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吉祥三宝

紫烟飞霞

<p class="ql-block">各位看官:你是否知道恩施家常饭的吉祥三宝呢?也就是说你是否吃过恩施的蓑衣饭(包谷饭)?你是否喝过恩施的合渣汤?你是否吃过恩施的榨辣椒?如果没有,那就听我细细道来。</p> <p class="ql-block">制作包谷饭相应简单,只要将淘洗干净的大米,放进锅里煮开(软硬程度视自己的口感而定),然后捞起来,放入有漏洞的器具中滤出米汤。过去有专门的竹筲箕用来过滤米汤,现在已经被塑料、不锈钢的制品所代替。最后将包谷面掺和其中,盛入蒸汽锅或蒸笼中,播上一些通气孔蒸熟即可。</p> <p class="ql-block">但是包谷饭为什么又叫蓑衣饭呢?我倒是下功夫请教了一番,归纳一下有两种说法:一是过去需要用石磨将包谷的皮去掉,去皮时抬高石磨,即在磨芯处加一个木梭,得到玉米糁,取出木梭让石磨复原,再加工一遍就成了包谷面。二是指农民劳作时,穿的用草或者棕毛制作的雨衣。因为劳动量大,在米饭里掺和包谷面比较耐饿。“梭”与“蓑”同音,一来二去,就叫蓑衣饭了。现在的人们只知道是包谷饭,蓑衣饭这个叫法渐渐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合渣则是将黄豆浸泡后,再混合水喂进磨眼里,经过碾压得到的浆水,不必过滤,直接倒进锅里煮开,加入切碎的萝卜菜叶再次煮开,待泡沫消失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即可食用。为什么上片石磨的孔叫“眼”,是那个孔比较小的缘故罢了。过去家家都有石磨,现在想吃合渣就直接去超市买得了。</p> <p class="ql-block">沸腾的合渣能激发萝卜菜叶的清香味。</p> <p class="ql-block">用电带动石磨转动,而给石磨喂黄豆还得靠人工。瞧!似奶状的黄豆浆水涓涓流淌出来了。从人工磨到电动磨,以后还会有什么磨呢?我曾经尝试将豆浆机打的黄豆浆水煮成合渣,但感觉就不是那个味道!</p> <p class="ql-block">你看!盛在汤锅的合渣白里透绿多像一块上乘的玉壁呀。</p> <p class="ql-block">新鲜猪肉经盐淹制熏干后的腊肉,是土家人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鲜红辣椒打碎后(过去是用刀跺)与包谷面混合在一起,装坛压紧密封即为“榨”,经过充分发酵后,稍有点酸味即可和腊肉一起翻炒了。</p> <p class="ql-block">恩施的吉祥三宝是老一辈难得的美食。别看我现在经常在家做这三样吃食,过去却不是这样的。记得读小学了我宁愿饿着也不吃包谷饭,嘎嘎(外祖母)就把她的大米饭让给我吃(那时候稻谷产量不高,国家给幼儿、老人全部供量大米,其他市民要配一定比例包谷)。说到这里我们应该特别感谢袁隆平院士,是他和他的团队提高了稻谷的亩产量,让我们天天能吃上大米饭。</p> <p class="ql-block">恩施的吉祥三宝看着很普通,但是搭配特别附合现代饮食科学。你看粗细搭配,有荤有素;色彩多样,激发味蕾。如果你到了恩施,一定要去农家乐品尝一下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