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故事:《妈妈不是超人》</b></p><p class="ql-block"><b>适合年龄:3岁及以上</b></p> <p class="ql-block"><b>推荐理由</b></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今天推荐的绘本适合每一位爸爸和宝宝阅读,更适合每一位妈妈好好地去阅读。这是一本能引起妈妈强烈共鸣的温馨图画书,作者借助小熊和妈妈的故事呼吁大家要多关爱妈妈。现实中,很多人把妈妈当作“超人”,甚至很多妈妈也自认为是“超人”,无所不能。</p><p class="ql-block"> 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超人,妈妈也是普通人,会疲劳、会生病、会有情绪、会有支撑不住的时候……妈妈也需要休息,需要身边人的理解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b>故 事 简 介</b></p> <h3> 《妈妈不是超人》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成长的故事。小主人公一开始觉得妈妈像超人,不仅能轻松拿自己各种东西,还帮朋友们拿菜、衣服,甚至是钢琴。可一次拿的东西实在太多,妈妈不堪重负,东西散落一地。这时大家赶来帮忙,修钢琴、自行车,打扫卫生。此后,妈妈意识到自己并非无所不能,而小主人公也逐渐成长,懂得分担。出门时,小主人公送给妈妈自制礼物,还主动分担重量,一家人的关系更加融洽 。</h3> <p class="ql-block"><b> 绘 本 欣 赏 </b></p> <p class="ql-block"> 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妈妈,像超人一样。</p> <h3> 她能拿各种各样的东西。这真是太棒了!因为我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妈妈,能帮我拿这个吗?”“这个呢?”“这些呢?”“没问题,都放进我的包里来!”妈妈的包,能放下我的每一样宝贝。</h3> <h3> 妈妈能拿的东西越来越大。我不是不喜欢我的自行车,只是我骑累了。就快到家了。真的很累。我妈妈好像从来不会累。</h3> <h3> 妈妈还特别喜欢帮助她的朋友们。“你能帮我拿这个吗?”“当然可以挂在车把上。”她接过斑马刚买的菜、狮子要送去洗的衣服、还有大象手里的地毯。很快,所有人都知道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妈妈。“你能帮我拿这个吗?”“你能帮我拿这个吗?”“你能帮我拿这个吗?”她拿了很多东西,甚至还有……<br></h3> <h3> 火烈鸟的钢琴!“谢谢!”哇哦!</h3> <h3> 妈妈拿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但这么好的宝贝真的很难遇到。“妈妈,妈妈,它有三个果子!”也许就因为多了这一样东西,我的妈妈开始摇摇晃晃、颤颤巍巍,最后……咔嗒、哗啦、叮当、噔!</h3> <h3> 轰隆!</h3> <h3> “你没事吧?”我妈妈感觉自己并没有那么厉害。“妈妈,不用担心那些东西。”</h3> <h3> 妈妈的朋友们都跑来帮忙。狮子打电话给会修钢琴的朋友;斑马修理自行车;火烈鸟捡起地上的菠菜,煮了一锅美味的汤;大象在忙着清扫;我帮着妈妈捡起这些宝贝。</h3> <h3> 大家都认为妈妈需要好好休息……需要更多的帮助。</h3> <h3> 不久,妈妈感觉好多了……又准备带我出门。钱包、手机、钥匙,都带好了!不过,我要先送给她一样宝贝。“我专门为您做的!”“真漂亮呀!”哇哦!我妈妈依然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妈妈……</h3> <h3> 当然,我也变得越来越能干!“妈妈,我们一起来提吧!”</h3> <p class="ql-block"><b> 绘 本 意 义</b></p> <p class="ql-block">《妈妈不是超人》故事中的哪些情节体现了妈妈的辛苦?</p><p class="ql-block">● 帮孩子拿各种东西:孩子不断让妈妈拿东西,从各种小物件到自行车,妈妈都一一答应并放进包里,“妈妈,能帮我拿这个吗?这个呢?这些呢?没问题,都放进我的包里来!”“我不是不喜欢我的自行车,只是我骑累了…… 我妈妈好像从来不会累。” 这些描述体现了妈妈时刻照顾孩子需求,不辞辛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帮朋友们拿东西:</b>妈妈还特别喜欢帮助朋友们,她接过斑马刚买的菜、狮子要送去洗的衣服、大象手里的地毯,甚至还有火烈鸟的钢琴,“她拿了很多东西,甚至还有…… 火烈鸟的钢琴!”,说明妈妈不仅要照顾孩子,还热心帮助他人,承担了很多额外的负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因拿太多东西而累倒:</b>妈妈拿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后不堪重负,开始摇摇晃晃、颤颤巍巍,直至所有东西都散落一地,“也许就因为多了这一样东西,我的妈妈开始摇摇晃晃、颤颤巍巍,最后…… 咔嗒、哗啦、叮当、噔!轰隆!”,这一情节直观地展现了妈妈的辛苦,她已经超出了自己身体的负荷。</p> <h3>故事中妈妈的辛苦付出对孩子产生了哪些影响?</h3> <p class="ql-block"><b>● 懂得感恩:</b>孩子看到妈妈为自己和他人做了那么多,在妈妈累倒后,明白了妈妈的不易,不再把妈妈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孩子通过送妈妈自制礼物表达感恩之情,“不过,我要先送给她一样宝贝。我专门为您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学会分担:</b>孩子意识到妈妈并非超人,也会疲惫,所以开始尝试分担妈妈的负担。例如,在妈妈又准备带他出门时,孩子说 “妈妈,我们一起来提吧!”,这表明孩子已经有了主动为妈妈分担的意识和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自我成长:</b>孩子在看到妈妈的辛苦以及妈妈得到朋友们帮助的过程中,懂得了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变得更加能干。因此,孩子在行为上有了改变,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责任感,这是孩子在妈妈辛苦付出影响下实现的自我成长。</p> <p class="ql-block"><b> 绘 本 延 伸</b></p> <p class="ql-block">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感恩,在情感上理解感恩,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营造感恩氛围家长以身作则:家长要成为感恩的榜样,经常表达对他人的感谢,比如对家人、朋友或陌生人的帮助表示感激,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例如,爸爸可以对妈妈说:“谢谢你为我们准备了这么丰盛的晚餐,你辛苦了。” 孩子听到后,也会受到启发,学会表达感谢。</p> <p class="ql-block">● 讲述感恩故事:给孩子讲述感恩的故事,无论是名人故事、童话故事还是身边的真实故事,都能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比如,讲一讲韩信小时候受漂母之恩,后来发达后以千金相报的故事,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感恩是一种美德。</p> <p class="ql-block">● 布置感恩环境:在家中营造感恩的环境,可以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到感恩的氛围。比如,制作一个感恩墙,让家人把想要感谢的事情写在便签上,贴在墙上;或者在餐桌上摆放感恩卡片,让家人在吃饭时分享自己感恩的人和事。</p> <p class="ql-block">● 引导孩子体验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分配适当的家务,如让幼儿园的孩子帮忙整理玩具、摆放餐具,让小学生帮忙扫地、擦桌子等。通过参与家务,孩子会明白家庭的整洁和舒适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进而感激父母为家庭的付出。</p> <p class="ql-block">● 了解父母工作: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场所,让他们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比如,带孩子去医院,让他们看看医生父母是如何忙碌地为病人看病;或者带孩子去办公室,让他们看看父母是如何处理各种工作事务的。这样孩子就能明白父母工作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父母为自己创造的生活条件。</p> <p class="ql-block">● 参加志愿活动:带孩子参加志愿活动,如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物品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能够看到社会上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从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关爱他人、感恩生活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鼓励孩子表达及时回应感谢:当孩子对家人或他人表达感谢时,要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恩行为是被认可和鼓励的。比如,孩子说:“妈妈,谢谢你帮我整理书包。” 妈妈可以回答:“不客气,宝贝,你能懂得感谢妈妈,妈妈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 书面表达:除了口头表达,还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写信、制作贺卡等方式表达感恩之情。在特殊的节日或生日时,让孩子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封感谢信,或者制作一张贺卡,写上自己的心里话。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更深入地思考感恩的内容,还能留下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组织家庭分享:定期组织家庭分享会,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机会分享自己在一周内感恩的人和事。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感恩故事,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p>