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这70年(四十、前途未卜)

玉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4年末1995年初,大约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机关里的工作似乎停摆,我却忙得团团转。上了班不是去厅长办公室汇报请示工作,就是往省编办跑,协商我们厅的职能、内设机构和编制(三定方案),减少人员分流压力。方案一旦批了说什么也都没用了。那段时间我只有责任心,脑子里装的就是“三定方案”怎么有利我们厅,顾不上想,哪怕把心分出一点儿来想想自己下一步的安排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概是95年正月十五过了不长时间,“三定方案”批下来了。我们厅与省**厅撤销,合并为省**厅(省**厅实际没有合并,后改为省**集团)。厅内设机构撤销教育处,和并到人事处,成立人事教育处。撤销行政处,成立后勤开发中心。方案核定的领导职数和编制基本能满足机关人事安排。我事前都算过账,60岁以上的人退休。和许多厅一样“七留八不留”,近60岁的人退居二线。这样下来,处级领导岗位会有很多空缺,不仅能安排现有的处级干部,还能提拔一些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干部安排人员分流没有多大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把情况给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后,还没喘口气,厅长(党组书记)就让我通知党组成员开党组会,让在会上汇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来的一把手是从市长位上调任来的,当过县长、县委书记,工作作风与原来的领导不太一样,节奏很快。上任第一天就要落实“三定方案”,让人事处拿出一个具体落实方案,第二天开会研究。我顾不上歇口气,连夜起草了处室领导竞争上岗和民意测验民主推荐、机关干部双向选择和人员分流3个具体落实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员分流方案,明确了年龄界限,该退休退休,该退二线退二线。领导竞争上岗方案由个人在全厅干部大会上对近两年工作情况述职和任职后的工作目标进行演讲,然后由厅属单位主要领导和机关全体人员对其评议和推荐。机关干部双向选择的方案是,处长可以选干事,干事也可以选处室,给干部交流提供最大方便。第二天一上班,我就把三个方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拿到党组会研究。我记得从那时候开始,直到我退休,工作上但凡是领导让我拿的意见几乎没有被否决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党组会通过落实方案后,厅里马上成立了有纪检干部参加的民意测验和民主推荐考核组。由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接下来厅里先开处级干部述职和自荐大会,确定各个处室的负责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会那天,机关十分活跃。是机关人员到的最齐、最关心的一次大会,没有人请假。会上各个处室的正副处长挨着个对近两年的工作进行述职并自荐要在哪个处室任职及任职后的工作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述职是下了功夫的。我想开了,今天这样的场合一定要把自己做的工作都说一说。这时不说要等到啥时说,自己不说谁又了解你,再不能不好意思了。实事求是把近两年所做的主要工作表述一下,也好让大家评议我能不能胜任。工资改革、机构改革、安全消防…我任副处长以来正赶上这些,闷头就是工作,从来不在人前说工作成绩。但我的述职报告在措词上还是比较注意的。像“很““特别”“非常”一类拔高的词、形容怎么怎么工作这类句子慎用、少用、甚至不用,就连获得的有关部门的表彰也一句没写。我觉得那都是虚的,用做的工作实话实说,不加修饰语实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会结束,我又安排第二天开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大会。那些天机关像赶集似的,个个笑脸盈盈,可你又猜不出每个人的脑子在想什么。我们考核组忙着制印测评表和推荐表,组织会场。我同时还考虑着接下来的工作。虽然对谁也是一张笑脸,但笑得不好看,连续工作累、心里有事急、一笑脸就变形。我是偶然在镜子里看到了我笑的样子。那天我们考核组整理测评表和推荐表从下午开会到第二天早上,整整工作了一个下午和一夜。第二天一上班我把整理出来的测评和推荐结果送到了厅长办公室。厅长让放下,也没说什么,我就退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靠在沙发上长舒了口气,活动一下双臂,像被压扁很长时间的弹簧一下子恢复了原状,浑身的骨架都弹到了原来的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一个人静坐着,没有了连续多日的忙碌。本该喘喘气的我却突然被一个不容乐观、前途未卜的前景搅乱了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竟和处长的矛盾在机关早为人知。有的人推测我不会继续留在人事处,转正更不可能,开始活动要来人事处。有个人刚开完民主推荐会,一出会场就追着对我说:“小高,咱们搭班子吧。我跟厅长说说你还留在人事处”。言外之意他当处长,我给他当副手,帮我继续留在人事处,那意思分明是还要让我感谢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吧”我嘴上答应了。其实,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会不会我真的留不在人事处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之前,机构改革我做了那么多工作,忙得一点儿没想过自己。现在终于看到了结果,桃子够不上也摘不上,就这样不吭不哈,等着随便安排个什么岗位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去找领导要职务,不会,新来的领导不熟悉更不会。看到有的人活动,为之心动,我好几次运运气、按按胸、决心去找领导说说。可走出办公室门又退了回来,走出去再退回来,怎么也想不出去了第一句话说什么。算了,听天由命吧,爱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一天,我在办公室胡思乱想,代管我的副厅长打来电话叫我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进办公室,就对我说:“你该去跟分管厅长说说自己的想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说:“厅长您能这样关心我,我真的很感动,就跟您说说心里话吧。我不善于和领导接近,工作上有困难不会跟领导说,困难总是自己想办法克服。干出了成绩不会炫耀,做了就做了。汇报工作一点儿不知道说过程,只汇报结果。就说这次机构改革,很短时间内做了那么多工作,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我没在领导面前说过一句自己是怎么怎么克服解决的。有谁知道方案批下来,我在其中做了多少工作。对荣誉我看的也很淡,那年下乡领队,省扶贫办在指标外让我报个人材料要评我先进队员,我却让给了一起下乡的队员。类似的事,我都是办了就办了,不懂送人情。这段时间我的工作您最了解。如果民意测验和民主推荐,我达不到百分之五十也就算了。至于怎么安排我都不会有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想到我第一次在领导面前说了这么多要说的话。最后还有点儿激动,眼眶都感到湿润了。厅长笑笑说:“不要想那么多了,好好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好慢啊,一天老觉得长,办公桌上的那部电话偶尔响一声,我才知道时间在走。我盼着厅长打电话叫我,总在想会不会要开党组会不让我通知了,几天前的忙碌虽累犹乐,还想重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天后,我终于听到分管厅长打来电话叫我。放下电话像脱弓的箭,我蹦起来就往厅长办公室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述职大会和干部自荐民主推荐都完了,你根据厅里的职能和干部测评情况先拿个人事安排意见,明天先开个碰头会研究。”分管厅长给我交代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办公室,我把民意测验、民主推荐的情况重新又看了几遍。其实厅里每个干部的情况我很清楚,拿出个人事安排意见不是很难。但我想这是对我一次很关键的考验。如果揣摩领导意图,意见拿准了还好,如果出入太大,不要说转正,就是留在人事处也不大可能了。想来想去,我觉得谁的意图也不揣摸,就按因事择人原则、参考民意测验结果、出于公心拿个意见最好。至于自己,跟厅长说没有勇气,跟自己说也不敢吗?这个时候不说还要等到啥时候。于是,我一点儿不带犹豫地在笔记本上写下 “人事处处长高玉平”。我觉得这样安排自己最合适、最公道、应该是符合机关民意。也的确如此,民主推荐中有90%多的干部推荐了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拿的人事安排意见被采纳、被否决、还是部分采纳?我猜不出会是个什么结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意见一定会决定我的结局。结局将是什么,续集里再写。</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kp80co" target="_blank">哎,我这70年(三十九、柳暗花明有一村吗)</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