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临江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谒天下第一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缕燃香环九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身临共道人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墙高匾对青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绘梁触练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画栋拜孤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十四帝唯一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千年溯根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轩辕铸鼎壮雄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韬描兴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武略戍神工。</b></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十,我们老俩口吃完早饭,辞别老板娘,开车离开古堰画乡,赴缙云县仙都旅游景区观光、探古问幽。</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内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共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缙云仙都旅游景区。缙云山与黄山、庐山列为轩辕黄帝“三大行宫”,是我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这里古迹众多,名胜遍地,山水灵秀,峰岩奇绝,遍布火山岩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形成地质奇观,人称“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成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另外“仙都摩崖题记”群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历史悠久、书法精品很多,值得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两地近百公里,中午前,我们就到了景区内居住的酒店。这家酒店在景区内的轩辕街,离九曲练溪河不足百米。黄帝南巡雕塑就在轩辕街区,雄伟壮观,是仙都景区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九曲练溪串起缙云仙都许多景点。两岸风光旎丽,叠山灵秀,错落有致,植被茂密,绿树成荫。河边木质步道与自行车道,蜿蜒递进,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隔河对应着姑妇岩、小赤壁、独峰书院、倪翁洞、岩宕书房等,与鼎湖峰、仙都观、朱潭山相距不远,可以坐景区观光车(20元1人,两天有效),也可步行。我们几天内都是步行游览和参观。</p> <p class="ql-block"> 景区门票,70岁以上和持退伍证人员免票,60岁以上半票。且5大景点2天内可各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p> <p class="ql-block"> “仙都”之名、之字,均出自唐玄宗李隆基。名称带有道家特色。</p> <p class="ql-block"> 缙云县属亚热带气候,降水充沛,温暖湿润,初春季节,常绿树木婆娑,让人误为秋天还没过去。这里许多梅花已经盛开,田里禾苗一片翠绿。早晨雾气笼罩的山峦,时隐时现,亭台楼阁鳞次栉比,仙都名不虚传。</p> 一.鼎湖峰和皇帝祠宇 <p class="ql-block"> 这是仙都5大风景区之一。游客挺多。</p> <p class="ql-block"> 鼎湖、鼎湖峰、皇帝祠宇,近山围湖而处。</p> <p class="ql-block"> 鼎湖峰又称"天下第一石笋″。进入仙都境内,我远远看到山边一柱擎天,原来就是它。非常醒目、壮观。峰高约170米,拔地而起。峰下就是鼎峰湖和皇帝祠宇建筑群。据说黄帝曾在峰上铸鼎觞百神,鼎成后掷下,形成鼎湖。皇帝驾龙升天,后人在峰旁建祠祭拜,香火不衰。</p> <p class="ql-block"> 皇帝祠宇前身是缙云祠,始建东晋。唐玄宗改缙云山为仙都山,为纪念轩辕黄帝,将缙云祠改名黄帝祠宇。祠额为唐代著名小篆书法家、缙云县令李阳冰撰写。在唐代李阳冰的书法,与颜真卿齐名。</p><p class="ql-block"> 建立皇帝祠宇是官方祭典皇帝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临湖而建的驭龙亭,一路顺台阶而上,就到了皇帝祠宇。穿过此地,便可看到雄伟的轩辕殿,匾额竖写“天下第一祠”五个金色大字,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殿内高大的黄帝塑像,气度非凡,令人肃然起敬。四壁上壁画和文字介绍黄帝对中华民族伟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殿前左钟右鼓,游人撞起硕大的铜钟,声音浑厚、悠长。</p> <p class="ql-block"> 随行的小童虔诚的跪拜人文始祖,眼中满是敬仰。</p><p class="ql-block"> 轩辕殿是景区核心区域。穿过此地,后面就是缙云堂、怀祖堂。在往里走,就是乘坐缆车登鼎湖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轩辕殿里有轩辕皇帝之后中国几千年里34位开国君主的石刻画像和文字介绍。还有巨大的姓氏树和炎黄子孙寻根问祖图。</p> <p class="ql-block"> 轩辕殿下面有轩辕洞。里面分为几个部分详细介绍皇帝生平和一统华夏的历程,以及对农业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诸多贡献。还有一些历史名人来缙云游览山川与谒拜皇帝遗迹所做的诗词,例如唐朝诗人白居易一首游鼎湖峰:“皇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镌刻在洞内石壁上。</p> <p class="ql-block"> 轩辕殿前,是表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缙云轩辕祭典”场所。由于时间没赶上,祭典大型歌舞我没有看上,甚是遗憾。这个表演在景区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是仙都皇帝文化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 在缙云,皇帝痕迹很多。炉传三百世,饼香五千年的“缙云烧饼”,传说是百姓用陶炉模仿皇帝丹炉,烧烤面团食用,期望象皇帝一样飞升成仙。结果烤出的饼,色泽金黄,表皮松脆,酥糯可口,香飘四野,极具特色,被称为“皇帝饼”。我们在缙云烧饼总部品尝过,饼有大有小,馅也不同,但松脆可口,满嘴留香。</p> <p class="ql-block"> “黄帝祠宇”1994年重建。这座建筑重建恢复了皇帝“北陵南祠”的格局。北陵是指陕西黄陵县的皇帝陵寝。南祠,就是浙江缙云县的“皇帝祠宇”。</p> <p class="ql-block"> 这座具有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之一,成为海外炎黄子孙缅怀祖先,寄托民族情怀的平台。</p> 二.倪翁洞与仙都摩崖石刻 <p class="ql-block"> 倪翁是春秋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助越灭吴后疾俗遁世,隐居此地读书。</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是仙都5大景区之一。摩崖题记石刻、倪翁石雕、初阳谷洞穴景观,都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三字篆书与“皇帝祠宇”篆书一样,出自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是仙都摩崖题记群最早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在练溪旁的初阳山,离独峰书院不远,是山脚的一组洞穴和楼台建筑。走进洞内可以看到如卧佛般头朝右斜躺、左手拿书的倪翁石雕像,胸前趴着一只猴子,他们在此研读已经1600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石壁上历代摩崖题记许多都是当朝名士。沿台阶而上,就到了初阳谷,又称“阳谷三穴”。三穴,是三孔大小不一的天然洞窟,洞壁上满是摩崖题记,字体大小不一。其中“初阳谷”三个大字,据考证是颜真卿所书,笔法猶劲舒和,端庄雄伟。“初”字故意缺了一点,清晨第一缕阳光射进时,才可补全这一点,且持续时间极短,见到的机遇十分难得。</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和初阳谷自唐以来历代摩崖题记有60多幅。书体含篆、隶、行、楷、草,书艺精湛、书体齐全,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缙云仙都摩崖题记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 仙都摩崖题记共120多处,其余分布在鼎湖峰、仙水洞、小赤壁、铁城等处。题记作者较出名的有唐代李阳冰、宋代沈括、明代李健、清代袁枚、民国楼村、现代沙孟海等人。</p> 三.独峰书院 <p class="ql-block"> 独峰书院是仙都5大景区之一。现在的独峰书院位于景区月镜岩下,面临练溪。院落背山临水,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号晦庵,称晦翁)曾两次来缙云讲学、访友,在缙云留下三所书院,独峰书院是其一。</p> <p class="ql-block"> 独峰书院建于宋代。朱熹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和弟子们所建,用于纪念朱熹,以及讲学、读书之处。</p> <p class="ql-block"> 元代孔子54世孙孔林,曾任独峰书院山长,期间以善本刻孔子像,立于仙都独峰书院内,书院兴旺起来,名传四方。</p> <p class="ql-block"> 独峰书院因地势低洼,屡遭洪水破坏,明代被毁坏。其原址,据考证在前湖村的民宅内。</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独峰书院,是清朝同治12年缙云知县朱廷梁集资、选址重建的。“独峰书院”匾额是同治缙云举人赵保滋手书。</p> <p class="ql-block"> 重建的独峰书院坐西朝东,背山面水,环境清幽。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北侧是礼贤殿,供奉孔子和颜渊、曾参、子思、孟轲四位高足。</p> <p class="ql-block"> 书院三进三开型院落。中轴依次为门厅、前天井、讲堂、后天井、后厅,南北两侧设厢房。厢房南北对称,由券洞圆门和小门相连,花园、天井、围廊。</p><p class="ql-block"> 整个院落布局规整,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院中有几棵古树。造型奇特银杏树、高大常绿椤木石楠树给书院增添了几分幽静。</p> <p class="ql-block"> 厅堂上悬挂朱熹手书“正气”两个金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 讲堂内桌椅齐全。立柱为墙,空间显得宽阔。坐在这里听课,清风徐来,弥漫花香,会让人体会到鸟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讲台墙上一副对联“行仁义事、存忠孝心”概括了读书育人的道德宗旨。</p> <p class="ql-block"> 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独峰书院先后改名为鼎湖学堂、独峰学堂、独峰小学、鼎湖小学等名称。然而,从古至今,独峰书院传承文脉的功能确一直没有变过。</p> <p class="ql-block"> 随着仙都国家5A级景区创建,景区管委会投入资金对独峰书院进行了全面修缮,使之具备讲学、交流、展览、宣传的条件。书院厢房内,正在举办缙云中外交流成果展,内容详实、丰富。</p> 四.岩宕书房 <p class="ql-block"> 岩宕书房正式开放不到2年时间,是被游客关注度很高的景点。也是老伴极力推荐要游览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岩宕书房是政府牵头,将自然地貌与现代建筑元素融合,非常有创意的文创建筑。2023年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p> <p class="ql-block"> “岩宕”即石窟。这里的石窟相连不远共有3个,都是80年代以前的建筑采石场,高高墙壁上机械切割石料的痕迹依稀可见。编号8是书房,编号9是剧场,编号10是展览厅。</p> <p class="ql-block"> 8号“岩宕书房”是天然书吧。走入书房,会让人震憾。</p> <p class="ql-block"> 石壁耸天,光滑无凸,空间很大。书房净高38米、深度约50米,顶部完全开放,露出天空。</p> <p class="ql-block"> 底部向上,建有7层平台,都摆放着书架、书籍、书桌、任人阅读。有“喜笑岩开”咖啡馆,图书自助借还机、喜马拉雅音频服务。</p> <p class="ql-block"> 在书房借走的各类书籍,可以在省内任意一家公共图书馆归还。</p> <p class="ql-block"> 宽阔、幽静、散发时代气息的阅读空间,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参观、阅读。高耸的石墙,头顶的天空,逐级而上的书山,文化氛围浓郁,唐朝韩愈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在这里显得很直观。</p> <p class="ql-block"> 独特的景观,成为一些影视剧分镜头拍摄地。书房进门墙壁上展示一些以洞窟为背景的摄影作品,美的令人惊叹。</p> 五.朱潭山与“仙境”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是仙都五大景区之一。南宋理学家朱熹在仙都讲学时常到此闲游,泛舟于碧潭,游憩于山野,后人遂将此潭命名为朱潭,潭边之山名为朱潭山。</p> <p class="ql-block">"仙境"</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是上世纪90年代一张荣获摄影大奖的“仙境”摄影作品,带起来的5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有超过200部影视剧在此取景,这里已经成为重要的影视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仙境″的作者是吴品禾先生。一个由美术跨入摄影的丽水籍摄影家。在摄影界他是唯一两次获得过国家摄影大奖的摄影家。</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也是我老伴极力推荐,让我去看看的景区。她还打听到当天下午4点半有老人牵牛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到朱潭山是下午3点多,潭边上的“仙堤”已经聚集了很多游客。有人支上长焦镜头,做好拍照的准备。有一些婚纱摄影的团队正忙着给新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 一条高出水面一米多的石桥链接到潭的对面。这条桥名为“石梁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桥的对面、村口已经有人、狗在走动。看来表演正在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 终于看到“仙境”摄影作品的经典画面。长长的石桥上,由东向西走过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肩扛木犁,身后牵着一头水牛的老农,一只黄色土狗跟在他得到后面,一个身穿红色上衣的姑娘,头戴斗笠挑着担子走在最后。他们的步伐不紧不慢,迎着夕阳缓缓而行。</p> <p class="ql-block"> 背景是绿色的山峦和耸立的鼎湖峰,前景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好一副移动的“暮归图”。走到桥西,他们便调过头来从西往东行走,夕阳照在后背,光影婆娑,轮廓分明,好一副“携阳而归”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此刻即使没有云雾缭绕的背景,那画面也是美的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这一行人走回到桥东,表演就结束了。时间有点短,桥上走了一个来回,许多游客观看尚未尽兴。</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朱潭山这里是摄影出片的极佳景地。</p> <p class="ql-block"> 就是一个人走在这桥上,拍出的照片也会让人惊艳不已。据说清晨,在这里最能拍出静水升烟、云山雾罩、水墨画般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那头大水牛已成为“网红牛”。2019年以来,这幅“老汉牵牛”画面就成了景区主要表演项目,牵牛人和牛都被仙都景区管委会收编,每周都有固定时间,为摄影爱好者表演牵牛走桥。</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这里还有其他景点,如超然亭、晦翁阁、九龙壁等,因时间问题没能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在缙云,这几天我们还游览了小赤壁、仙水洞、仙都观等景点,品尝了缙云特色美食,初春仙都梅花盛开,散发淡淡的梅香,沁人心肺。</p> <p class="ql-block"> 缙云是一座历史积淀丰厚、民族传统和皇帝文化鲜明、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仙都5A级景区是来了以后,值得慢慢欣赏,体会美景、美食,静下心来观摩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