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说邮(20)

芦笛说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普18-2分对剖票使用新发现</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普18邮集里有一枚残缺的包裹单,包裹单上面已撕去,只剩下面贴邮票部份,虽残缺,但不失其珍贵,稀少。这是33年前1991年春的一个星期天,我去一位朋友家,他工作在辽宁盘山县邮局,负责库房管理工作。我进院他正用大塑料盆洗包裹单上邮票,地上也散落许多包裹单,他让我自己挑选吧。我选了几十张,其中就有这枚普18-2分对剖的包裹单,回来后我把这些单放在档案袋里,没再详细看,因为那些天我很忙,忙着我的“新中国加字改值普通邮票(1950-1951)”邮集五框,传统类准备参加七月份上海全国邮展。2024年我整理普18普通邮票及封,准备编组一框传统邮集,想到那残缺的包裹单。找了出来,查阅百度“对剖邮票”,“对剖邮票”是指一枚邮票对等地分作两枚使用,可剪开亦可用打孔分开,主要是因某种面值的邮票供不应求而采取的办法。对剖票起源于1841年英国将二便士邮票对剖剪成两半,每一半作一便士使用。随后乌拉圭、阿根廷、中国相继都有对剖票使用。</p><p class="ql-block"> 此包裹单虽残,但信息较完整。1978年12月26日由山东藤县冯卯寄辽宁盘山新曙光,落地戳为1979年1月1日,1979年1月3日领取包裹。包裹单正面贴普16-20分,普18-50分,普17-8分,普18-2分对剖当1分使用,计79分邮资,背盖一枚红色收发专用公章,收件人丁仁泉个人名章,投递员小方红章(图1、图2)。</p> <p class="ql-block"> 图1</p> <p class="ql-block"> 图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