-block">能坚持着顶风冒雨走到这里靠的可是意志!</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天然石拱门最密集的区域。在不到两平英里的范围内汇聚了这么多个石拱实属罕见。在这里你不仅能够看到许多中后生命周期的壮年石拱,还有许多正在孕育形成过程中的天然石拱。这座准石拱门下面你能清楚看到塌下的碎石堆积。相信不久(当然是以地质年代计数)以后,一个新的天生桥将在这里诞生。</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石拱已经开始贯通了。</p> <p class="ql-block">而这个石拱才刚刚开始张开嘴巴!</p> <p class="ql-block">自然有生就会有死,大自然也不例外。据说在拱门国家公园范围内,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已经有四十余座天然石拱门已经坍塌消失。看来我们常形容永志不变的话语“海枯石烂”也并非不会发生!这张照片就是石拱门坍塌之后留下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公园管理部门贴心地将复原图张贴在其近前位置,提醒人们美景也可以消失,但不应被忘记。</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四公里来路原路退回到游览主路,继续前行四公里,就到了另外一个分叉口,从这里开始就是第三组景点了。在此右转是去往精致拱门(delicate arch)景区3.5公里长的道路,由于这个拱门的名气,这里也是游客必须打卡的景点。</p><p class="ql-block">想游览精致拱门一般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如果想到拱门近前,需要在wolfe ranch停车,再沿着步道走4.8公里山路才能如愿。这里还要克服150米高差,对体力和时间都有很高要求。替代方案是开车到精致拱门观景点,再走0.8公里上坡山路到上观景点(upper viewpoint),在一处小小山头上远距离欣赏精致拱门,这里距其直线距离有500米左右。再其次是到下观景点(lower viewpoint),下车仅需行走100米即可,距离拱门一公里左右,适合坐轮椅的残疾人。考虑到我们的实际能力,我们妥协为第二套方案。</p><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不错,这是站在山顶上看我们爬山的小鸡。</p> <p class="ql-block">走近了看到,石头小鸡也冷得不行!</p> <p class="ql-block">经过艰苦努力,我们终于抵达了上观景点。远远望去,精致拱门就是这个效果!精致拱门高14米,跨度9.8米。它的名气并不在于它的体积,而是它的造型和位置。与其他天然石拱门不同,大多数天然拱门都与周围的石墙和石柱相结合,能看出它的发源经历。而精致拱门它孤零零地矗立在一个砂岩构成的石梁之上,周围并没有其他石墙和石柱伴随,就像人为搭建的一样。而且其风化严重,石拱并不是一个完整体,能矗立至今真是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精致拱门以及周围的红色巨石背后就是天空,相信如果有蓝天白云相衬这张照片一定很美!</p><p class="ql-block">这个区域除了精致拱门之外,在沃尔夫牧场(wolfe ranch)附近,还有历史遗迹岩画(ute Indian petroglyphs)。</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组景点位于公园的最北端,还要继续驾车行驶10多公里,它连接了最著名的魔鬼花园(Devil garden)区域。这和景区有隧道拱门(Tunnel arch),松树拱门(pine tree arch),风景拱门(Landscape arch),分隔拱门(partition arch),纳瓦霍拱门(Navajo arch),双零拱门(double O arch),黑暗天使(dark angel)和私有拱门(private arch)等,也是一个天然石拱门密集区域。对于我来说,心心念念的是公园内跨度最长的风景拱门。</p><p class="ql-block">中途还经过盐峡观景点(salt valley overlook),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地质变迁过程中有大量盐沉积,这也是当地能够形成高密度石拱的因素之一。</p> <p class="ql-block">离salt valley不远就是火炉区(fiery furnace),这是一段空间狭窄的红色砂岩峡谷,特别适合徒步旅游,里面包括漫步拱门,爬行拱门,骷髅拱门,亲吻海龟拱门和惊奇拱门等小众景点。听着名字就可以想象出他们的风采。不过我们也只能凭想象了~没了一探究竟的体力和童心。</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去,这里也确实不适合手脚不够利索的老年人。</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经过的是沙丘拱门(sand dune arch)。名称来源是这里周围堆满风吹来的沙子,据说这个夹在两块巨石之间的小拱门,很适合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更多正在孕育中的石拱门。有人称其为窑拱,还是很贴切的。</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块石头,谁给起个好听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天际线拱门(skyline arch),是拱门公园游览路接近尽头前最后一个著名石拱。位于魔鬼花园前。是拱门国家公园中标志性大型拱门之一。由于远远看去,位于天际线上而得名,在公园内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石拱高度约23米,跨度10米。到近前需要步行600米。</p> <p class="ql-block">拱门国家公园游览路的尽头是魔鬼花园,公路在这里构成一个环形,魔鬼花园步行道的起点在最北面。一排石墙挡住了所有拱门。要一见真容必须步行!看地图,沿着这条步行道向北可以依次看到隧道拱门,松树拱门,景观拱门(3公里外),分隔拱门,纳瓦霍拱门,双O拱门(6.6公里),黑暗天使拱门,私人拱门等一些天然石拱。全程下来需要走12.6公里。考虑到我们的体力储备,并且还要有400公里的路程赶到布莱斯大峡谷入住,只好放弃!留给下次再来一个借口吧!</p> <p class="ql-block">拱门国家公园内不仅有两千多座天然石拱,还有数不清的mesa,butte,各种奇异的石柱,石笋更是不可计数。即使是导游图上点名的重点景观,因现场条件的限制也无法一一穷尽。放松心态,放飞想象,像一只蝴蝶随风荡漾在这奇特的美景中,只选取你最钟情的那一朵鲜花!下面这些照片就是我提供给读者朋友辨别,欣赏!摄影技术不高,敬请大家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