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他们从上栗县赤山乡开摩的过来,经过萍乡城高坑到芦溪县城,这是袁河西岸潭田村的地方,原来的大片耕地进行房产开发。在挖土机重型机械的平地之后,再是这些老民工用锄头工具将房子基础挖出几米纵深。每挖深一些深度,就用竹篾织成网络,一个基础有八九米,农民工在竖井式深坑里,只能卷着身子运动,用锄头挖地基。在井口上一个原始的摇把,将深井的泥土一筐一筐通过辘轳摇上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农民工全是夫妻,一双夫妻就挖一个基础井。女人臂力大,挥刀劈竹子,将厚竹篾伸入井口,井里的丈夫就用竹篾织成网络。</p> <p class="ql-block">向他们了解之后,才知道他们的劳动强度太大了,家里有读书的小孩,每天早上起来要弄好饭,为孩子们准备中餐。他们吃了早饭赶快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工地。中午吃快餐。晚上回到家还得做晚饭。他们晒黑的皮肤,流出的汗水,吃过的辛苦,承受生活压力,一般人无理解。</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网络是大小两个竹篾笼子,这样的体力活,既要大力气,还得要一些技术。</p> <p class="ql-block">他们是农村最普通的农民工,虽然文化水平算不了,但勤劳本色让人敬佩。县城的高楼大厦,离不开这些都是农民工,共和国的大家庭少不了农民工的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