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莲华寺,古名莲花庵,创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位武汉市江夏之汤逊湖观音岛,迄今梵灯常照,香火绵延三百余载。莲花庵处地殊胜,处鄂南梁子湖通江达海之黄金水脉,明月在天,云海苍茫,水波摇漾,竹林掩映。其形神肖诸佛菩萨之形,亦似神龟入海,又似普度众生之般若舟。空中俯瞰,犹若莲花绽放,实一天然坛城净界。岁在千禧之际,释圆悟法师率四众弟子至汤逊湖观音岛,发愿重兴宝刹,再续法灯。依《妙法莲华经》“佛有妙法,比象莲华”之意,更莲花庵为莲华寺。莲华寺呈“一轴两线三域”之型格,循“对外拥吉祥、向内敬诸佛”之念,以“佛、法”贯之,建七层之宝刹,显双树之光仪。要者有十方普照塔、普光明殿、慈氏图书馆、圆通佛博馆、太虚讲堂等。以资四众传灯习明,安心乐行,入八正之门,倡慈悲之教,唯愿众生常饮法甘露,安住宝莲华。 武汉莲华寺改扩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选址位于江夏区藏龙岛办事处中洲村,我寺将快速启动改扩建建设项目,我们在整体规划布局上,采用与佛理呼应的一轴两线三域“的格局模式: “一轴“指的是贯穿整体规划的”佛、法”轴线,这一轴线南北向总长1300米,南起入口广场,北至岛屿端头的十方普照塔,就像人体的脊椎连接着大脑与身体的脉络一样,“佛、法”轴线连接岛中各个功能位置区域,并把它们有效的规划成一整体。<br> 在空间处理上,沿着“佛、法”轴线每隔200米设置类似的山门,六度门,七宝如来塔,选佛场,金刚广场,“普光明殿,十方普照塔等佛教建筑及景观广场,突出佛教文化主题。同时”佛、法“轴线成为来这里参观拜佛的步行通道,可以有效的与周边绿色道路分开以达到人车分流的效果。 两线“指的是岛中间区域围绕轴线两侧的”僧侣“轴线”,左右两线既有效围绕在主轴线两侧,又与主轴线隔离与不干扰。 三域”指的是由北向南依次为佛教核心区域、禅修体验区域、农禅文化区域等三大功能块。 武汉莲华寺整体规划分为二期,一期佛教核心区域设有十方普照塔、普光明殿、僧寮等佛教建筑,核心区内配套建设有五院七馆(五院:佛学院、国学院、禅艺院、农禅院、安养院;七馆:禅茶馆、素食馆、法宝馆、国医馆、佛博馆、图书馆、布衣馆)。二期建设地块属于佛子闻思修行区域,设有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以园林景观绿化为主,并以佛教建筑镶嵌于景观花海之中,寓意“借花献佛”之说。 拍摄地点:江夏莲华寺<div>出镜模特:雨知子</div><div>现场指导:汪老师</div><div>拍摄时间:二零二五年四月二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